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空軍戰機家譜中,有一款戰鬥機曾大出風頭,甚至在美國空軍的測試中性能明顯優於F-16戰鬥機。由於太過先進,它被美國政府禁止外銷,美國空軍為了彌補開發它的公司損失,開無立案競爭之先河,購買了它旗下另外一款響徹世界的名機B2幽靈轟炸機。這款戰機有一個兇悍的名字,被稱為「虎鯊」,美國賦予它編號為F-20。

從正上方拍攝的F-20虎鯊戰鬥機英姿,看上去有些像中國的「梟龍」
F-20「虎鯊」戰鬥機源自於美國諾斯羅普公司手筆,先後經歷了10年研發時間,總耗資達12億美元。它作為F-5戰鬥機家族最後一個機種,當時旨在出口銷售,當年一共生產了兩架原型機。
F-20 「虎鯊」戰鬥機模型
F-20命運悲慘
第一架「虎鯊」戰機於1982年5月出廠,但並無訂貨,它的兩架原型機共試飛了1500小時。然而,命運多舛,1984年10月在韓國蘇灣空軍基地,第一架飛機在365.76-548.64米高度上升橫滾中失事,飛行員死亡,第2架飛機於1985年5月在鵝灣飛行中失事,飛行員死亡。然而,經過細緻調查,兩次事故原因被認為均與飛機本身無關。不過,給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所難免。

F-20性能先進,被禁止外銷
F-20在航電,發動機,機載武器上與原有的F-5系列相比有質的提升,不可以貌取人,兩者只剩下外形相似罷了。它可以攜帶AIM-7麻雀空對空飛彈作超視距作戰,在空戰性能上繼承F-5的優異纏鬥性能,但由於本機雷達特徵較小,因此具備優秀的視距外空戰能力,在美國空軍測試中性能明顯優於F16戰機。因此美國禁止諾斯洛普公司出售F20,美國空軍為彌補諾斯洛普公司損失,開無立案競爭之先河,購買諾斯洛普公司研製B2轟炸機作為補償,諾斯洛普公司也獲許部分轉讓F20子系統技術。

美國為何沒有採購F-20虎鯊
由於當時美國空軍已有兩種第三代的戰鬥機,F-15與F-16形成高低搭配服役,無意再增加一種新機型。加上「虎鯊」戰機在作戰半徑上短腿,所以並不符合當時美國全球部署戰略。當然,下馬原因還涉及諾斯洛普公司決策失誤,財政短缺,及國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
F-20虎鯊戰鬥機先進的座艙

F-20「虎鯊」戰機的相關數據
翼面積:17平方米,空重:5,090公斤,一般起飛重量:6,830公斤,最大起飛重:11,920公斤,極速:1.7馬赫,戰鬥半徑:555公里,極限航程:1800公里,升限:16,800米,爬升率:255米/秒,推力重量比:1.13。
可見,F-20由於受F-5先天尺寸的短小,作戰半徑在當時跟F-16差距明顯,嚴重改變了它的命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