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電子技術極端落後,為何中國還看重蘇35雷達?

Alinna ...| 2017-04-05| 檢舉

傳統上蘇聯戰鬥機就在航電設備上要落後於美國產品,雖然早期有過很多精妙設計可以彌補這種技術上的差距,但隨著技術的發展,蘇聯在電子工業上的落後已經形成了難以彌補的差距。當蘇-27戰鬥機在1985年進入蘇聯空軍服役的時候,蘇聯飛行員們感嘆其終於有了一種能夠與美國戰鬥機抗衡的裝備,不過這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於蘇-27的機體和氣動設計,就航電設備來說,蘇-27戰鬥機上的N001「祖克」雷達重980公斤,遠遠超過了原本要超越的F-15戰鬥機上的AN/APG-63雷達,後者重量僅為221公斤,而且探測距離和精度、反應速度更好,N001雷達為了保持較遠的探測距離導致其功率很高,大大加重了蘇-27戰鬥機的機載發電系統工作負荷。

中國空軍早期進口的蘇-27SK戰鬥機,其航電系統在裝備的時候就已經落後於俄羅斯最新產品,這些蘇-27戰鬥機大部分已經退役,但從其資料中可以看出其裝備了翼尖電子設備吊艙,這是中國拒絕了俄羅斯提出為蘇-27SK升級航電的建議,很明顯,經過長期的發展,尤其是中國電子工業的發展,中國明顯對自己的航電設備更有信心,這對在90年代中期之前任何國產戰鬥機都具備超視距戰力的中國空軍來說,意義更為重大。

毫無疑問,中國目前正與歐美航空強國一樣在研究更為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雖然中國官方並沒有確認任何一種國產戰鬥機安裝了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但這幾乎已經成為共識,中國軍隊對自己新裝備的技術性能極為保密。進口的蘇-35戰鬥機上安裝的「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儘管理論上無源相控陣雷達要落後於有源相控陣雷達,但俄羅斯在無源相控陣雷達上處於世界領先優勢,早在80年代,米格-31截擊機就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安裝無緣相控陣雷達的戰術飛機,「盾牌」與R-33半主動雷達制導遠程空空飛彈的組合,被認為足以匹敵F-14戰鬥機上AN/AWG-9與AIM-54主動制導空空飛彈的組合。中國進口蘇-35戰鬥機,除了看重其安裝的117S發動機和蘇-35戰鬥機上的先進氣動改進和機體結構設計之外,很大程度上也包括其航電,借鑑「雪豹-E」雷達和俄羅斯在蘇-27系列戰鬥機上關於飛控等方面的先進經驗,用於改進自己的殲-11系列戰鬥機,吸收「雪豹-E」的長處來完善自己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畢竟,在機載雷達方面,美國處於遠遠領先地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089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