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向台軍提四大建議:發展精銳部隊「嚇阻」解放軍

在美國看來,對台灣的挑戰不在於打敗解放軍,而在於透過拒絕他們的能力來嚇阻衝突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美國五角大樓高官海大衛(David Helvey)3日晚在2016「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為強化台灣自我防衛能力提出四大建議:「國防資源」優先化,「國土防衛」優先化,發展精銳部隊,不對稱戰力優先化。他還提醒台灣正在推動的「國艦國造、國機國造」會面臨諸多新挑戰。

據報道,海大衛在演講中強調,美國在台海和平穩定方面有持久的利益,美方鼓勵台海兩岸以雙方可接受的方式和步伐改善關係。美方相信一個安全和有信心的台灣更能夠建設性地與北京接觸。台灣是美國重要的夥伴和努力確保區域和平和保存亞太地區穩定的貢獻者。台海和平穩定對保存更廣的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

海大衛重申,根據美國長期的政策,美國政府仍堅定堅持基於三個美中聯合公報和「台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這在八屆美國政府中都沒改變。美對於兩岸的政策和手法是基於持久的國家利益。

「台灣是美國在亞洲最大安全合作夥伴」

在談到「美台」安全合作現狀時,他指出,台灣是美國在亞洲最大的安全合作夥伴。從2010年以來,美國已通知國會超過140億美元的對台軍售。美國國防部提供的能力包括了一些最先進的武器,比如阿帕奇攻擊型直升機、愛國者三飛彈和先進彈藥。F-16戰機升級使之成為連美國空軍都忌妒的很有能力的現代化戰機。2010年到2015年,62億美元的武器和服務由美國政府授權,以直接商售的形式賣給台灣。

海大衛說,美台總體的防務合作更廣,更具影響力,只專注于軍售並不反映美國利益的全貌,或美國的承諾,或台灣安全的要求,也不反映「美台關係」的深度和力量。作為更廣的防務和安全協助議程的一部分,美國持續與台灣接觸,評估,衡量,檢討其防衛需求,美國已經並將繼續與台灣在發展和實施聯合學說,改善服務協調運作能力,增加總體準備度,使訓練更加嚴格和現實,確認有效性措施,發展非戰鬥力軍官團隊等方面展開合作。

隨後海大衛開始闡述台灣面臨的安全環境。他稱,中國大陸繼續追求長期全面的軍事現代化,台灣是焦點,台灣緊急事態是中國大陸軍力增長的關鍵驅動力,解放軍繼續在台海對岸發展和部署重大軍力,飛彈數量和能力繼續推進,並有整合的空防系統,第四代戰機,水下武器戰力,還加強了訓練和演習。沒有跡象顯示現在或將來北京準備放棄動武。這使得台灣的當政者準備和投資於遏阻進攻的能力,如果威懾失敗,要有有效的防衛。美國透過安全合作強勁支持台灣的這些努力,這是美國的優先。

海大衛表示,在美國看來,對台灣的挑戰不在於打敗解放軍,而在於透過拒絕他們的能力來嚇阻衝突,這是美方的成功衡量標準。要達到這個目標,美方相信,台灣必須以投資和能力為優先,以使得解放軍的作戰計劃和決策複雜化。儘管台灣無法匹配解放軍的投資,但可以將防衛優先最大化,大大增強其阻絕北京行動目標的能力。

美方表示,美國政府仍堅定承諾令台灣能夠得到必要的防衛武器和服務,以維持足夠的自衛能力

為此海大衛重點在四個領域提出建議:

第一,「國防資源」優先化。應增加台灣的防務預算,重要的是台灣要有需要的資源,實現軍隊現代化,提高能力,徵募和保留有動因的高能力的人員,發展自製方案,支持創新和不對稱能力等。

第二,「國土防衛」優先化。台灣可以專注防衛資源,透過投資保衛台灣本島的能力,反制解放軍跨海力量投射能力。這需要台灣有人員、設備、訓練、學說和戰術,讓進攻者三思其進攻的有效性。台灣在這方面已經取得進展,例如台灣海軍投資於針對進攻部隊引力中心的新能力和系統,並特製能力來利用海岸線防衛。台灣投資於水雷、海岸防衛炮兵、陸基和海基移動反艦巡航飛彈等。

第三,發展精銳部隊來嚇阻、干擾和拖延進攻。這不同於擁有能力打敗解放軍,或者完全阻絕解放軍海空行動,而是使得台灣有足夠的生機,來遏制網絡、飛彈和空中進攻,並對解放軍海空軍造成可靠的持久威脅。這需要台軍人力資源方面進行改革。

第四,繼續將不對稱戰力,提高生存力優先化。傳統手法保衛台灣,已不可行,要重視將台灣防衛向兼容不對稱與創新手法轉型。比如機動的、可生存的、致命的武器,像海岸防衛巡航飛彈、移動式空防系統、水雷、海岸防衛潛艦等。這個使命從長遠說變得更加複雜,也更為重要。

海大衛說,與「台灣關係法」一致,美國政府仍堅定承諾令台灣能夠得到必要的防衛武器和服務,以維持足夠的自衛能力。在某些情形之下,台灣可以自己建設不對稱能力,因為美國已經不製造;這種能力應能利用進攻部隊的弱點,利用台灣島的地形地貌來保護自己。

美國方面稱,美國在區域有許多挑戰,保障台灣安全至關重要

台灣自製潛艦飛機面臨「新挑戰」

對於台灣當局正在推動的「國艦國造,國機國造」,海大衛在肯定台灣靠自己防衛的願望以及其增加防衛開支帶來經濟好處的目標,認為這個概念可行的同時也坦率指出,新的強調優先專注於自製防衛武器,會呈現新的挑戰。

海大衛具體闡述,美國政府支持台灣透過合法手段改善自衛能力,不過美國政府並沒有很多台灣為其內部產業尋求的技術,這使得雙方軍工合同商密切合作,建立新關係和新協調顯得必要。

其次是敏感技術轉移會產生與美國標準和保障美國技術要求相關的問題,這對一些夥伴是新的挑戰性的經歷。需要新的管理機制擴大到私營企業,確保台灣遵守美國的法律規章,向美國保證敏感技術會得到保護,而不會不適當地轉移,這使得台灣要思考一些困難和獨特的問題。比如,與大陸有顯著生意利益的台灣公司怎麼參與自製防衛工業?考慮台灣有限的防衛資源和相對較小的軍隊,自製少量的武器系統是否在成本上合算,或者對美國供應商有吸引力?研發新武器的風險可能轉移到買家,也是台灣要解決的。

海大會最後重申,一個有自信心和強勁的台灣符合美國的基本利益,美國承諾支持台灣努力發展抵制脅迫和嚇阻進攻的能力。他說,美國在區域有許多挑戰,保障台灣安全至關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9205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