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和飛彈的發射都是具備極高的危險性。就算沒有搭載彈頭,飛彈內部搭載的數十噸、上百噸烈性而且劇毒的燃料一旦出問題,將會讓周圍的一切都陷入地獄般的毀滅之中。這種事情的確出現過:等待發射的洲際飛彈在發射架上發生了劇烈爆炸,周圍的人:戰士、技術員、科學家和將軍元帥,全部被烈焰吞沒。
事情發生在1960年的蘇俄。當時正是冷戰的核軍備競賽競爭到最瘋狂的時代。美國和蘇聯都爭搶著研製威力更大的核彈,然後弄出射程更遠運載能力更強的飛彈將其打到對手的國土之上。一旦戰爭爆發,那就是徹底毀滅的全面核戰爭。
蘇聯在50年代將遠程火箭兵獨立成軍,組建了戰略火箭軍。赫魯雪夫時期,其他軍兵種的經費和建設全部讓位於戰略火箭軍,他說:隨著飛彈時代的到來,坦克、航母、飛機都成為了不值一提的東西。而用於核武器和新式飛彈研發的費用也是水漲船高。當時蘇俄兩位著名的飛彈工程師:科羅廖夫與楊格利和他們的團隊們更是加班加點的工作。50年代末,後者的繪圖板上已經出現了蘇俄乃至於全世界第一種射程上萬公里的洲際飛彈的雛形。
為了在核軍備競賽中壓美國人一頭,蘇聯高層不斷催促設計局和工廠儘快製造出洲際飛彈並進行全射程試射。1960年10月,拜科努爾發射中心(今天位於哈薩克)最大的火箭發射架上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型怪物:R-16式洲際飛彈。在幾天時間內,飛彈完成了組裝,並在23號完成了燃料加註,準備在當天夜裡發射。一旦發射成功,蘇聯人將率先擁有洲際飛彈。
但就在10月23日的傍晚,出現問題了。工作人員在對飛彈內部高溫隔膜的監聽中,聽到了爆破音,說明出現了故障。經過進一步檢查,發現幾個發動機上的活門引爆管也出現了故障。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必須立即中斷這個發射流程,飛彈從發射架上卸下來,排空已經加註的燃料,全部拆開進行檢查。但這樣一來,整個飛彈的發射日期就會退後很多,而且採用液體燃料的飛彈,部分發動機是直接浸沒在燃料箱裡的,加註燃料後不發射基本就報廢了。到達現場指揮發射的蘇聯戰略火箭軍司令員:涅傑林元帥和部分工程師在請示高層後決定,在滿載燃料的情況下就在發射台上檢修飛彈,立刻排除故障。
這樣,驚悚的一幕出現了,在裝載了上百噸烈性燃料的飛彈旁,大量人員手持工具圍繞著這個怪物敲敲打打進行緊急修復。24日下午,就在維修接近末尾時,悲劇發生了。
飛彈的二級發動機竟然自行點火,巨大的烈焰瞬間覆蓋了燃料罐和一級發動機,引爆了整個燃料罐,上百噸的有毒而且極易燃燒的燃料在爆炸中噴濺開來,並迅速引燃了四周的一切,形成了上千度的高溫,並引起進一步的爆炸,掀起了火焰暴風。發射架上的所有人在第一時間就全部死於烈焰之中,地面上的人也根本逃不掉,噴濺的燃料附著在他們身上,大火瞬間覆蓋了他們。附近的柏油馬路都被徹底燒融。
在附近等待發射的涅傑林元帥和其他科學家也沒有逃掉,儘管有圍台保護,但也迅速被烈焰吞噬。少量倖存者之一是飛彈的設計者:楊格利,他在爆炸的時候正好來到地下室的掩體附近抽菸,倖免於難。根據統計,這次爆炸造成了近150餘名科學家犧牲,軍人中,涅傑林元帥和他的副手均在犧牲名單中。發射架附近的試驗場也被夷為平地,幾年後才得以重建。
蘇聯第一任戰略火箭司令 涅傑林元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8845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