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空戰誰會是最後贏家?中國領空不是你說來就能來的!

在1996年之前中國空軍並不被西方軍事家們看做是真正意義上的空軍,歐美國家最主要的焦點還是放在中國陸軍近二百多萬的軍隊上,仍然用「冷戰思維」在對待中國的軍事力量發展。但是就在1996年前後中國空軍引來了一次大規模的改進,首先是與俄羅斯的軍事交易逐漸深入,蘇-27以及一系列保障技術引入中國,這讓中國在很短的時間實現了空軍部分軍種的現代化。

不僅如此,中國還裝備了最新升級的近60套信息化作戰系統,這些先進的系統大部分都是國產與外來技術相結合,而且全部裝備空軍以及地空飛彈部隊。而中國空軍正式實現現代化要到2009年以後,經過不到十年的發展空軍先進信息化作戰系統已經達到不低於300套,這時從使用的戰機到地面雷達以及防空飛彈部隊都已經基本實現國產化,這讓西方軍事界不得不刮目相看。

隨著中國空軍實力增強,外媒快速熱衷於製造「中國威脅論」俄羅斯《觀點報》曾就刊文稱「美國正式開始認真看待中國軍隊了」,西方媒體大多數的時候都是一致口徑瞄準中國,更有日本等軍輝專家對中美開戰並不抱過多希望,如果一旦開戰中國空軍很可能在一周內被美軍及其盟友全部消滅。外媒大多數認為現目前中國殲擊機航空作戰部隊已經全部完成新老交替,大多使用時代戰機,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小的成就。四代戰機的普及讓中國有機會和實力去研發全新五代戰機的時間和經驗,本身美軍對中國的戰略制衡就存在遠離本土的弱勢,中國空軍捍衛自身領空的信心越來越強。而周邊國家空軍數量總和也抵擋不住解放軍空軍。

但是從客觀事實和裝備硬性數量和質量比較上,外媒這些故意誇大其次的手段已經司空見慣。其實中美軍事差距現目前最大的就是空軍,這也不奇怪,美軍在二戰以後首要發展的軍種其實就是空軍,其次隨著冷戰國後海軍才成為主力。據不完全統計,現目前全世界空軍擁有的戰機數量超過52000架,這其中美國就占到了近13000架左右,並且這些戰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完成再次利用;

接下來是俄羅斯空軍(昔日蘇聯空軍的縮影),雖然俄羅斯聯邦經過蘇聯解體之後收到嚴重打擊,但是軍隊在武器裝備數量上是反而增加的,俄軍擁有近3200架戰鬥機,而且其中有能夠與美軍抗衡的空軍戰略打擊力量;而接下來是中國空軍,解放軍空軍戰機數量與俄羅斯接近,有接近2700架戰機(這其中當然包括了三代機這樣的老舊機型),這個數量在面對與美俄較量時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優勢,中國空軍並不像美軍那樣追求全球打擊,所以能夠滿足國土防空是重中之重。

如果從機種上比較,中國空軍在戰略轟炸機和空軍後勤補助機型上存在嚴重失衡,美國擁有約70架B-1B「槍騎兵」超音速戰略轟炸機、19架B-2「精神」隱形戰略轟炸機、76架B-52H「同溫層堡壘」遠程戰略轟炸機,而C-17為代表的戰略運輸力量更是非常強大,其數量和質量都超越了俄羅斯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一個檔次,而目前僅有能覆蓋西太平洋的轟-6K「戰神」的中國空軍更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但是從戰鬥機機動性上中國不會再美軍之下,中國空軍繼承俄系戰機空中高機動性的特點的同時也在研發更利於高速飛行的鴨翼布局,美軍面對全世界軍隊都想要做到兩代以上的「代差思維」已經成為定式,美軍五代戰機算是在世界軍事力量中鶴立雞群,但是並非所有機型都能夠做到世界最強。

例如攻擊幾方面,中美差距可以說只是半斤對八兩,被西方宣傳過度的A-10攻擊機和中國裝備的強-5雖然同屬於攻擊機,但是由於作戰思路和定位完全不同這導致強-5飛行速度快、機動性更強、且具備一定空戰能力,因此高強度作戰環境下的生存能力要高於A-10(A-10在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等低強度條件下的戰例不足以說明生存能力,因為對手都沒有足夠的防空體系和防空火力)。

所以裝備上中美空軍實力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整體實力和個體戰力都不如人的情況下,唯有靜下心來刻苦搞研發才是中國應該做的,而中國也正在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104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