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創新秘密武器反擊中國反艦彈道飛彈:但中國絕不會給它機會

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全球部署這是美國海軍的既定策略,一般都會是6艘左右進行全球部署,所以這是個動態調節的過程。可在10月3日,美國海軍作戰部長,上將約翰·理查森對媒體表態稱: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會永遠出現在中國周邊。而且這番表態是其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維持美國的海上優勢「的主題演講中提出的。這個顯然是美國海軍未來戰略的核心思想的論述。不過,中國現在正在積極研究「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目標就是針對美國的航母戰鬥群部署周邊的情況。尤其是中國東風-21D和東風-26彈道飛彈都具備反航母作戰能力。如果美國要把航空母艦永久部署在中國附近,必須要解決中國的反航母戰略。

當然,美國人自然也有相應的解決策略。理查森上將提出了一個新概念「第三次抵消戰略」。所謂「第三次抵消戰略」就是要求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發展能夠顛覆」未來戰局「的科技優勢。聽起來似乎很耳熟。因為美國其實長期以來都是使用這個策略來對付俄國的,第一次抵消戰略是核武器發展,第二次反導系統,第三次就是針對的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從現在公布的情況來看,美國海軍正在積極研究方式無非就是如下幾點:積極發展反彈道飛彈能力、優先發展針對彈道飛彈發射裝置的反擊武器、進一步提升航母戰鬥群的隱蔽能力。

為了能夠完成這三點,美國人倒是拿出了不少「秘密武器」:電磁軌道炮、雷射炮、無人攻擊機、納米材料煙霧彈等等堪稱「黑科技結晶的秘密武器」被美國海軍拿來一一亮相,這確實讓人打開眼界。尤其是電磁軌道炮和雷射炮被美國寄予厚望,特別是希望能在最新的「福特」級航空母艦上進行部署。當然這些也是正經的耗電大戶,不過「福特」級航母的兩台反應堆總功率達到了600兆瓦,相當於中國秦山核電站二期工程一個機組的發電量,那可是供應百萬家庭的大工程。但是,就目前測試結果來看,無論是電磁軌道炮還是機關炮都無法針對東風-21D和東風-26彈道飛彈的飽和式打擊做出有效的反制。從原理來說,這類先進武器都是需要「轉化-儲能-釋放」的能量轉化過程,而這個轉化周期目前相對較長,哪怕是結合最新雷聲公司的蓄能模組來說,也要以「小時」計算。而面對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只要打擊必然中國會用盡全力,除了海、空戰機、常規飛彈的飽和打擊以外,至少會有10枚東風-21D「照顧」一個航母戰鬥群,這還是最基本的。面對這樣的打擊密度,美國自己也吃不准說能不能攔得住。而且中國彈道的假目標技術、變軌技術、子母彈技術都在日新月異的發展,是絕對不會給美國機會進行攔截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這個過程是必然會發展的。

而且美國海軍自己也知道,雖然技術是萬能的(美國的標準信條),只需假以時日必然有辦法全部攔截中國的反艦彈道飛彈,從而克制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但是有一個弱點是目前絕對不可能克服的,那就是「缺錢」。在美國海軍部長理查森上將的演講中特別提到:海軍需要足夠的國防經費才能夠保持在中國的周邊的永久部署。而美國2017財年整個國防預算是5239億美元,美國海軍只得到了1649億美元,比2016年少了45億美元!45億美元的概念是什麼?這一刀少了2條最新的DDG-1000驅逐艦,1/3條「福特」級航母。這對於一項自詡美國四軍梟首的海軍感到難以接受,自然會對其戰略造成不可逆的影響。顯然,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要永久部署在中國周邊,「缺錢」是個最大弱點。百年海軍不僅僅是數量和質量的比拼,後面需要花的東西更多。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美國海軍,想要按照預定計劃部署60%海軍力量到中國周邊的計劃,很難難以為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953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