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公開東風21C實射場面 威懾西太美軍

新華社、央視新聞聯播、光明網、中國新聞等中央媒體集中報道了一名軍人的事跡:火箭軍某新型飛彈旅旅長李正連。他早在上世紀90年代曾經參加組建我國第一支常規彈道飛彈部隊「常規飛彈第一旅」,2009年調任新型飛彈某旅旅長,2013年,他從原第二炮兵作戰部任副部長任上又回到這個旅。根據媒體公布的照片和視頻畫面,該旅裝備的是東風21C型中程彈道飛彈,李正連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旅里已經完全具備獨立實戰能力,上級只要一聲令下,就能遂行各種作戰任務。

眾所周知,任何國家的戰略飛彈部隊的訓練或演習的公開披露都有兩大目的,一是提高部隊實戰能力:二是對構成本國安全的目標對象進行有效戰略威懾。而東風-21C中程彈道飛彈是東風-21的最新改型,將原來的核戰鬥部改為常規戰鬥部,採用末端雷達景象匹配製導主要用於打擊敵方縱深的海、空軍基地。

東風-21C飛彈武器系統由飛彈及其配套的地面設備組成。其中,地面設備包括飛彈儲存、發射準備和發射所需的各種裝備和設施。據稱飛彈全長10.7米,直徑1.4米,兩級固體發動機採用聚丁二烯復合推進劑和低合金高強度鋼殼體,發射重量14700千克,有效載荷為600千克熱核或傳統彈頭、子母彈頭。其最新改型通過加裝多種彈頭誘餌使反導系統難以攔截,而且打擊精度接近巡航飛彈,因而成為解放軍裝備序列中先進程度最高的武器。

戰時發射飛彈時,各型車輛依次進入陣地,迅速啟動地面設備,豎起飛彈,平台調平、瞄準完成且射擊諸元準備好後,飛彈即可發射,準備時間約10-15分鐘。發射方式是冷發射,先以燃氣動力將飛彈推離發射簡,當飛彈離地20米時,火箭再點火加速升空。與其他彈道飛彈原理一樣,東風-21C飛彈發射後先飛出大氣層,到達預定空域後再入大氣層,高速飛向目標。

可以說東風-21C飛彈為中國軍隊前所未有的火力打擊。不管怎麼講,東風-21C飛彈對美國在西太平洋形成了嚴重的威脅。美國有多種方法和途徑來進行對抗,一是試圖發展高超音速打擊能力在二炮反應前消滅這種能力,二是消除中國的精確制導能力,包括衛星、雷達的精確定位和制導能力,三是艦基反彈道飛彈系統,四是末端電子干擾誘導系統。

其實由此產生的結果很好笑,中國擁有矛,美國擁有盾,似乎雙方都投鼠忌器。如果真這樣,那麼就是中國區域拒止/反介入戰略的巨大成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814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