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自從航母誕生那天開始,各國對於航母艦島的存在一直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問題。一方面,航空母艦本身作戰能力的重要體現就是艦載機的攜帶數量,碩大的艦島佔用了航母甲板的很大空間,所以有裝備專家始終認為如果航母能夠徹底拆除艦島模塊的話將大大提升航母的綜合作戰能力。
另一方面也有反駁的觀點出現,航空母艦作為水面作戰艦艇就不得不考慮艦艇電子設備的安放地點,特別是雷達天線就必須在一個制高點上進行信號傳輸。再加上如果不是核動力航空母艦,採用常規動力的航母需要一個集中的排氣煙囪的地點,這方面考慮艦島又必不可少。
中國製造航母其實受到了蘇聯的很大影響,首先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本身就是蘇聯時期1143.6型航母改裝而來,眾所周知的是蘇聯製造航空母艦完全是出於一個偶然的考慮,蘇聯長期發展反航母作戰的大型巡洋艦,對航母一直是不放在眼力。
但是考慮到反潛作戰的需要,早期蘇聯對航母的嘗試是從1143型巡洋艦直接簡單改裝後加上短距起降跑道就成了能夠起飛反潛直升機的航母,但是蘇聯有要求這些軍艦必須保留作為大型巡洋艦上的導彈發射系統、搜索雷達、火控雷達、電子對抗天線,武器操作艙室,從而具有蘇聯特色(傻大黑粗)的航母艦島就形成了。
最近我們看到很多國產航母艦島的消息,而公布的照片集中顯示出中國製造航母的速度的確非常驚人。但是同時也有網友表示失望,艦島並沒有和遼寧艦有太多的差距,據分析指出,新航母艦島長度在60米左右,這個長度僅僅比遼寧艦短了10米。
(最新曝光國產第一艘航母艦島已經安裝完畢,表面疑似已開始塗漆)
事實其實也是如此,國產航母本身走的就是先複製一艘遼寧艦的路子,在艦島大小上很難發生改變。其實決定艦島大小的關鍵還是中國航母採用的動力系統,現目前正在建造的航母仍然採用的是常規柴油發動機,也就是說必須要有煙囪設計的地方,這一點讓航母艦島很難做到像美軍尼米茲那樣四五十米的水平。
有分析就指出,中國建造航母艦島其實可以參照同樣採用常規動力的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的雙艦島設計。雙艦島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分擔了一個大型艦島的很多功能,一個用於傳統的駕駛室,另外一個則用於飛行指揮所,同時分別配備有雷達及通信系統、煙囪等。這也就很好的進行的職能分工,而且還大大降低了艦島的雷達反射面積。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俄羅斯公布的未來「暴風號」航母也採用了雙艦島設計,並且是核動力模塊。這是否預示著未來航空母艦會開闢新的雙艦島潮流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做法都是為了進一步縮小航母艦島而做出的努力。
總的來說,不管是遼寧艦還是現在中國正在研製的國產航空母艦,在艦島上仍然是採用蘇聯時期的設計,但是中蘇之間的航母設計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中國並不需要將航母打造成一個反航母作戰的巡演戰艦,這從遼寧艦早期的改造中首先就拆除了導彈發射井就可以看出。其次中國海軍現在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擁有航母的問題,一旦中國熟練的掌握了航母製造的相關技術,再加上在核反應堆、電磁彈射上的現有成果,中國未來目標其實是更大型的重型核動力航空母艦。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