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是大國海軍重器,美國一直認為憑藉強大的航母戰鬥群制空權優勢,和強大的護航艦艇力量,很難有他國海軍能夠有效威脅航母安全。直到中國的的兩種反艦彈道飛彈公開亮相後,美國海軍專家也仍然認為,中國的兩款反航母飛彈的所謂威脅,在實戰中的不確定因素太多。美國不能因為中國飛彈而動搖海軍航母發展裝備戰略,況且中國自己也在積極為海軍設計建造先進的航空母艦。
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
不過從中國軍方有意表露的跡象來看,中國已經對東風21/26飛彈的反航母能力相當自信。因此從前瞻角度說,美國海軍必須給與很高的重視度。因為彈道飛彈再入大氣層後本身就是高超音速武器,其強大的動能足以貫穿航母飛行甲板,並使整個航母艦載機放飛回收系統徹底癱瘓。但相信不足以擊沉美軍現役的10萬噸級航空母艦。有美軍中將還揚言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在戰時上航母參戰以示其藐視中國飛彈的態度。
中國海軍「遼寧」號航空母艦
軍事和時事評論員高峰指出,毀傷航母使其喪失全部或部分戰鬥力,對敵方的打擊力度、官兵損傷以及心理震懾效應,與徹底擊沉敵方航母的結果是相差懸殊的。也就是說如果美軍認為可以在容忍範圍內有限損傷幾艘海軍航母,但卻能夠最終贏得勝利就值得冒險。前述美軍專家和軍方將領所言的要領也體現在這裡,但戰損的航母可以通過戰時體製得到快速修復重新參戰。
英國軍事媒體人基珀在其文章中稱,美軍對於中國的反航母彈道飛彈技術最好不要懷疑,因為僅僅懷疑命中率或損傷程度就敢押注是相當不明智的決策。當東風21還是傳說的的時候,怎麼說都可以,但現在中國的大批高新衛星已經明確的告知其擁有的對海上移動目標不間斷跟蹤能力,以及隨時為反航母飛彈提供準確定位的能力。另外航母艦載機體系崩潰後,還指望艦隊能夠在中國海軍隨後的反艦飛彈飽和攻擊下得以保全顯然是很可笑的想法。
中國反艦飛彈
綜合美英軍界的觀點,雖然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中國反艦彈道飛彈的能力,但是並不肯定一定能夠擊沉航母。這與中國沒有公開東風21/26的實際毀傷效果不無關係。不過現在美國海軍可以放心的恐懼了。因為中國的飛彈專家近期明確告知了東風21飛彈命中後,外軍航母會是什麼下場。以後在中國飛彈只能癱瘓航母還是徹底擊沉航母的問題上將徹底不存在爭議。
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
鯤騰全球防務首席科學家、飛彈專家楊承軍明確指出,彈道飛彈對航母實施打擊,一個是打擊它的指揮系統,直接將其摧毀掉。第二,打擊信息系統。使它的航母與外界聯繫失靈。第三,選擇甲板上面停機坪上的飛機。第四,可以使用不同的戰鬥部飛彈。根據軍@委明確的作戰任務指令,什麼時候打,打到什麼程度?如果徹底擊毀擊沉,就不僅要打破甲板,而且要穿透底艙,讓海水湧進來,讓你葬身於大海之中,這樣的能力我們是有的。
前些年為什麼美國這麼猖獗,常常肆無忌憚航行到各國近海海域包括中國近海海域耀武揚威;1996年台海危機時期,美國「小鷹」號航母編隊曾直接開到台灣海峽,行動非常猖獗。
美軍航母正在進行補給作業
從21世紀第二個十年開始,其實第一個十年開始,美國航母編隊就越來越朝後縮,越來越朝後退,基本上不敢進入我國的第一島鏈海域。
這些年,中國媒體不斷地披露「東風-21D」、「東風-26」等等消息後,普通民眾越來越多地看到這種情況,確實美國航母編隊不太敢進入第一島鏈範圍內。比如說,前不久「斯坦尼斯」號航母又到了南海海域,既展示威力也有點裝模作樣;
東風21D戰略飛彈
因為它清楚中美之間可能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特別是未必會使用上述幾種彈道飛彈對它進行遠程攻擊。目前,中美軍事方面至少有兩個通報機制,一個是「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凡是要採取大的軍事行動,當然包括航母在亞太前沿部署和行動,要互相通報;
再一個「公海海域海空軍事安全行為準則」,當超過200海里,無論是海上或者空中包括航母編隊或者使用飛彈空中的行動,都要遵循安全的行為準則。
後來,美國和中國之間又達成一條,海空相遇的時候,哪怕在近海24海里之內的領海、毗鄰區以及專屬經濟區內相遇的時候,都要遵循相互之間定好的安全守則,不要輕易使用武器,包括後來規定飛行員做一些不友好動作,包括一些危險性的手勢都要禁止。
這就說明美國已經覺得我們岸基飛機或者是艦載機,尤其是彈道飛彈所產生的威力能對它的航母編隊及其他海空目標將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它急於和我們建立這種規則、那種協議。可以說,彈道飛彈打航母編隊,既具備可行性,也有這種能力。
中國海軍殲15戰機
楊承軍:當初提出用常規彈道飛彈打航母,很多人認為是無稽之談。為什麼?因為彈道飛彈通常是地對地的打擊形式,從地面發射打擊地面上的固定目標。
航母是一個海上的大型移動目標,從彈道飛彈的原理來講,飛行彈道剛開始是垂直段後來是拋物線,要打一個移動的目標從理論上來講,應該是很有難度的。那麼為什麼中國要發展用彈道飛彈打擊海上移動目標的能力?
中國火箭軍戰略飛彈部隊
這既是我們有效維護國家安全需要的一個重要的舉措,也是現實軍事鬥爭的需要。1996年台灣當時搞兩國論,台獨氣焰非常囂張,這種情況下某個大國的航母編隊就進入了台灣海峽。
當時我們警醒看到:將來中國實現國家安全和和平統一可能會使用這樣的一種軍事手段,就是打擊航母編隊的手段。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我們不會輕易地對誰使用彈道飛彈,但是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能力要有這樣的手段,以應不策。
國慶閱兵上的戰略飛彈部隊
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飛彈技術的發展,現在彈道式飛彈不僅是過去意義上的慣性制導,在飛行中段和末段採用復合制導方式。除了慣性制導之外,還可以採用地形匹配製導、衛星導航制導還可以戰鬥物本身攜帶和目標對照的裝置系統;
未來火箭軍技術含量會越來越高
這樣從技術上解決了常規彈道式飛彈打航母可能性的問題。這幾年,由於黨中央、軍委的高度重視,東風-21D、東風-26,這些型號具備了打擊海上大型移動目標的能力;但我們在使用上一直非常慎重。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