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首批4架蘇35的即將交付,加上中國殲20將於明年服役,中國空軍將正式步入四代機時代,而從三代機到四代機中國空軍整整用了20多年。自1992年首批12架蘇27交付中國空軍,到2000年10架蘇30抵達蕪湖基地,中國先後從俄羅斯購買了大約200架的三代機,從而尊定了中國空軍現代化的基礎。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經濟專屬區,但空軍裝備的主力戰機作戰半徑不足2000公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對國家主權的捍衛,另外,也限制了中國空軍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購買的蘇30戰機在2年內全部交付,並且在很短的時間裡形成了戰鬥力,從而讓中國第一次真正具備了空對地攻擊能力,蘇30是一款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具有超低空持續飛行能力,可獨立完成殲擊與攻擊任務,包括在敵領域縱深執行戰鬥任務,蘇30的最大航程在3000公里,但其能夠接受空中加油,經過一次空中加油後能持續飛行5200公里,經過兩次空中加油後則達到8000公里,完全具備了對日本全境實施攻擊的能力,由於蘇30採用的是蘇俄加油管標準,中國的轟油6加油機無法與其配套,因此,中國對於伊爾78加油機的需求迫在眉睫。

2008年中國與俄羅斯簽署了軍購合同,俄將向中國供應34架伊爾76MD運輸機和4架伊爾78加油機,但後來由於生產這些飛機的塔什干飛機製造廠破產,俄羅斯不得不凍結了此次合作,從而使中國引進伊爾78加油機的夢想破滅。後來中國將目光投向了烏克蘭,經過多次的接觸和談判,2011年烏克蘭終於同意,將封存的3架二手伊爾-78空中加油機,在進行恢復性維修和改裝後,以總價44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中國,可以說這筆交易烏克蘭基本上是虧本賣買,2014年烏克蘭將首架伊爾78加油機交付給中國,第三架則在今年的4月份抵達中國。

實際上烏克蘭不僅僅將伊爾78加油機交付給中國,而且連帶蘇式軟管加油技術贈送給了中國,而且中國也很快學會了這種技術,並將其移植到了轟油6上,從而使轟油6一直服務於殲10戰機。當初中國與俄羅斯簽署的伊爾78的單價是3000萬美元,而中國只用了總價不到4500萬美元,不僅買到了3架伊爾78加油機,而且烏克蘭還白送了蘇式軟管加油技術,可以說讓中國撿了個大便宜。3架伊爾78加油機的交付,使中國蘇30戰機的作戰半徑大大提升,一旦有需要完全可實現對日本全境的攻擊。

3架伊爾78加油機裝備中國航空兵後,中國逐漸加大了對蘇30空中加油的訓練,實際上烏克蘭自蘇聯解體後,就接管了大量蘇聯時期的先進武器,但由於烏克蘭經濟困難,加上自身對戰略武器的不需求,因此,不得不將一些武器和技術拿來變現,以解決日益困境的財政問題,而中國由於自身技術的限制,加上西方國家的武器禁運,中國也需要大量的先進武器和技術,所以說中烏兩國一拍即合,接下來烏克蘭將繼續在對華軍售中扮演重要角色。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