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和幼獅誰才是殲10戰機的「猶太兄弟」

在看評論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竟然有80%的網友將這種以色列「幼獅」戰鬥機,和與中國殲10戰鬥機有著千絲萬縷「血緣」關係的以色列另一種國產著名戰鬥機——「獅」式輕型戰鬥機混為一談。似乎在網友概念中,兩者就是傻傻分不清楚的。筆者再一查各種國內網站,結果多數也是將兩者亂談一氣。

圖片:兩代獅子共舞藍天。飛在後面的是以色列第一種國產戰鬥機「幼獅」戰鬥機(Kfir),飛在前面的白色戰鬥機是以色列第二種國產戰鬥機「獅」式戰鬥機(Lavi)。

在這裡,筆者斗膽為大家科普一下這兩型戰鬥機的區別,並再囉嗦兩句殲10戰鬥機和「獅」式輕型戰鬥機確實存在的不得不說的秘密!看看誰才是中國殲10的猶太兄弟。

圖片:老照片,當年中國代表團參觀以色列「獅」(Lavi)戰鬥機。據稱中國確實獲得了「獅」式戰鬥機上的以色列飛行控制軟體,在此基礎上研製成功了中國自己的三代機飛行控制軟體。

首先介紹一下「幼獅」戰鬥機。「幼獅」戰鬥機的英文名字叫「Kfir」。

讀過筆者昨天《法國變卦不賣幻影機,以色列間諜螞蟻搬家偷光設計圖》文章的網友一定記得,以色列「幼獅」戰鬥機是通過摩薩德特工,策反了一名瑞士航空工程師,將法國「幻影」5戰鬥機的全套圖紙偷回了以色列。在此基礎上,以法國「幻影」3/5戰鬥機機體為藍本,改裝了美國通用電氣公司J79-GE-17渦噴發動機和以色列電子設備研製而成。

其特點是典型的法國「幻影」戰鬥機布局,即無尾三角翼,固定前鴨翼,兩側進氣道,渦輪噴氣發動機。在強大的以色列空軍中,「幼獅」戰鬥機主要執行對地攻擊任務,而在出口他國空軍時,又主要以輕型格鬥戰鬥機的身份為主。因此,「幼獅」戰鬥機可以說是一種輕型多用途戰鬥機。

圖片:以色列「幼獅」戰鬥機。

鮮為人知的是,以色列「幼獅」戰鬥機的性能還得到了美國海軍的認可。1985年,美國海軍向以色列承租了21架「幼獅」戰鬥機作為異機種訓練用機。也就是交給阿湯哥的著名電影《壯志凌雲》中的戰鬥機武器學校(TOP GUN),作為模擬蘇聯米格機的對抗性機種來使用。

這21架「幼獅」戰鬥機到達美國之後,也擁有了美軍的正式編號,那就是F-21A。

圖片:美國海軍使用的F-21「幼獅」戰鬥機,注意其進氣口側面的美軍標識,而在垂尾上卻畫有蘇聯空軍的「紅星」標誌。

美國海軍使用這些飛機到1988年,然後改以F-16N接替訓練任務,這21架飛機隨即歸還以色列空軍。目前F-21這個編號沒有其他飛機使用。想想,「幼獅」戰鬥機的美軍編號,竟然與大名鼎鼎的F-22隱身戰鬥機就差一位數,也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今天,我們不介紹性能,就來看看外觀區別。我們來看看「幼獅」的三視圖,能夠把這種飛機的外形特徵牢記在心了吧!

圖片:上面的三張三視圖是「幼獅」戰鬥機的基型機「幼獅」C2,最能夠代表這種戰鬥機的外形特徵。重要事情說三遍,重要圖紙看三遍。

說完「幼獅」戰鬥機,我們再來說說最讓人混淆的「獅」式戰鬥機。

與「幼獅」的雙字組詞不同,「獅」式戰鬥機只有一個單字「獅」,這與中國人傳統口語的記憶習慣並不是很符合,也顯得不那麼朗朗上口,所以有很多人想當然地將「獅」給讀成了「幼獅」!其實「獅」式戰鬥機的英文名字叫Lavi,有的也翻譯地複雜一點,相對於「幼獅」,將這種飛機叫成「雄獅」。但總體上來說,叫「獅」式戰鬥機的還是占主流。

圖片:上世紀以色列航空科技的結晶「獅」式戰鬥機。

1971年,以色列研製的多用途戰鬥機「幼獅」(Kfir)樣機完成試飛計劃。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就開始考慮發展其後繼機型「獅」式戰鬥機。

其設計目的是用來取代以色列空軍的A-4攻擊機、「幼獅」和F-4「鬼怪」戰鬥機,其實這三種飛機在以色列空軍中的定位主要都是對地攻擊。「獅」式戰鬥機得到了以色列政府的高度重視,昨天(2016年9月28日)剛剛逝世的以色列前總統佩雷斯就曾經登上過「獅」式戰鬥機視察,在這裡也特別向這位一生致力於中東和平進程的老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圖片:佩雷斯坐在「獅」式戰鬥機的座艙中。

無獨有偶,在中國殲10戰鬥機的研製過程中,也受到了中國最高領導人的重視,也有類似的場景出現。再次說明軍事航空工業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意義。這些是題外話。

圖片:中國領導人查看殲-10戰鬥機座艙布置。

「獅」式戰鬥機最初的基本方案是研製一種以空戰為主的小尺寸、低成本輕型戰鬥機。基本設計思想依然是圍繞著改進已有的「幼獅」戰鬥機而展開,提出了類似於「幼獅」戰鬥機的前翼近距禍合鴨式布局,並確定選用美國當時正為F-15和F-16研製的F100發動機。

圖片:「獅」式戰鬥機各個角度的照片。

為尋求新氣動布局,以色列人進行了不同機翼與進氣道布局的選型。因選用的發動機是渦扇噴氣式發動機,經過試驗認為,進氣道應該儘可能放在低位置,以減少大迎角時機翼誘發的上洗流的影響,最終選擇了類似美國F-16的腹部進氣道,拋棄了「幼獅」的那種「幻影」戰鬥機的兩側進氣道。

圖片:「獅」式戰鬥機類似於美國F-16的腹部進氣道。

同時,「獅」式戰鬥機採用了全動式前鴨翼,而非「幼獅」的固定式前鴨翼。

圖片:「獅」式戰鬥機從這個角度看真和殲10一模一樣。

經過多輪評估,以色列於1979年正式宣布了「獅」戰鬥機方案。1981年4月重新選定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PW1120發動機為「獅」式戰鬥機的發動機。1983年6月,以色列與美國格魯門公司簽定為「獅」式戰鬥機研製復合材料機翼和垂直安定面的合同。1986年7月21日,第一架「獅」式戰鬥機原型機裝配完畢,1986年12月31日首次試飛。

圖片:漂亮的「獅」式戰鬥機原型機。

此時的「獅」式戰鬥機,其實已經成為由美國和以色列聯合出資研製的輕型戰鬥機,因為當時確定的研製費用約5.8億美元,大部分資金靠美國軍事援助。

「獅」式戰鬥機在以色列空軍的高低搭配中充當低檔飛機,其主要任務是近距空中支援和遮斷,也就是對地攻擊,第二任務才是截擊防空。該機裝有一門30毫米「德發」機炮。機翼下有4個外掛點,可攜帶空-地、空-空飛彈、炸彈、火箭和其它外掛物,內側的一對可掛副油箱。機身下有7個外掛點,可帶6枚Mk80系列炸彈,兩個翼尖掛點各帶1枚紅外製導的空對空格鬥飛彈。

圖片:「獅」式戰鬥機的三視圖,可以發現和早年的「幼獅」戰鬥機已經差別極大。

隨著研製費用和單機價格的上漲使以色列和美國的分歧越來越大,美國極力保證自己的軍機外銷市場,最後在美國的壓力下,以色列內閣終於在1987年8月30日宣布停止「獅」式戰鬥機的研製計劃。但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仍堅持完成了用於機載設備試驗的第三架原型機。

這麼介紹,我想網友們應該知道「獅」式戰鬥機和「幼獅」戰鬥機之間的關係和差別了吧。只要不是機盲,看看兩者之間的進氣道位置,一個是腹部進氣,一個是兩側進氣,這樣很容易分辨的。

圖片:起飛中的「獅」式戰鬥機(下)和「幼獅」戰鬥機(上)。

最後來談一談「獅」式戰鬥機與中國殲10戰鬥機的關係,其實網上已經有很多文章討論過了,這裡也不多重複。

筆者的觀點仍然是,中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在殲-9戰鬥機項目中就已經嘗試了無尾三角翼與全動前翼近距禍合鴨式布局,而採用腹部進氣道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總的來說,殲10戰鬥機是中國自行研製的一型空中優勢戰鬥機,其設計定位就與多用途,偏重於近距格鬥和對地攻擊的「獅」式戰鬥機不同,外形尺寸更是大了一圈。

圖片:殲10戰鬥機與「獅」式戰鬥機對比。

當然,上世紀80年代,猶太人確實幫了中國很多忙。比如中國的「霹靂」-8空空飛彈,其實就是以色列的「怪蛇」-3近程空空格鬥飛彈,現在已經成為了中國空軍戰鬥機的標配。再比如以色列人將當時非常先進的「哈比」攻擊無人機出售給中國,使中國軍隊在上世紀90年代就擁有了對台反輻射作戰的殺手鐧,具有自主攻擊對方相控陣雷達的能力。

還有就是廣為人知的「費爾康」預警機項目,以色列人打算將其自主研發的「費爾康」相控陣雷達空中預警機賣給中國,雖然最終受到美國阻止沒有成功,但卻表達了在上世紀80、90年代以色列人對中國軍售的積極性。當然還有更多大家知道的和不知道的軍品貿易,在中國和以色列之間達成。

圖片:中國的「霹靂」-8空空飛彈技術源於以色列「怪蛇」-3飛彈。

圖片:以色列人將先進的「哈比」反輻射攻擊無人機全套提供給中國整建制部隊。

圖片:以色列本來想把先進的「費爾康」預警機系統賣給中國。

在這種大背景下,「獅」式戰鬥機的一些設計思想和子系統,是不是就對中國殲-10戰鬥機的研製工作帶來一些便利了呢?這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下面的這張照片似乎說明了些什麼!

圖片:中國代表團與以色列「獅」式戰鬥機。

當然,還有重要的話說三遍:這種飛機叫「獅」、「獅」、「獅」,不叫「幼獅」、不叫「幼獅」、不叫「幼獅」!

圖片:網友PS上中國空軍標識的以色列「獅」式戰鬥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939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