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為何急切向華交付蘇35?答案讓中國人都很困惑

近日,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方將於今年年底前向中國交付第一批4架蘇-35戰鬥機,其餘20架將於2017-2018年完成交付。此前幾年,中俄雙方對蘇-35的交付細節展開了馬拉松式的談判,而今俄方卻積極進入交付程序。因此,有網友稱,中俄之間的蘇35戰機再次出現大變故,俄羅斯為何急切向中國交付蘇-35,這不禁讓國人感到深思和困惑。

蘇35戰鬥機

蘇35戰機長21.9米,高5.9米,翼展15.3米,最大起飛重量34.5噸,裝備有2台俄羅斯最新研製的117S矢量發動機,最大加速度9G,最大航速3.5馬赫,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下,改機最大航程可達4500千米,蘇35有12個武器外掛點,可攜帶最多8噸彈藥,包括R27、R73、1RVV-AE等空空飛彈,Kh-29、Kh-31、Kh-59等戰術飛彈,以及各型精確制導炸彈等武器。

圖為蘇35裝備的117S發動機

我們知道,一國作出國防出口決定,往往是基於政治關係和經濟利益,俄羅斯更是如此。比如:印度一直以來就是俄羅斯軍火出口的大客戶,但近些年,印度將國防項目的採辦來源國多樣化,陸續購買了美國、以色列和法國的武器裝備,或因此,俄羅斯近期反常地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舉行了聯合反恐演習。而中俄關係可以說,是俄羅斯遭遇西方孤立和制裁的大背景下,俄對外關係中的重中之重。

因此,俄方急切向中國交付蘇-35,不排除是俄方想進一步變現中俄友好關係的舉動。俄方向中國率先蘇-35,也是為了擴大該機的出口市場,這對於處於經濟不景氣時期的俄羅斯企業來說,創匯是迫切的需要,這樣才能留住技術人員和技術。

本來,蘇-35就是蘇伊霍設計局在蘇-27基礎上設計的出口型戰機,出口中國換回的資金可以用於對俄方企業的再投資,甚至T-50的開發資金也有部分是印度資助的,俄方這種「借力」方法的確屢試不爽。

圖為雪豹E型雷達

不過,俄方除了以上自身原因,可能還與中國航空工業在特定領域取得的進步有關。一直有觀點認為中國引進蘇-35,是覬覦其「雪豹E」被動相控陣列雷達和裝有矢量推力噴口的117s渦扇發動機,但中國新推出的殲-20、殲-31以及現役的殲-10C和殲11系列幾乎都裝了相控陣雷達。此外,中國還組織了大量科研單位進行渦扇-15大推力矢量發動機研發工作,新成立的中航發動機集團公司也將聚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蘇35戰機

中國幾乎在以舉國之力在航空領域進行技術攻關。因此,俄方再拖延蘇-35的交付時間,或將使其陷入尷尬。當然,中俄在近些年的軍技合作、聯合軍演或許還有地緣戰略因素的考慮。畢竟,中、俄兩國分別在亞太和歐洲受到美國實際的軍事威脅,中俄抱團取暖或為最現實、最佳的選擇。總之,中俄完成蘇-35交付之後,中俄軍技合作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中國未來或將跟多採取聯合研製的方式來取代實物交易。

中國火速拿下蘇35內幕曝光:俄官員說了這話

中俄的蘇-35戰機交易的談判被迫持續了近5年時間,最終合同簽署後俄羅斯官員的表態卻又「相互矛盾」令人好奇。其實,顯然中俄間蘇35戰機的交易拉鋸戰並不是國民心中想像的那麼簡單:一個可以互利共贏的軍事訂單。

因為俄羅斯稍有疏忽,那麼中國很可能從蘇-35戰機身上獲取俄羅斯難以全面估測的核心利益,從中國談判代表「毫不讓步」的態度就可以說明中國已做好萬全打算。那麼中國火速拿下蘇35戰機訂單的真正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

蘇35戰機

去年,中國和俄羅斯簽訂了超過20億美元的24架蘇-35戰機訂單,這和俄羅斯本土的18億美元48架蘇-35戰機訂單相比,無疑中國成為了「冤大頭」貴了一倍之多。可是中國執意簽下訂單的態度和俄羅斯官員「相互矛盾」的表態說明了這次蘇-35合同牽涉的利益相當可觀。

蘇35戰機

簡單來說,就是中國的蘇-35戰機是俄羅斯特別定製版本而非盛傳的簡化版!這也是為何中國甘願付出兩倍的價格購買俄制蘇-35戰機,也是俄羅斯對中國開出的巨額單價卻難以做出決定的關鍵原因。俄官員曾透露中國談判方「據理力爭,寸步不讓」的傳聞——這說明中俄談的不是戰機,不是金錢,而是核心技術。

首先就是引進117S發動機,將近一億的單價不僅僅包含蘇-35裸機,更包括蘇-35的發動機配套、火控及外掛武器、戰機雷達。我們知道蘇-27和蘇-33戰機的發動機是AL-31F發動機,由於壽命短的原因明顯不具備中國五代戰機的資格。

雖然中國已經研發了大推力的太行發動機,但是到2020年之前匹配五代戰機殲20的想法很難實現。總不能讓已經服役的殲20等待太行發動機四年才能服役,所以117S發動機中國勢在必得。

蘇35戰機

蘇-35的雪豹雷達,探測距離400公里,可追蹤30個目標,攻擊8個目標,這樣的性能中國談判專家不可能不「眼紅」,即便是加價,中國能夠得到依然是大賺一筆,假如後期中國仿製出雪豹雷達,可以直接提升中國空軍所有先進戰機的實力。

蘇35戰機

K100超遠程空空飛彈也是中國談判方熱衷討論的問題,由於該彈射程至少200公里,增加助推器後可達到300~400公里,這遠超中國和西方的先進空空飛彈,中國沒理由不會為此花費大價錢。

很顯然,中國在金錢方面是不會吝嗇的,只要俄羅斯真心將技術、性能到位的蘇-35特製版本給到位,中國可能在明年追加訂單至135架之多,這幾乎是牽扯到千億人民幣的軍事大單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857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