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許多人眼中,中國海軍的反潛攻擊手段只有一樣:反潛火箭彈,其實只是它便宜,演習之中使用
的次數才多一點,也非常適應中國周邊海域多淺海的情況,可是有人認為中國海軍的反潛攻擊手段有限,會拿水下的潛艇沒好辦法,理由之一,竟然是:沒有反潛飛彈,所謂的反潛飛彈也叫火箭助飛魚雷,以火箭為動力,把反潛魚雷送到達幾十公里,甚至更遠的目標區域,屬於中遠程的反潛武器,通常與反潛直升機協同作戰,從而大大提升了反潛作戰效率。該技術自上世紀60年代起,逐步裝備各國海軍。
可惜持這一想法的人都錯了,10年前,中國海軍就默默列裝了這款武器:魚-8,看著編號似為一款魚雷,實際為中國第一款反潛飛彈。上世紀80年代時,中國海軍在國產魚-7型反潛魚雷處於後期研發時,即提出以其為基礎開始反潛飛彈的計劃。
從理論上說,解決了反潛魚雷,那麼反潛飛彈的主要難關也就是解決了,不需要複雜的制導系統,只需要讓助推火箭將反潛魚雷送到預定區域,反潛魚雷與火箭脫離之後,會打開配備的減速傘,減速並調整入水的姿態,魚雷入水之後,發動機啟動,制導系統開啟,展開自動搜索、跟蹤和攻擊潛艇。
反潛飛彈項目的早期代號為:長纓,其設計以鷹擊82飛彈為基礎,大部分部件通用,只不過戰鬥部換了魚7型反潛魚雷,這主要是為了節省成本。魚-8的正式立項時間為2002年,2006年即定型,其最大射程超過50公里,以亞音速巡航,採用復合制導:慣性制導加無線電指令,令落點精度較高。戰鬥部為改進型魚7型反潛魚雷。
魚-7為國產的第一款反潛魚雷,參考美製MK46型魚雷研發的產品,上世紀90年中期服役,現為我軍主力反潛魚雷,直徑324毫米,長2600毫米,重235公斤,其中戰鬥部45公斤,航速可達45節,射程14公里,配備主/被動聲吶制導系統,可深入水下400米追逐潛艇,非常適合於深海區域的使用,也具備一定的反艦能力。
整體設計方案並不複雜,但是實際工作中,卻遇上不少細節上的麻煩,花費了不少時間進行測試與調整,再加上其它因素,方案細節幾次調整,到本世紀再次調整方案,改稱為魚8,顯然中國海軍依然將其定性為魚雷,而不是飛彈。
作戰中,通常由艦載聲吶系統,或者由反潛直升機,也可以由其他艦艇將所探測搜索的潛艇位置參數通過數據鏈傳輸至裝載魚-8的艦艇火控系統,以設置入水區域,待魚-8發射之後,也可以通過數據鏈,更新目標信息,實時修正落點,以保證其不偏離目標。
由於引入鷹擊82的設計,其發射系統與鷹擊82的一樣,從外表根本區分不出來,再加上,它的發射控制系統等,也可以與其它武器系統兼營,這讓人們根本沒有意味到它已列裝。早期與反艦飛彈共用發射箱,後來又與紅旗-16型艦空飛彈一起共用垂直發射系統,顯示出非常好的兼容性。直到2015年,054A型飛彈護衛艦在演習中實彈發射魚-8,人們才第一次知道它的存在,也就是說,中國海軍竟然將其隱藏了約10年時間。
魚8反潛飛彈的列裝令我軍擁有了完善的對潛攻擊體系,完全滿足了我軍對中遠程反潛火力的需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841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