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網友設計的中國空警3000預警機效果圖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076期】近日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發表文章稱,中國空軍正在研製代號為空警3000的新型預警機,該機是以中國當前研製的運20作為平台來開發。有俄羅斯媒體發表文章稱,中國曾準備從俄羅斯引進A50預警機及其相關技術,不過,俄羅斯卻並不願對華出口如此高精尖的技術裝備,迫使中國軍方下定決心開始研製國產大型預警機。因此,從空警2000預警機開始,中國就已經掌握了大型預警機的相關技術,一旦更先進的空警3000研製成功,俄羅斯最擔心的事情也就發生了。
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空軍多次出動戰機前出太平洋遠海訓練,在這些遠航機群中,用於作戰保障和後勤支援的空中預警機、空中加油機發揮著重要的「力量倍增器」的作用,上世紀90年代,中國和以色列未能達成「費爾康」預警機的交易,有以色列媒體發表文章稱,當時來自外界的壓力是受到了美國的阻撓,這一表態讓國人感到很憤怒。
圖為美國E3預警機
比如,美國E-3預警機的天線每分鐘轉動5-6圈,對單個目標的掃描周期約10秒,確定一個目標並建立起跟蹤航跡,需要3-6次掃描,用時30-60秒。而空警-2000僅需數秒,對變化多端的敵我空中態勢的信息掌握要遠高於E-3型預警機。這是一款以伊爾-76為平台的大型預警機,外形與俄羅斯A-50頗為相似,但空警-2000在技術體制、數字化水平和探測距離、精度、數據更新率以及指揮控制能力等技戰術指標上明顯優於A-50。
不過,自2005年列裝以來,中國只服役了4架空警-2000,這或許與中國從俄羅斯和烏克蘭獲得的伊爾-76平台有限。因此中國軍工界認為,以外國飛機作為自主預警機平台的路走不遠,必須發展自主的載機平台,供預警機、加油機等一批空軍的特種支援飛機使用。中國同時期開發的另一款預警機是空警-200,它採用「平衡木」式的相控陣列雷達,以國產運-8系列/高新工程三類為載機平台,外形與瑞典「愛立眼」預警機類似。
圖為中國C919版本的預警機想像圖
這類預警機在預警空域的覆蓋範圍上與世界主流預警機有一定差距,只適用於中小國土的防空任務,而中國地域遼闊,可能需要應對多方向、多空域、多批次的敵方空中目標威脅。此外,中國空軍還於2014年11月服役了空警-500新一代預警機,該機以運-9為載機平台,雷達系統與空警-2000的固定式三面陣雷達天線類似,可以看做是空警-2000的緊湊版本,但運-9在滯空時間和航程方面都比不上伊爾-76。
因此,中國還需要一款以遠程大飛機為平台的預警機,這或許就是空警-3000的開發需求。空警-3000可能以新入役的運-20為載機平台,作為一款遠程、重型運輸機,運-20完全能夠取代伊爾-76成為一款更好的載機平台。但考慮到以民航機為載機平台的美國E-3預警機有更好的燃油經濟性、乘坐舒適性和更長的滯空時間和航程,中國也可能以民航支線客機C-919為載機平台。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