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網絡媒體在2016年年初的時候評選了自己」未來最厲害的十大武器「排行榜,除了大家都能猜到的LCA「光輝「戰鬥機,還沒下水的」維克蘭特「號航母以外,有一個頗為低調的項目也上榜了:它既然不發射飛彈,也不參與一線作戰,卻能在十大榜單中名列第六,「AEW&CS項目」,其實就是所謂印度」國產「預警機項目。印度認為這款印度」國產「的預警機,性能上不輸與美、俄同類產品,甚至是克制周邊隱身戰鬥機的法寶,是否會有這樣神奇的效果呢?
預警機的功效大家基本都熟知了,尤其是如果一個國家擁有預警機後,其預警、監控、情報搜集能力都獲得提升。即使己方擁有的戰機數量只有對手的一半,也能贏得戰爭。美國人更說,預警機的探測目標能力比得上幾十座地面雷達站,以色列和俄羅斯更吃過預警機的甜頭,紛紛開始研發。印度一直把自己當做未來的亞洲空中霸主,這樣的核心裝備絕對不能少。因此印度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監護者」項目,想要建造自己的預警機。可一直折騰到2002年,預警機摔了一架,工程師掛了一半,這個項目自然無法進行下去,預算投入不少什麼也沒得到。因此,印度最終只能引進俄羅斯以色列合作的A-50EI預警機。但是印度對A-50EI堪稱糟糕的電磁兼容能力,比較大的噪音表示忍無可忍。最終在2004年,印度跟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聯合在基於成熟的EMB-145支線客機基礎上,集成印度自己研發的機載預警雷達,成就「印度之眼」。不過,由於印度自己老毛病又犯了,一直到了2011年才把機載雷達送到巴西去集成;而此時正好「恰逢」中國的殲-20隱身戰鬥機橫空出世,不得不說這個巧合太過於巧合了,或許就是殲-20給了印度研發人員最後一腳,要不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印度才能交付。
當然印度花了7年全力打造的這款預警機,很顯然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了,採用了少見的C波段相控陣雷達,採用2塊類似於中國空警-200的平板雙面天線,值得一提的是單個單元的發射功率為15瓦,作為初步涉及有源相控陣領域的印度來說是個不錯的成績。這使得這款EMB-145I預警機可以換在6000米的高度,對RCS 5平米的戰鬥機目標偵測距離可達375公里,水面目標為280公里,同時跟蹤200個點目標。這對於一架中型預警機來說,是個不錯的成績了。但是EMB-145I預警機也有先天不足,首先就是存在前後60度盲區,所以印度改了3架,2架同時起飛,採用S型航路確保無死角,同時有1架在地面待機。
至於這架預警機的性能如何,當時印度空軍參謀長納亞克對媒體自豪的稱:有了EMB-145I這樣預警機以後,印度空軍可以在中遠距離空戰中,對某些「關鍵敵人」形成「屠殺之勢」。這話說的可謂相當的大!不過看看當時印度空軍周邊來說,能夠得上」關鍵敵人「也就是正在試飛中國的殲-20戰鬥機了。印度一直看不上巴基斯坦空軍,尤其是認為自己戰鬥機數量還是軍力遠勝於巴基斯坦。而中國空軍的殲-11,殲-10戰鬥機在當時也無法對印度構成威脅,自然能讓印度發出狠話的就是中國當時還沒服役的殲-20戰鬥機了。
印度的如意算盤是這樣:A-50EI作為戰區指揮機,EMB-145I作為戰場指揮機,這樣構成遠程、中距外加地面雷達的近程,三層防空體系。中國的殲-20無論是高空突防還是低空超低空突防,總會被一層所攔截到(畢竟隱身戰機不是全波段隱身),在這樣的優勢兵力攔截下,印度認為自己差不多掌握了克敵制勝反制中國殲-20的法門了。不過事實可能未必如此...
都說印度是「冤大頭」,但是在EMB-145I預警機項目上,可能冤的更多,水分更大!當年印度花了2.08億美元的從巴西訂購了3架EMB-145I預警機,每架近7000千萬美元,就算按照現在的人民幣摺合那也是13.8711億人民幣,接近14億了!而中國在2012年出口給巴基斯坦的4架ZDK-03預警機性能遠勝於印度,單價才跟印度持平,你說印度這筆買賣是賠了還是賺了呢?但是就在昨天,9月29日,印度《經濟時代》引述英國工業聯合會的爆料稱,在巴西航空航天公司和印度的AEW&CS項目中,巴西給了中間商550萬美元來推動交易最終達成!而根據印度的法律,印度的國防採購是不允許中間商的存在!等同於說,印度這筆訂單水分更大了!
印度花的這筆錢值嗎?現在來看是典型的上當了!我們回顧印度最近幾年的演習中,從來沒有出現過EMB-145I預警機擔當主力的場景,並且當年印度空軍選擇巴西EMB-145支線客機作為載機,原因竟然是這種客機的勤務性能出眾:衛生間、噪音等舒適性指標遠勝於A-50!這個理由甚至可以說讓人有點不太容易接受,雖然預警機要考慮一定的舒適性,但中、俄都是使用伊爾-76作為預警機平台,性能都不錯,可印度居然放棄了續航、雷達性能等關鍵指標,反而追求舒適性,這....不是上當了又是什麼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8385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