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殺光三省狗買戰機!專家:狗為中國空軍作巨大貢獻
中國空軍現代化之路就不得不提一架戰機——蘇-27「側衛」戰機。這款戰機對中國空軍主力機型的影響深遠: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從前蘇聯/俄羅斯引進蘇-27SK/蘇-27UBK戰鬥機及其生產線的歷史,以及在蘇-27基礎上自行組裝、改進和發展的殲-11戰機。
隨後在蘇-27SK/殲-11基礎上自行深度改進和研製的殲-11B戰鬥機及雙座型;再者蘇-33艦載機的原型機T-10K(從烏克蘭獲得)基礎上研製的殲-15艦載戰鬥機及其雙座型殲-15S。最新消息顯示蘇-27/殲-11、蘇-30MKK/MK2基礎上改進和研製的殲-16戰鬥轟炸機。
引進蘇-27「側衛」是中蘇軍技合作第一個重大項目。1990年6月,劉華清同志率軍方高級代表團訪問莫斯科。當時我方就向蘇方提出希望能夠引進體現空中戰鬥力的飛機,蘇聯政府同意向我們出售米格-29,但我方要求購買性能更好的蘇-27。可蘇-27是蘇軍現役裝備,蘇方不願鬆口。但是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最缺的就是錢,也不願意失去中國這個大客戶,最終中國答應蘇聯的一切要求後還是同意簽署出售蘇-27的協議。
蘇-27項目,蘇聯人一開始就提出要美元現匯。可是當時我國的外匯儲備很少,我方希望還是按慣例,以易貨方式支付。為此,中方做了許多工作。最終,中國國家領導人同意使用現匯支付小部分貨款,餘下的大部分仍採用商品實物進行易貨支付。
中國空軍現在的地位在全世界也是排的上名次的,而在構建現代化的中國空軍的過程中,蘇-27戰鬥機可謂功不可沒。在新中國成立之初,軍事航空工業體係都呈現一個百廢待興的狀態,這時候引進的蘇-27戰機促進了我國航空技術的跨越性發展,打破了西方國家壟斷戰機的狀況。但是中國當時也是一個物資匱乏的時代,又是怎樣將12架蘇-27從當時的蘇聯引進過來的呢?
當時有這樣的民間流傳「中國要殺光河南、山東、等三個省市的狗換來蘇27戰機」,雖然這只是民間老百姓的段子,但是其實也反映出了當時俄羅斯的苛刻要求,不僅想要中國手中的鈔票,更想要中國直接生產生活物資給俄羅斯。
由於地理原因,前蘇聯位於歐洲的東部和亞洲的北部,地處寒帶,天氣惡劣。又恰逢蘇聯經濟衰退時期,物資匱乏。相反,中國地大物博,雖然經過多年戰爭的洗禮這片大地上早已面目全非,但是可發展的資源還是較多的。兩國位置鄰近,經過協商,從1950年起,兩國之間進行的都是易貨貿易,就是雙方先談計劃,蘇聯提供木材,鋼鐵等;中國提供蔬菜,豬肉等,雙方記賬,每年簽一次,這樣的易貨交易一直持續到1990年才停止。而這關鍵的蘇-27戰機,也是通過易貨交易「換」來的。
軍事專家杜文龍曾在雲南衛視節目中指出,蘇聯當時國內的情況可以用危機來形容,向中國提出要三樣東西:一萬件狗皮大衣、手電筒、暖水瓶,就這三樣生活用品,當時中國的生產狗皮大衣的廠家18條狗狗才能做出一件狗皮大衣,毫不誇張的講,當年冬天我們是殺光了河南、山東等三個省市的狗才換來了蘇-27,中國的這些狗,為中國空軍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作出了重大貢獻。
引進蘇-27戰鬥機時,蘇聯已經解體,取而代之的是俄羅斯。但是俄羅斯那時候也很困難,所以便同意通過中國提供物資俄方提供戰機的方式進行交易。在你達成協議的1990年,中國出口活豬285萬頭,水海產品37.8萬噸,蔬菜,棉花,煤炭等也大量出口。在這些出口的物資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1萬件狗皮大衣。一件狗皮大衣需要18條狗皮,要出口一萬件,當年為了提供這足夠數量的大衣,那年冬天是殺光了東北三省所有的狗才湊齊了這一萬件狗皮大衣。中國的狗可謂是為了中國空軍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在引進蘇-27戰鬥機以後,科研人員更是仔細研究其構架,在往後國內自行研製的多型先進戰鬥機中,都或多或少帶有蘇-27的技術特徵。中國也通過自己的努力,更多的引進其他更好的戰鬥機。如今,已經是將蘇-27戰鬥機使用的最好的一個國家,就連它的製造國俄羅斯都感嘆當年不該將蘇-27給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869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