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飛彈擊中的結果是什麼樣?這艘船會這樣告訴你!

國際頭條| 2016-10-07| 檢舉

就在10月2日,由阿聯租借的「雨燕」號(HSV-2)高速運輸艦在凌晨時分似在紅海遭葉門胡塞武裝使用反艦飛彈擊中。通過胡塞武裝公開的畫面顯示,反艦飛彈很可能為伊朗提供的仿製中國C-802飛彈的「諾爾」飛彈。

昨日,幾乎被擊沉的HSV-2「雨燕」號高速運輸艦被拖回港口。該船的所有者,印度NMDC公司發布消息稱,「雨燕」救援船(官方說法)主要用於執行人道主義任務,可執行從亞丁往阿聯的定期航線,後送傷員,前運救援物資,沒有用于軍事用途。飛彈攻擊雖然給「雨燕」造成較大損傷,但因為公司為其投保了商業保險,因此不會對公司的業務和財務業績造成負面影響。畫面顯示,HSV-2「雨燕」號船艏右舷被諾爾飛彈擊中,船艏上方亦有巨大的破損,推測諾爾飛彈的戰鬥部在船體內部劇烈爆炸。左舷亦有破口,可能是飛彈的推進部貫穿導致。

由於HSV-2「雨燕」號按民船標準建造,大量使用了較輕的鋁合金材料建造船體,因此雖然飛彈擊中的部位並非主要結構支撐點,這讓HSV-2「雨燕」號還能夠繼續漂浮在水面上,但由於爆炸引燃了鋁合金材料的劇烈燃燒,HSV-2「雨燕」號船體大部起火。以民用船舶的標準,其消防系統無法應付如此猛烈的燃燒,加之主控系統可能在第一時間內就被飛彈摧毀或因爆炸失靈,所以火勢完全無法控制。考慮到C-802的打擊目標為3000噸級船舶,可以說HSV-2「雨燕」號沒有沉沒已然十分幸運,但報廢是可以肯定的。

為了控制成本,民船標準要遠遠低于軍用船舶。類似的環境下,7月17日,美國海軍在「環太平洋-2016」演習中使用「佩里」級護衛艦「薩奇」號(USS Thach, FFG-43)作為靶艦進行實彈演習。「薩奇」號經受了來自美國、韓國和澳大利亞海軍從P-3C反潛機、艦艇發射的4枚反艦飛彈襲擊,最後在潛艇發射的Mk48重型魚雷射擊後方才緩緩沉沒。需知,「佩里」級護衛艦的建造標準尚且屬於海軍中較低,所以雖然比HSV-2排水量大了2500噸,但其承受反艦飛彈打擊的能力卻是「雨燕」號數倍。軍用標準和民用標準的差距可謂一目了然。

民用船舶常常會成為戰爭時期被動員的對象,而民船的成本控制無疑非常不利於戰場生存。在進行國防動員時,如果快速加強民船的結構與損管能力,並建立有效的護航制度保障被動員的民船安全,防止其遭到對方伏擊兵力突襲,這些問題便是此次「雨燕」號被擊毀所帶來的,值得各國軍方仔細思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929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