地效飛行器,也稱作飛翼船、地效翼艇,利用地(水)面效應和動力增升原理在地效區中飛行,使升阻比增加,氣動效率大大提高,是介於飛機、艦船和氣墊船之間的一種新型高速飛行器。
我國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從事地效飛行器的研究,並取得了可喜進展。據悉,中航工業特飛所/中航通飛研究院在東湖開發區已經先期建立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發中心,主要從事軍民用水面飛行器和浮空飛行器的研發。兩噸級地效飛行器項目是中心落戶武漢後啟動的首個研製項目,現在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地效飛行器的速度快,是普通艦艇的10倍甚至10倍以上,接近一般飛機,大大高於高速船。利用地面效應原理,氣流下洗角和相應誘導損耗減少,另外端板的採用使得阻力進一步降低,從而升阻比可以達到20-25,節省動力和油耗油,較一般飛機有更大的載重量和航程。地效飛行器的經濟效果好,不用機場,只需要簡易碼頭,投資少,單機成本略大於高速船,比飛機低。
由於貼近水面飛行安全性就很好,可隨時起降。隱蔽性好,在接近水面的位置飛行,在水面雜波和地球曲率的遮蔽下,不易被雷達發現。可以說地效飛行器作為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在安全性、經濟性、快速性、舒適性等方面有其獨到的優勢,使得地效飛行器在民用和軍事上都具有廣闊的市場和應用前景。
未來由於地效飛行器的高速、隱蔽性,可以規避敵雷達,能快速隱蔽地穿越戰區,因此非常適合戰略性的突襲。它能根據需要靈活調節飛行高度、速度,順利越過專為登陸艇、氣墊船設置的垂直障礙,而且還不受海區、海岸和複雜地形的限制,較好地解決一般排水型登陸艇對登陸場地條件要求高、無法直接輸送登陸兵上陸的問題。解放軍實施登陸作戰時,可以從裝載地域直接超低空飛行,迅速奪占灘頭陣地,撕開敵抗登陸作戰體系;或以非線式攻擊方式突破敵防禦前沿陣地,直接空降於敵防禦縱深,贏得戰略全局的主動。
地效飛行器可在離水面10米以內作超低空飛行,正好處於雷達的搜索盲區內,並具飛行時不會在水面留下航跡,敵方聲納無法探測的優點,所以具有極好的隱蔽性和快速突擊性。配合超聲速、超視距、超低空掠海飛行的反艦飛彈,將是解放軍攻擊航空母艦的最佳途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1072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