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俄羅斯蘇35戰機
近日,蘇35BM被披露座艙顯示器不能顯示中文介面,然後有內部人士透露,俄方堅持不願意給我國空軍原始碼。究其原因,一個是怕中國仿製蘇35BM。另外一個,就是想藉機推銷更多的配套俄制武器給中國,好多賺點錢。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中俄兩國蘇35戰機交易可能已經出現了重大變故,從俄羅斯不願意對中國開放原始碼和接口就可以看的出來。
但對於我們廣大網友來講,蘇35BM能不能融入中國空軍的作戰指揮體系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蘇35BM正式談判一共進行了差不多6年,只是越到後面中國越不急,因為隨著自己生產製造業的日益完善,自行研製的第四代,甚至第五代戰機都在大批量服役。蘇35BM加入中國空軍的迫切性真越來越小,相反俄羅斯卻越來越急,因為這筆巨大訂單以及利潤,甚至創造的就業機會統統都要消失了。
圖為蘇35飛行表演畫面
最終的結果,就是中國採購了24架蘇35BM,來填補殲20大批量服役前,以及國產第四代戰機產能不足的空缺。而俄羅斯得到了一筆不小的訂單,獲得了利潤與就業機會。如果俄羅斯最終不願意開放原始碼給中國,那麼蘇35BM在加入中國空軍後,指揮與控制方面將會毫無疑問的遇到阻礙。首先數據鏈肯定是無法使用了,只能通過保密有限的無線電進行溝通,作戰交通自然大大折扣。
至於掛載的武器裝備方面,俄羅斯目前已經開發出了一大批先進的新型武器,這些隨著蘇35BM的引進都會一同進來。比如光超遠程空空飛彈,俄羅斯成熟的就有二型。其中被稱R-37M的飛彈已經正式被俄羅斯空軍採納。該飛彈重量510公斤,發動機為兩級固體燃料火箭推進,最大射程可達200千米,2013年下半年量產型飛彈就已經開始服役。
圖為R-37M飛彈
R-37M發射後採用慣性制導+中段無線電修正方式飛向目標,在末端打開主動雷達導引頭進行精確制導。飛彈的機動性更好,可攻擊小型機動目標,並提高了抗無源和有源干擾的能力。飛彈能擊中在15000-25000米高度範圍內做8g過載機動的目標,迎頭攻擊最大射程超過200公里。R-37M可以攻擊位於載機上方或下方10000米高度的目標。
蘇35BM可以一次掛載4枚這樣的遠程空空飛彈,而中國空軍並無類似的飛彈,也沒有相關的研製項目。引進蘇35BM可以除了有這種遠程攻擊能力外,還能引進大量俄羅斯新一代武器裝備,縮短中國研製同類武器的時間與資金,何樂而不為,因此,中國堅持採購蘇35戰機,是有著巨大的現實需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098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