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有大變化 令俄羅斯急交蘇35

最近最受大家關注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俄羅斯計劃向中國交付的24架蘇-35戰鬥機將會使用俄文原版提示而不是中文介面,俄羅斯方面對此的解釋是如果要更換中文介面可能會耽誤交付日期以及顯示不完全等等理由。拋開俄羅斯方面的提出各種「理由」,我們更應該關注為什麼是現在俄羅斯決定向中國交付蘇-35戰鬥機,之前不是數度延誤了嗎?為什麼現在俄羅斯又開始交付了呢?最近俄羅斯《衛星》網刊發的分析文章,讓人發覺中國空軍目前現在已經經歷了脫胎換骨的重大變化,使得俄羅斯不得不做出變化。

在俄羅斯大多數人的眼中,中國還那個曾經還是大量引進蘇-27系列戰鬥機和S-300防空飛彈的國度。而實質上中國空軍的自行研發的殲-10系列系列戰鬥機換裝率也已經達到了7成,只有少部分戰鬥機部隊仍然保留了部分殲-7戰鬥機作為機場防衛,近程快速反應使用。而地對空飛彈防禦網絡更是獲得突飛猛進,原來的中國防空飛彈部隊基本都是一水的紅旗-2地對空飛彈,到了2015年,中國已經用紅旗-9、紅旗-12、紅旗-16地對空飛彈換裝了全部重點防空區域的。根據俄方的解讀,這些型號的飛彈都是第三代地對空飛彈,已經覆蓋了原有S-300地對空飛彈的防區,這也意味著中國主力防空飛彈部隊的換裝率達到了40%以上,這已經接近於俄羅斯自己的防空飛彈換裝率。並且中國原有的紅旗-2地對空飛彈部隊的陣地很多也都處於撤防狀態,說明中國防空部隊單一陣地的控制範圍越來越廣,已經不用維持那麼大數目的紅旗-2地對空飛彈數量了。

還有一個點讓俄羅斯媒體特別關注,就是中國空軍的「藍軍「-假想敵部隊的建設。由於中國空軍並沒有實際交手經驗,所以更多的時候藍軍部隊作為」磨刀石「的重任。中國的第一支」假想敵「空軍部隊成立在中國的西北基地,使用的是從俄羅斯購買的蘇-30MKK重型戰鬥機,近期也有殲-10戰鬥機進駐。俄羅斯認為這是模擬周邊F-16輕型戰鬥機居多的態勢而準備的新動向。並且,中國還在這隻」假想敵「部隊周邊建設了不少的綜合電子戰訓練實驗場,用來充分模擬」複雜的電磁環境下「的對抗場景。這一點非常重要,俄羅斯空軍自己長期都有假想敵部隊,他們研究歐美技戰術和飛機特點,使得俄羅斯空軍的戰鬥機飛行訓練水平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線上。所以,俄羅斯人對中國」假想敵「部隊的水平更加關注,並把假想敵部隊的建設作為重要指標項來衡量,顯然中國空軍達標了。

俄羅斯媒體最終的結論是,中國空軍現在正在經歷一場新軍事變革,在這場軍事變革中,俄式的武器裝備勢必只能成為中國的過度裝備。

因為無論是俄式的蘇-30、蘇-35戰鬥機,還是S-300\S-400防空飛彈等都無法融入到中國自己的C4I數據指揮體系中。這對未來來說是個巨大的短板,而中國未來的目標就是建造空、陸、海、天全面互融的超大型指揮網絡,是絕對不會允許存在這樣的短板空間的。因此,無論是對於蘇-35還是S-400防空飛彈,俄羅斯方面都不會拿出最核心的原始碼跟中國分享、互聯。所以,中國勢必會完全使用自行研發的武器來最終替代這些引進的俄式裝備。尤其是中國現在已經在部分領域對俄實現了逆出口,未來中俄雙方的貿易會更平等,也就是說俄羅斯的機會會越來越少,此時積極交付蘇-35戰鬥機,也是為以後打好基礎,如果再拖1到2年,中國未來是否會續訂蘇-35就說不準了,如果現在交付蘇-35戰鬥機,或許未來為了替換中國早期引進的200多架各型蘇-27/蘇-30戰鬥機,中國仍然會訂購蘇-35戰鬥機來填補空缺。再晚,俄羅斯自己都說不準了。這顯然才是俄羅斯方面的此時交付蘇-35戰鬥機的真正目的。

顯然,我們可以看出來,俄羅斯方面已經非常清楚的認識到了蘇-35和S-400幾乎是中俄軍事貿易最後的大蛋糕了,以後很難再有如此大規模的引進活動了。所以俄羅斯的態度從不斷拖延,來了個巨大的反轉,乾脆交付給中國俄式原版的蘇-35戰鬥機。而作為正在不斷前行中的中國空軍,除了繼續奮起向前追趕位列世界第一的空軍以外,沒有別的路可走。要麼平庸下去,要不然就要奮發圖強,成為排頭兵!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041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