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身上,你會找到航炮嗎?

眾所周知,第四代戰鬥機普遍具有良好的隱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機動性、先進的航空電子系統和空空飛彈,能夠實施近、中、遠距離上的打擊和多目標攻擊。而航炮只能在視距內的近距格鬥中使用,並且具有射程短、無制導裝置的缺點。據報道,我國第四代戰鬥機殲-20可能已經交付部隊試用,距離正式成軍應該是為期不遠的事,那麼,在這款典型的第四代戰鬥機身上,還有必要安裝航炮嗎?
圖註:世界各國服役的第三代戰鬥機型號眾多,航炮是第三代戰鬥機的「標配」,圖為美國F-15的M61型航炮,位於翼根前端
第四代戰鬥機的近距格鬥不可避免
據美國空軍根據F-22模擬實戰數據估算,即使以米格-29為對手,F-22也不可能在超視距離上打掉所有對手,近距格鬥空戰仍是第四代戰鬥機無法迴避的。
首先,從飛機性能上看,第四代戰鬥機的近距格鬥不可避免。
空戰模擬表明,如果交戰雙方都採用第四代戰鬥機,二者都想打並且有相同的遠距發現能力時,雙方可能同時發現對方,均可占位構成攻擊條件,同時會獲得對方發射中、遠距武器的信息而採取規避,加之一方擊落另一方的機率較小,對抗雙方必然會進入近距格鬥。
其次,從空空飛彈的性能上看,第四代戰鬥機的近距格鬥不可避免。
現代空戰條件下,飛機的機動性越好,飛彈的跟蹤攔截效果就越差。如AIM-120在20千米距離上尾追以M數0.9速度進行5g機動的目標,飛彈的理論命中率可以超過80%,但當目標飛行速度達到M數1.5時,同樣進行5g機動將使飛彈命中率接近零。
因此,第四代戰鬥機的空戰將是中、遠距空戰和近距格鬥並存,超視距空戰能力和近距格鬥能力同等重要。2002年9月,美空軍正式把F-22更名為F/A-22,確立了F/A-22將兼顧制空和對地打擊雙重任務,而在相應的武器配置序列當中,航炮成為重要武器之一,在相應的戰術應用科目中既可用於近距空戰,也可進行對地攻擊。
圖註:F-22武器配置示意圖,其中就包括一門M61A2型航炮(見圖中所示)
航炮可在近距格鬥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首先,是發射條件低。
近距空空飛彈的發射,無論是迎頭射擊,還是尾後開火,飛機與目標之間的距離都必須大於空空飛彈的最小發射距離;近距空空飛彈需要經過檢測、掛載準備、發射條件準備等複雜的程序,準備時間長;發射時飛機的過載不能超過一定數量的g值。而航炮的發射要簡單得多,飛行員通過比較簡單的光學設備就能對目標實施瞄準,而不需要雷達,也不需要經過複雜程序的計算和符號顯示,經常處於做好射擊準備的狀態,隨時可以開火。
其次,抗干擾能力強。
複雜電磁條件下的「欺騙手段」和其他積極和消極干擾都會改變空空飛彈的飛行參數,而使其偏離目標跟蹤軌跡。航炮的瞄準、射擊和摧毀完全不受電磁的干擾,也不需要考慮紅外信號的影響。
圖註:F-22打開航炮的隱身艙門,準備進行射擊試驗
使用航炮的獨特優勢
需要指出的是,第四代戰鬥機有獨特的過失速機動能力,這也就為航炮的使用提供了很好的便利。過失速機動可產生很高的轉彎速率。以過失速迎角轉彎時,可得到最快的轉彎速率和甚至是「零半徑」的轉彎效果,飛機能快速改變在空間的位置及姿態,極大提高了機頭的瞄準能力,也就增加了近距格鬥中航炮的優勢。
殲-20會裝機炮嗎?
雖然目前已經有很多殲-20的圖片,但該機型尚未正式對外公開亮相,無法近距離觀察機身細節,到底有沒有安裝機炮尚無從確認。不過,鑒於第四代戰鬥機的空對空作戰及其自身的特點,航炮能夠發揮較好的作戰效能,因此殲-20身上很可能為機炮預留有一席之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041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