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雜誌9月27日文章稱,中國擁有世界排名第三的空軍力量,在未來十五年內,還有望超越美國。但在對美空戰中,北京需要的不只是飛機,還需要技藝精湛、能夠對戰全球最出色同行的飛行員。但在沒有地面指令的情況下,中國飛行員往往會面臨戰術技巧、空中機動和改變飛行計劃能力不足的問題。
中國空軍世界第三
但現在,文章指出,中國飛行員還在奮鬥當中。除了其他問題之外,不太成熟的戰術和訓練方案,也打擊了中國飛行員的積極性,這意味著中國飛行員並沒有他們應該有的那樣出色。美國蘭德公司最近出台的報告指出,解放軍空軍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正在改變其飛行員訓練方法。這些改變,隨著時間的變遷,中美兩國空軍力量的技能差距將會逐漸縮小。
中國空軍升級飛行員訓練方法
文章稱,中國的空中力量不及美國,這是因為,在近代史中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並沒有必要構建與美國相媲美的空中力量。二戰這段痛苦的歷史,使中國更傾向於發展強大的陸軍力量。在冷戰期間大部分時間裡,北京領導人將蘇聯入侵視為其頭號軍事威脅。
的確,自上世紀八十年來以來,中國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改革,以擴大在東海及南海的軍事存在,從而將美國的空、海軍事力量遠離中國沿海地區。中國在縮小陸軍規模的同時,擴大其空、海軍事力量,並重新思考在不同條件下的如何作戰的問題。但解放軍高度集中、自上而下的結構依然存在,不利於戰鬥機飛行員的技能訓練。不切實際的作戰計劃和訓練方案,無法帶來優秀的戰鬥表現。
中國空軍
蘭德公司報告指出,對於習慣由控制塔內空軍部隊指揮官命令的飛行員而言,訓練飛行員,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並在戰場做出臨戰反應,仍然是個新鮮事物。例如,在戰鬥機編隊中,最重要的飛機是主機。基本上,在前方的飛機,由經驗豐富的飛行員駕駛,他負責指揮控制整個戰鬥機編隊,主導小規模空戰。
中國空軍轟炸機
在沒有地面指令的情況下,中國首席飛行員往往會面臨戰術技巧、空中機動和改變飛行計劃能力不足的問題。更糟糕的是,在對抗期間,他們也往往會遵從地面的命令及指導。而在空戰(訓練)期間,總會有許多不利因素,例如地面指揮往往無法跟上變化莫測的空戰情況。飛行員過於依賴從地面命令及指導,不利於提高空中戰鬥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詳細信息不得而知,但蘭德公司報告指出,中國空軍正在讓飛行員制定自己的飛行計劃,在從啟動引擎,到改變飛行路線和飛行戰術的整個飛行過程中,賦予飛行員完全的自主權。北京甚至讓各空軍基地交換飛行員,以便令飛行員適應不同的地形。
中國空軍經常大規模換場訓練
解放軍空軍甚至會經常放開安全限制。
不過,到最後,更優秀的飛行員可能並不是那麼重要。中國預計中美兩國可能會在西太平洋發生衝突,在該地區,中國占據著數量優勢。就台灣衝突而言,蘭德公司於2008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解放軍空軍僅僅在飛機數量方面就占據著3:1的優勢。
轟6K轟炸機掛載長劍10巡航飛彈
如果中國成功利用彈道飛彈攻擊,癱瘓美國最近的空軍基地,例如嘉手納基地空軍基地,情況可能會更加糟糕。
雖說我軍飛行員可能在戰機駕駛技術及戰術上確實與美軍飛行員有差距,畢竟人家是經歷過戰場考驗的,但是就目前而言,我空軍在美國人眼裡依然是個大大的「威脅」。
2016年9月25日,華東某機場中國空軍四十餘架戰機騰空而起突破第一島鏈。前出西太平洋進行遠洋訓練,檢驗中國空軍的作戰能力。聽到這個消息,對於軍迷來說可謂是非常開心,因為就在十幾天前的2016年9月12日,中國空軍就曾組織過大規模的戰機編隊,在台灣以東的太平洋海域進行遠洋訓練了。
中國空軍遠海訓練
而根據台灣媒體的報道,在9月12日的那次遠洋訓練中中國戰機編隊還和美國空軍戰機狹路相逢,中國的殲11B和蘇30MKK在預警機和加油機的支援下與美軍的8架F15戰機在台海上空展開了大規模的緊張對峙,在這場驚險對峙後的13天,中國空軍再次進行了遠洋作戰訓練,而且規模比上次更大,擺出了一副無懼與美國空軍對峙的態度。
中國空軍蘇30MKK戰機
中國空軍雖然並未在官方場合就中美戰機對峙事件正式表態,但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空軍捍衛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的決心,不會因為任何國家的任何行為而有絲毫的退讓。真心要為中國空軍點個贊啊!
在9月25日的遠洋訓練中,轟6K轟炸機、蘇30MKK戰鬥轟炸機、加油機等多類型戰機組成混合編隊,共同飛越了宮古海峽,其中作戰類型飛機全部掛載實彈,可是說是殺氣凜凜啊。這也意味著假如在特殊情況下,這隻規模龐大的戰機編隊,隨時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對敵打擊任務。
中國空軍飛出第一島鏈
事實上呢,自從2015年3月30日中國空軍首次飛越宮古海峽起算起,加上這次已經是中國空軍第六次前出太平洋進行遠洋戰鬥訓練,這體現了中國空軍向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轉型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但是很顯然,美國、日本這些國家對我國空軍的這些變化還是顯得很不適應,中國空軍在這些人的意識中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的中國空軍先進戰機數量極少大貓小貓兩三隻的情況中,冷不丁一下子中國空軍居然能遠洋作戰了,這簡直把他們嚇了一大跳啊。
轟6k轟炸機起飛
眾所周知,為了圍堵中國和蘇聯等國家,美國構建了規模龐大綿延數千里的多道島鏈,而隨著1991年蘇聯解體,中國也就成為了美國「島鏈」戰略的首要圍堵對象。那時中國空軍沒有像樣的加油機和預警機,也沒有像樣的轟炸機和戰鬥機,中國空軍只能如同籠中小鳥一般,被第一島鏈牢牢鎖死在了家門口,甚至在1996年台海危機的時候,美國海軍更是直接派兩艘航空母艦到台海耀武揚威。中國空軍卻只能窩在家門口進行防守,根本沒有能力在遠洋與美國的海空軍力量進行對峙。
而現在呢,攻守易勢,中國空軍已經初步具備了在遠洋的作戰能力。
空基型長劍-10巡航飛彈和轟-6K轟炸機的成軍,更是讓中國具備了摧毀第一島鏈內所有目標和打擊第二島鏈內的有價值的軍事目標能力,嘉手納、橫須賀、佐世保、關島等美軍在亞太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都在空軍的打擊範圍之內。
美國圍堵中國的第一第二島鏈
第一島鏈對中國空軍的鉗製作用已經微乎其微,假如美國妄圖用武力優勢來威懾中國,甚至對中國動武的時候,就要做好第一島鏈上的美軍基地被中國空軍的第一波打擊徹底摧毀的準備,而這種代價是美國無法承受的。曾經的兩艘航母就能威懾整個空軍力量的時候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
而根據日本共同社的報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指揮學院提出的中國空軍長期戰略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中國的偵查和攻擊能力範圍,將擴大至日本及日本周邊的西太平洋地區,以確保獲得制空權的目標。我們現在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只是剛剛能在西太平洋地區保持存在,離報告中提出的目標還差的很遠,我們在體系作戰、後勤保障、裝備性能等等方面與先進國家還有著不小的差距。但我相信,這最艱難的第一步已經邁出,未來的良性發展是可以預期的。
今日的空軍已經不再是吳下阿蒙,已經是越來越走向成熟,走向自信的戰略空軍,任何一個國家試圖通過武力優勢來脅迫中國就範的舉動,註定都是徒勞無功的。當然,我們也不能沾沾自喜,因為中國空軍相比擁有成熟的戰略打擊的其他先進國家還顯得有些稚嫩。
第一島鏈示意圖
而現在,中國的隱形轟炸機項目已經被中國空軍司令員馬曉天上將證實存在,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就會出現在世人面前。新型戰略轟炸機將和J-20一起共同組成中國空軍未來遠程打擊的陣容,讓中國空軍的能力登上一個新台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8212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