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1996年解放軍海空2炮三軍針對台灣的聯合軍事演習。當初是想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收復台灣。但美國兩艘航母橫在海峽兩岸之間,數天後,軍委,國防部宣布演習達到預期成果,演習結束。
於是大家都一致認為,沒有美國航母。台灣已經收復了。其實錯了,在當時的環境下,2艘航母根本不可能阻擋我們這場收復統一之戰,這在事後,我們出動潛艇,美國航母就接連後退中就說明了問題。但是美國也是不願意開打的,航母只是一種威脅的工具而已。
資料圖:美國兩艘航母
但是,為什麼我們不打呢?原因只有一個,叛徒!
有三個人叛徒,出賣了解放軍的重大軍事機密,包括我們當時最先進的30架蘇27的停放機場,和蘇27的出動機率,以及我們進攻台灣的大致方案,和我們底線。
這在1996年演習時,我們在台灣和美國的"地下黨"(間諜)冒著生命危險連續幾天上報重要情報,情報顯示台灣軍方和美國軍方對我們解放台灣的一切行動和武器,戰備情況了如指掌……
事實很嚴峻,已經說明,解放台灣已經沒有了突然性,那就意味著我們幾乎百分之八十的行動都在美國和台灣的掌握之中。至此, 解放台灣已經沒有勝利的把握。所以軍委及時停止了這場戰爭。
中國大陸準備強力統一台灣:台灣只剩一條路可走
解決台灣問題的諸多可能性,實際上都是從外軍的角度看問題。站在中國大陸的角度看,解決台灣問題只有一條出路:兩岸統一。要實現兩岸統一,當然需要具備一些條件:儘可能地削弱外力影響,儘可能地擴大兩岸統一的利益,台灣回歸才能最終實現,或者在武力統一的前階段就可能實現政治妥協。
這樣的強勢統一,使兩岸多年來的統一努力不至於完全白費功夫。只要關涉領土問題,平等的政治談判和密切的經貿聯繫,在軍事實力面前最終都是扯淡。為此,中國在保持好綜合國力長期發展勢頭的過程中,就要必須尋求台灣回歸。中國不能等到美國「衰落」後再解決。也不可能企盼日本長期受到壓制。更不能等到台灣有能力自己決定的時候。這些都是遙遙無期的事情,中國大陸不可控制的變數。
中國大陸要在建造強大的海空軍的階段目標得以實現之時,在台海周圍具備局部相對優勢形成強大的反介入實力之後,就要儘快把台灣問題納入解決日程。反介入實力一旦具備,正確的戰略決策就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定性力量。在拭銅軒看來:
第一步,要繼續爭取國際友好力量的大力聲援,上至聯合國下至亞太地區組織,以及其它地區重要國家(歐洲法國、德國以及英國、美洲的巴西等國)要表示同情,俄羅斯、巴基斯坦甚至印度、朝鮮、韓國、菲律賓等都要在不同的程度上表示支持或中立。
當然,爭取到美國國內的支持是關鍵,而條件是中美的共同利益要大於台灣局部利益。總之,中國必須要爭取到最多的友好聲援以及實際幫助。這一步很重要,需要長期積累才能產生效果。我們必須在平時就要與各國政府明里暗裡保持聯絡甚至簽訂一些附加支持中國解決台灣問題有關聲明的條約,以期在非常時刻可以形成共同的國際聲援局勢。
劉連昆
第二步,把台灣問題與美國攤牌,由美國選擇是犧牲台灣局部利益獲取更大的全球利益,還是犧牲全球利益來冒險承擔保護台灣的承諾。我們所要做的,是「讓美國無理由軍事介入、不情願軍事介入、不值得軍事介入,最後放棄軍事介入」選擇。實際上,在拭銅軒看來,真正的決定性力量之所在,還是中國將舉全國之力解決台灣問題。在解決台灣問題時,如果不能舉成全國之力,就總是會受到外力干擾的。堅強的戰略意志此時就顯得極端重要。
第三步,對台灣問題的解決,除了承諾不放棄武力之外,實際上我們要明確表明可能只需要台灣的地理位置。有人認為大陸建立亞太區域一體化,必需要台灣參與到大中華經濟圈,所以不能打台灣,這真是戰略無知。因為放任台灣獨立或者始終與大陸嚴重內耗著,中國是不可能實現偉大復興的戰略目標。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毀滅台灣的戰略準備和決心。在拭銅軒看來,只有置台灣於死地,台灣只有回歸一條路,台灣才會「回頭是岸」。
第四步,日本對台灣的戰略企圖總是存在的,並且總是在中國大陸勢弱時就會付諸實施。與其讓日本人最後把台灣「打爛」,就不如我們先把日本打爛。只有表明我們可以打爛日本的戰略意志和實力,才可能最後阻止外力對台灣問題的不良干擾。我們打日本,卻不打美國,猶如當年中國打國軍而不打美艦的策略一樣。日本人好賭國運,為個小小的釣魚島就可以押上國運,更何況「大大」的台灣島了,日本人肯定是要盡全力與中國賭國運的。中國高層一定要有這個戰略遠識。
第五步,中國大陸的反介入軍事布置,要同時完成對台海立體包圍以及對美日軍事力量進行戰略壓制。此前能有其它友好國家對美軍進行戰略牽制或利用美國不得不救助於中國合作的機會就更好了。在拭銅軒看來,在我軍實行立體包圍台灣島的同時,就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完全堅決徹底地摧毀澎湖列島等到台灣島外圍的所有軍事據點,並且把台軍對大陸的第一波反攻力量完全壓制住,台軍只剩下投降或者滅亡的選擇,這樣才可能實現不打爛台灣的強勢統一目標。當然,強勢統一是解決台灣島問題最後一步,也是在沒有政治和談的希望以及兩岸經貿矛盾激化後,必須主動採取的最後步驟。
一旦中國大陸實行強勢統一台灣島的最後選擇之時,就要樹立打敗並摧毀所有軍事反對力量的戰略決心和實力。全國上下必須一致對外,中華復興的偉大目標才可能最後實現。
外媒炒作的解放軍攻台示意圖
中國軍方為什麼遲遲不肯收復台灣的原因
有台獨朋友說:"大陸要是敢對台灣動用核武器那麼世界將對大陸扔下核彈。"在這裡,我只能對如此幼稚的問題表示嘲笑。試問,如果美國有一天用核武器炸掉北韓,請問你認為中國與俄國會對美國本土發射核彈麼?
反過來說,如果有一天大陸用一顆核彈摧毀台灣,請問如果你是美國總統首先考慮的是給台灣人報仇還是首先 保證自己民族的生存?別忘了,有兩萬枚核彈並不比幾千枚核彈強哪怕那麼一點點。對同樣具備全球毀滅能力的中國動用核彈無疑宣布"同歸於盡"你們認為美國人會為台灣與大陸同歸於盡麼?
你們認為世界上有任何一個國家和政府願意為台灣與大陸同歸於盡麼?同時必須告訴各位,中國的核戰略是"核捆綁",解釋一下什麼叫核捆綁,那就是如果中國遭到核彈攻擊,中國會把自己全部核彈向世界上任何一個有核國家發射,包括世界上任何一個有一定實力的國家與地區。這就是全球毀滅的"核捆綁"。
請問如果有一天台灣被大陸用核彈炸掉,作為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包括日本人,你認為他們想不想在第二天隨著台灣人去下地獄?想不想與中國同歸於盡?答案其實很簡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曾說"寧可台灣不長草!也要解放台灣島"可不是突然想到才說的。
台灣是中美的政治籌碼。
有人說你大陸願意扔核彈你就扔啊,願意武力解決你就打過來啊。實際情況是大陸對台動武是肯定的,也是大陸從高層到民間的共識。
何時動武不是你台灣決定的,而是大陸決定的,也就是說,解決台灣問題主動權在大陸,不在台灣。那麼為什麼現在還沒有解決呢?這就是既定國策決定的。所以各位大陸朋友不用著急,各位台獨朋友不用高興,此戰必打,和平的日子過一天少一天。
3:戰爭的覆蓋
對於台灣,如果台海之戰爆發,可以負責任的說,台灣全境都在解放軍火炮的覆蓋下,也就是說,台灣全境在解放軍裝備的大量遠程火炮、火箭炮的直接打擊之下。再加上短程,中程飛彈的精確打擊,從火力壓制上台灣不占有任何優勢。
而對於大陸來說,台灣的飛彈總不會比大陸的炮彈多吧?請問發射一顆飛彈的時間可以打出幾顆炮彈?就算台灣對大陸進行飛彈攻擊又怎樣,先不說飛彈要飛越上千公里的防區,就算上數量又能對大陸的城市造成多大的打擊呢?更不要說發射的時候能不能活著進入發射陣地,發射了一顆後還有沒有命發射第二顆了。
4: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台海爆發戰爭台灣全境都是戰場,而大陸能有多大面積稱為戰場呢?
解放軍登陸作戰
打個比方,當台北的民眾在防空洞裡躲避飛彈,炮彈的時候,北京的民眾則在家裡收看炮擊實況。不明白台灣有什麼可樂觀的。想著美國人為了台灣流盡血? 你信麼?我不信?我只相信美國會為台灣付出一定程度的努力,但台灣有本錢讓美國人把血流盡,把國家陪近去麼?
你們認為有哪個國家願意為台灣流盡最後一滴血?我告訴你,世界上除了中國可以為了台灣流盡最後一滴血,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做 到!
解放軍登陸作戰
所以台海一旦爆發戰爭中美肯定會有一番較量,不過底線不同而已,一個要避免付出太多代價,一個則不怕付出太多代價。
話說回來,中國會為了台灣不惜一切麼?不會,如果會付出一切早打你台灣了,畢竟台灣的利益對中國只是政治問題,而西北的利益才關係到中國的國運與命脈。因此只要台灣沒有宣布獨立,大陸是不會動手的,先拓西北、後定東南是既定國策。當大陸主動開戰台灣的時候就是大陸宣布爭霸的開始。
5。最後告訴各位台獨朋友"998工程"這個詞,你們可以搞清楚大陸軍力的發展方向。
當有些台獨朋友說大陸軍事科技如何落後的時候我真的很想笑,大陸不是沒有好裝備,只是不大量發展裝備而已。這是在吸取蘇聯錯誤策略的基礎上形成對抗方式。話不多說,別以為自己很重要,中國的利益根本不在台灣,以後有空會解決台灣的近段時間,中國周邊可熱鬧了,最早有菲律賓、印尼的軍艦驅趕中國漁船;再是和日本的釣魚台爭端;然後連越南這樣的國家也來插一槓,要開發什麼南海旅遊;加上一個不爭氣的台灣,死扛著搞什麼「去中國化」……
一時間所有的不合理要求好象都集中爆發了。中國的反應呢?一如既往?「強烈反對」、「嚴正交涉」、「表示抗議」、「嚴重關注」……反反覆復播著錄音機,磁帶都快掉漆了。
中國怎麼了?當年那個打韓戰、打珍寶島之戰、打中印戰爭、打越南自衛還擊戰的強勢政權怎麼了?難道只顧賺錢,什麼都不管了?難道真的是穿上了鞋,開始怕光腳的了嗎?愛國人士哀其不爭,憤青們要 罵街,旁觀者竊竊私語……國際各派勢力都在看熱鬧,中國這回可不是一般的被動。
仔細看一下,我們不難發現,叫嚷著和中國爭地盤的,都是些什麼樣的國家。除了越南外,那些國家都是清一色的美式裝備,用著美國提供的武器,軍隊編制都克隆美國的模式建起來的。
這些國家敢向中國叫板,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在替他們撐腰。可是他們或許不知道,他們只是美國圍堵中國的一顆棋子,必要時,是用來犧牲的。
俄羅斯軍事實際落後於美國從冷戰結束,美國人就開始計劃他們的新戰略和全球部署了。
北約東擴,是明顯衝著俄羅斯去的。當時的美國,認為堪與之一戰 的,只有俄國。
所以,抑制中國只是圍堵俄羅斯的其中一步。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的幾場 戰爭中,美國明顯看到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已經被美國狠狠地拋在了身後。從1990年起,美國打了幾場堪稱經典的不對稱戰爭:海灣戰爭??協同防禦的戰爭典型,作戰的地點是在科威特和伊拉克的邊境地區。美國人在戰爭中演練了守衛一個地方的能力和陸軍推進模式。
美軍的機動能力表現的淋漓盡致,大型的裝備一天時間就可以推進近千公里。科索沃戰爭??外科手術式的戰爭典型,美軍的精確打擊確保了戰爭的零傷亡,戰爭不再象以前那樣砸碎一切,而是直接打擊他想要打擊的目標。,,當中包括中國大使館……
阿富汗戰爭?被很多軍事專家稱呼為"飛彈打帳篷"的戰爭,塔利班政權基本上連象樣的抵抗都沒有,就土崩瓦解了,預期中的山區游擊戰也沒有出現。而美國在戰爭進行中才研製對付山洞的炸彈,成功地遏制了反抗的塔利班殘餘勢力,這證明美國在戰爭中學習、調整的能力很強。第二次海灣戰爭?
美軍的入侵之戰,王牌裝甲師幾乎所向披靡,占領伊拉克才花了幾十天的時間。四場戰爭,反應了美軍在不同條件下的四種作戰能力,目前為止無人能出其右。反觀俄羅斯,他的前身蘇聯,也入侵過阿富汗,可是結果怎麼樣?傷亡慘重,失敗告終;車臣戰事一拖再拖,深陷其中。
拋開核武器不說,俄羅斯的軍力其實已經大打折扣,戰術相對落後,導致軍隊戰鬥力明顯下降,甚至已經毫無優勢可言。他當年賴以抵抗希特勒的國土縱深在美軍的長距離空中打擊威懾下已經不是障礙了,俄羅斯漫長又難熬的冬季也不再是問題,甚至他的核武器,都已經到了自己都控制不了的地步,處理老化和過期的核武,已經夠這頭?
能花錢辦成的事情,何必打仗呢?他美國也是個穿鞋的。志得意滿的美國回過頭來,卻看到社會主義的中國生機勃勃,悄悄崛起。就象很多的美國大片那樣,美國人這時候突然發現,他的終極對手,原來是中國。從美國的利益看全球抑制戰略美國為了他的全球利益,是必須要抑制中國的。因為抑制中國,就是保證美國在 全球的領導地位不受威脅。
第一、從政治體制上,美國人眼裡容不下一個共產政權存在。因為存在共產政權,會讓美國感受到未知的恐懼;
第二、中國亞洲角色的提升,嚴重 威脅美國在遠東的利益,甚至威脅美國領導世界的地位;
解放軍登陸作戰
第三、一體化的歐洲和 崛起的中國,將會是美國價值觀的最強有力的挑戰者。中國是"不結盟運動"的倡導者,言而有信的大國作風使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得到提升,加上中國在對待強弱、大小 的不同國家的平等態度,為中國在國際上贏得良好的聲譽。這和美國的單邊主義和霸權作風形成鮮明的對比,長此下去,美國在國際上的聲望和地位必受挑戰。
美國深懼這種趨勢,於是想方設法地妖魔化中國,散布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但是,這只是一 個論調而已,沒有更多實際的東西去支持,因此,美國需要做點手腳,讓中國上鉤。
千方百計逼中國出手真正讓美國放心不下的,其實正是中國。美國出錢出****持的蔣政權,居然沒頂得住小米加步槍的共產黨的軍隊,落得個敗走台灣的結局;
台灣閱兵
韓戰,美軍裝備精良的裝 甲師被臥冰踏雪、千里奇襲的中國志願軍光著腳趕回了三八線以南,美國在停戰協議上簽字,連他自己的將軍都認為那是個失敗;越戰,美軍扔下了幾十萬陣亡數字倉惶撤退,把一個越南打成"第三軍事大國",可那邊廂他們還沒回過神來,轉眼越南就被中國打得千蒼百孔,連條象樣點的公路都找不到;還有的是,被美國裝備起來的印度軍隊,居然被中國一支不到一萬人、補給和通訊都不足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要不是軍隊指揮官在通訊恢復後及時和周總理取得聯繫,估計連首都都要陷落。美國在和中國直接、間接的幾次交手中,都沒有贏過對手。慘痛的教訓,讓美國的四星上將說出一句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話:"誰要想跟中國陸軍打仗,那他簡直就是有病!"
台灣閱兵
可是美國人並不甘心在自己軍隊的歷史上留下這樣一種評語。於是美國在等機會,要把這個臉面給撈回來。可是美軍不敢忘了他們的"祖訓",而且中國軍隊經過這麼多年的成長,不知道變成什麼樣子了,總得想個辦法瞧上一眼。不知是有意無意,美軍趁著打科索沃的時候,來個趁火打劫,把中國大使館給炸了。
當時中國的憤青們都說這是奇恥大辱,但是大家想想,在那之後,中國學生幾乎把所有在中國的美國領事館都給"粉刷"了一遍,玻璃都給全砸碎了,美國最後還是要道歉賠款。這事情要是在其他國家發生,那是不可想像的。
南海的撞機事件,如果當時中國空軍開火,那會是什麼後果?但是中國就是敢把給它撞下來,還扣人扣機,慢慢解剖研究,讓美國吃了老大一個啞巴虧。
一個烈士王偉,讓中國的戰機技術前進了不止十年。老美最後還是得賠款,??事情,表面上是美國占了先,其實兩次的交鋒,美國都落了下風。既然你說不是故意的,那好,那以後可別這樣了,道個歉,認個錯,我原諒你。看,教訓了他一通,還落個實惠,儼然一副大人原諒犯錯誤小孩子的模樣,泱泱大國,不和你一般見識何等的氣度不凡!
美國丟盡了老臉,卻為什麼不向中國出兵?真象有些人說的那樣,搞定中國那麼容易,那為什麼還不打?就是因為他知道向中國出兵一定打不贏。
能打贏的,他都打了,象伊拉克,象科索沃,象阿富汗。美國人是夠狂的,但他們不傻,直接跟中國打,後果會很嚴重。於是他們想到通過其他國家製造的一些特殊事件,逼迫中國打一場區域性戰爭。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一、不會升級成全面戰爭,見好就收,達到一戰削弱中國的目的;
二、看看中國的戰爭能力。這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二條。就象兩個武術高手,在不清楚對方的虛實之前,誰都不會輕易發招。
最好這時候上來一個傻冒,去攻擊其中一方,最後這傻冒"掛"了,邊上的這個人就看出對方的強項和 弱點了。中國的戰力,一直是美國抓破腦袋的頭疼問題。
中國能不能打?戰鬥力怎麼樣?他們會怎麼樣對付美式裝備?知己知彼,美國人從中國學去的《孫子兵法》倒也用到了實處,可是他們忘記了《孫子兵法》是中國人寫的。在區域上,美國極力挑動東南亞小國侵占中國領土,其用心之險惡至此昭然若揭。
他的如意算盤就是:你中國不是說南海諸島、釣魚台是你的嗎?占你地方總不能不打吧?你一打,我就看,然後想辦法對付你。所以,現在對某一個勢力動手,非但不能給美國震懾,反而會伸出了拳頭,露出了空 檔。中國一但出手,不但"中國威脅論"有了依據,而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戰術思想、戰爭能力、武器裝備等,才真真正正浮出水面,這比你發射十枚衛星偵察來的情報都准。現在就看誰來當這個"傻冒"了。
中國為什麼引而不發
中國不打仗的原因只有兩個,一個是怕了,不敢打,不想打。中國近年加速了軍隊建設,所以我不認為是這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不輕易開戰,想聚千鈞力於一點,一戰定乾坤。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