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天網友上傳照片稱,中國空軍已經增購了55架最新編號「教練-10」的高級教練機。有熟悉中國空軍裝備的朋友一定知道,這就是我們所說的L-15「獵鷹」高級教練機的國產裝備型號。聽到這個消息可以說讓人長長鬆了口氣,從2006年,L-15教練機首飛開始,一直到2016年才得到「教練-10」批量量產的消息,這一型跟國際最先進高級教練機,比如義大利的M-346和俄羅斯雅克-130,以及美國T-X項目處於同一水平的先進教練機,終於可以大批量進入中國空軍服役了!
中國空軍最應該先裝備的戰機不是殲20 而是這個小飛機
長期以來,制約各國空軍的發展的裝備因素基本只佔2成,培養不出來合適飛行員要佔8成。我們說的合適飛行員不是簡單的「開飛機的人」而是「全面複合型戰鬥人員「。簡而言之,」開飛機的人「不過就是按照基本操作方法飛上藍天而已,而「全面複合型戰鬥人員「則是從飛機結構、操作原理、電子系統特性、戰場態勢分析等等方面全面培養出來的新型人才,培養這樣的人才已經不再是按照我們以前常說的「於飛行員等重的黃金」而是「與飛行員體重十倍以上黃金」,為什麼成本會這麼高?最主要就是現代高技術戰鬥機各個都是「吞金猛獸」,飛行一小時的綜合成本都是十萬人民幣起!所以,培養飛行員確實是個相當不容易的活,連美國這樣的土豪現在都吃不起這個消耗了。
有沒有相對價格便宜,而又高效的培養手段呢?這就是現在各國都在主力研發的新型高級教練機,可以利用較先進的性能,大規模培養能夠駕駛新式戰鬥機的飛行員。要知道中國空軍作戰部隊以前進行新飛行員帶飛的時候,都是使用的三代戰鬥機雙座型來進行頻繁的,例如簡單的起降或者初步飛行動作。這樣大的浪費,如果不及時得到改觀,到了殲-20時代仍然要遵循這樣的規律,那麼浪費就是巨大的。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在現在大批量生產「教練-10」的主要原因,確實太急需了!雖然大家說殲-20未來要生產200到400架,中國是否能夠到時候有這麼多的「全面複合型戰鬥飛行員「仍然是個未知數。而現在「教練-10」的大批量採購,無疑將會在未來10年內最快的改進相關問題。「教練-10」採用主動控制技術和電傳操作系統可以實現對部分五代機的操作特性的模擬,座艙介面也可以進行模擬。從而完成起降軒蓮、特技訓練、武器試射訓練等等高強度而又相對基礎科目。
這架跟全球最先進水平「零代差」的飛機,為何被雪藏10年
說起L-15蛻變成「教練-10」的過程確實很坎坷,L-15項目的立項是中國和俄羅斯雅克設計局聯合研製的項目,來源自然就是當時作為先進雅克-130的設計,所以看起來像是正常的(義大利的M-346也是跟雅克聯合研製的項目,所以說L-15一開始就是處在當時高級教練機最先進水平,絕對「零代差」)。不過中國的L-15設計之初就是為了中國空軍準備的,首先設計上就要求達到超音速訓練水平,至少1.4馬赫。而且預備換裝帶有加力燃燒室的大推力發動機,這主要是瞄準了未來的L-15LIFT(對地打擊型)。
而當L-15在2006年首飛成功後,卻由於當時實際的情況並沒有馬上得到認可,當是的中國空軍連主要戰鬥機換代都忙不過來,採購一型高級教練機更不可能了。因此從2006年到2013年這段時間內,L-15幾乎是一邊試飛一邊到處參加航展。當然也收穫了一些訂單,比如尚比亞還有委內瑞拉,可畢竟都是小數目,一直到了2013年空軍正式認可L-15高級教練機的作用,才最終給定軍內編號「教練-10」。而到了2016年,空軍感到高級教練機的迫切需求,從一開始的80架訂單,變成了135架!這一訂單數目的增長,就是印證L-15絕對超值的最好例證!只有急需有用、好用的東西才會被追加訂單。
這10年雪藏,其實也是因為中國空軍高速發展10年的印證,中國剛剛從大量殲-7殲-8的時代,換裝成了殲-10、殲-11的為主的裝備體系。到了今天,中國的天空防衛已經形成體系,是時候考慮未來20年的事情了,此時加大「教練-10」高級教練機採購量倒是合情合理。願中國空軍能夠進一步展翅高飛,邁向攻防兼備、全球抵達的新時代。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