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一場海戰並取得完全勝利,每個海軍大國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和戰略。但毫無疑問這些理論和戰略都是立足於本國海軍的裝備實力。美國軍事學者海默稱,不應該只會對中國海軍的所謂戰術缺點品頭論足。仔細觀察會發現,中國海軍的武器裝備都是圍繞特定的戰略戰術去發展的。其中最代表性的就是的反艦飛彈,在該領域中國的成就可以說已經基本超越了俄羅斯。
中國目前最出名的兩款反艦飛彈是鷹擊12和鷹擊18。鷹擊-12的主要設計目標是針對敵方設防嚴密的超大型海上目標,即超過300公斤的裝藥量,命中一枚就足以使大型艦艇喪失戰鬥力,如果同時命中兩枚,則足以把敵方的航母送進海底。中國軍方專家毫不避諱的強調,鷹擊-12配備衝壓發動機,啟動後可將飛彈加速到超音速,因此在複雜電磁環境下,鷹擊-12的突防能力很強。
最神秘的鷹擊-18反艦彈道,是典型的多平台搭載武器。不但可以艦載垂直發射,還可以由潛艇發射,其攻擊效果和艦載發射基本一致。當用於機載發射時,鷹擊-18的載機有蘇-30MKK、殲-11B、殲-15、殲-16、FBC-1A以及轟-6M/G/K等機型,這不但增強了中國在具有爭議的地區上空的對海打擊能力,還使中國有能力擊沉美海軍航母。
《簡氏防務周刊》揭秘稱,鷹擊-18飛彈在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垂直升空後,利用其尾部的燃氣舵迅速轉向,固體助推段完成助推任務後被拋離;緊接著彈體後部的渦噴發動機點火,使飛彈進入勻速巡航階段,以0.8倍音速的速度飛行180千米,燃料耗盡後,渦噴發動機再次被拋離;分離出來的前部彈體是一個 「小飛彈」,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推動的小飛彈,飛行速度2.5~3.0倍音速,射程40千米;這樣的飛彈對於敵方艦艇來說極難攔截。
俄羅斯戰略智庫分析稱,中國的反艦作戰能力發展相當均衡。如果敵方入侵艦隊在面對中國海空軍多平台多渠道反艦打擊時,很難有全身而退的機會。而且這還是在不考慮中國使用昂貴的反艦彈道飛彈東風21/26的前提下。周邊重要的鄰國都在發展准航空母艦,在獲得美國製造的F35B戰鬥機後,這些准航母將可以迅速變身輕型航空母艦。按照這個思維,日本在戰時可以出動四艘航空母艦同中國在海上對抗。但中國要全殲日四個輕型航母戰鬥群僅需一小時。
中國空軍的轟六中程轟炸機前段時間不但進行了海上遠距離反艦作戰演練,還以40架的混合編隊實施遠程突防打擊訓練。演習中每架轟六M攜帶2枚鷹擊12重型反艦飛彈,在600公里左右的距離上成功對靶艦實施摧毀。據信不包括最新型的轟六K在內,中國空軍還有至少50架轟六M/G改進型轟炸機,一次出動可發射至少100枚鷹擊12反艦飛彈。先把日航母編隊炸多的七葷八素,再由水下潛艇發射潛射鷹擊18清理戰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0741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