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全球首款戰略遠程轟炸機其實是由英國人在1965年製造出來,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火神」戰略遠程轟炸機。簡單的說火神也算是冷戰的產物,孤立與歐洲大陸保護的英國人原有的憂患意識一直從北冰洋滲透到大不列顛群島,蘇聯首先搞出了超音速戰鬥轟炸機,這讓英國感到十分危急,隨後便加強了戰略空中力量的建設。
說起「火神」轟炸機的傳奇經歷其實並不少,從1965年正式服役到1991年退役,這款轟炸機始終像是一個英國沒落的皇族紳士一樣出現。「火神」轟炸機的誕生被外界解讀為二戰之後大不列顛試圖重塑「日不落帝國」餘暉的失敗嘗試。
從技術角度說「火神」轟炸機的水平並不低,上圖是一架火神原型機,整個機體設計採用大三角翼結構,明顯看出為了縮小雷達探測面積英國人做出了大膽嘗試,在彈艙前方的機身還有兩個常規油箱,共有12個油箱。
「火神」B.2一共生產了163架,大部分採用四台一萬公斤推力的「奧林巴斯」301發動機,在海平面飛行速度為800公里每小時,12000公里最高時速超過1000公里。最大航程為4000公里,
「火神」戰略轟炸機可攜帶21枚454公斤的減速炸彈,亦可帶核彈。飛機最大載彈量9500公斤。在英阿馬島戰爭中確實起到了非常大的戰略威懾作用。
「火神」B.1的載彈量是9450千克,彈艙寬3.2米,長8.84米,尺寸足夠容納一枚彈翼摺疊的4000噸當量「藍色多瑙河」裂變核彈。「火神」的首要任務是核打擊,當然也能實施常規轟炸,通常的掛載方案是21枚450千克炸彈,掛載在彈艙內的三個串列掛架上,投彈時交錯投放以保持重心平衡。
英國皇家空軍裝備了三種著名的遠程噴氣式戰略轟炸機——維克斯「勇士」(Valiant)、漢德利-佩吉「勝利者」(Victor)、阿芙羅「火神」(Vulcan)。三種轟炸機的名字都以V字打頭,被並稱為「3V轟炸機」。曾製造出「3V」戰機傳奇的英國也是自廢武功,只留下經典戰略轟炸機「火神」供人們回想當年軍用航空製造業還未萎縮的英國。
前面說過英國大力發展戰略轟炸機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反擊蘇聯,試圖用轟炸機來直接面對俄羅斯海軍或者是襲擊蘇聯本土。但是好戰的俄羅斯人豈會怕?七十年代「火神」轟炸機服役不久之後就與蘇聯航母巡洋艦來了個近距離接觸,卻遭到蘇軍的信號彈驅離。
英國在二戰之後在全世界仍然保留海外殖民地,例如印尼、肯亞、包括中國在內各大洲都有,英國試圖讓這些轟炸機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有著陸點,這些殖民地就成了選擇。
上圖是一架降落在中國香港的一架「火神」戰略轟炸機,當時的柴契爾夫人派出轟炸機試圖對中國施壓,但是讓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壓根就不怕什麼戰略轟炸機,英國也沒有能力在維持全球殖民地的存在。
2005年已經退役多時的最後一架「火神」也是唯一一架能飛的「火神B.2」帶來了這輩子的最後演出,耐人尋味的是這次飛行是由民間「火神」愛好者組織的,讓這架戰機飛起來這些粉絲們花了7萬英鎊,很多人在火神正式告別演出後都留下了眼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0048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