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朝鮮在元山市葛麻機場舉行首屆航空展。在這次航展上,朝鮮人民軍航空和防空部隊帶來了精彩的飛行特技表演。飛行員駕駛米格-29、蘇-25和休斯-500直升機等展示了攻擊飛行、超低空飛行、360度旋轉飛行、垂直下降等高難度動作。
一直以來,朝鮮空軍秘不示人,神秘的色彩讓外界非常好奇。那麼,朝鮮空軍實力如何?有何不足之處?
裝備:老舊型號是主力
朝鮮空軍在媒體上的曝光率遠不及朝鮮裝備彈道飛彈的戰略火箭軍和裝備遠程火炮的陸軍。因此,朝鮮空軍總是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世人難得詳情。
朝鮮人民軍空軍(KPAF)是朝鮮人民軍的第二大軍種。根據《簡氏防務年鑑》的資料,目前朝鮮空軍擁有8.2萬現役人員和40萬預備役人員(預備役人員主要是地面防空部隊)。空軍下設3個作戰航空司令部和1個防空司令部及1個民用航空總局。目前。朝鮮空軍擁有約1100架飛機和70架直升機。現役空軍部署在25個常備機場和26個疏散機場,此外朝鮮還擁有18個高速公路起降場(相當於中國的高等級國道)。
朝鮮空軍非常神秘,讓世人難得詳情。圖為朝鮮航空展上進行飛行表演的米格-29戰鬥機。
朝鮮空軍目前擁有戰鬥機、攻擊機、轟炸機、偵察機和運輸機等型號飛機,大多數是老舊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戰,比如殲-6、殲-7和米格-21等老舊型號戰機數量超過430多架,較為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米格-29隻有約35架。在輔助軍機方面,朝鮮空軍運輸航空兵擁有343架運輸機,安-2是裝備數量最多的運輸機,其數量高達325架,其它型號包括安-24、圖-154、伊爾-62M等,數量均為個位數。
朝鮮空軍的主要作戰使命是國土防空和進攻作戰。國土防空包括航空兵防空和地面防空部隊防空。航空兵防空主要由米格-29、米格-23、米格-21、殲-7等戰鬥機負責。地面防空由防空飛彈和高炮構成,地面防空部隊由空軍指揮所管轄。
朝鮮是世界上地空飛彈和高炮火力最為密集的國家,朝鮮防空部隊部署劃分為4大戰區,每個戰區擁有一個防空師。地面防空部隊裝備了60餘座早期預警雷達、炮瞄雷達等雷達,60餘個永備式防空飛彈陣地和70個預備役陣地。防空飛彈部隊裝備了約270套SA-2/紅旗-2飛彈發射架、128套SA-3飛彈發射架和數千枚的可攜式防空飛彈,除了防空飛彈,地面防空部隊還裝備了數以萬計的各種口徑的高炮和高射機槍。
正在進行高速公路起降場的朝鮮空軍米格-21戰鬥機。
掣肘:戰時生存能力是挑戰
朝鮮空軍在裝備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缺乏先進的作戰飛機,無論是制空作戰飛機,還是支援保障飛機都非常缺乏。目前,朝鮮空軍執行防空作戰飛機主要有米格-29、米格-23、米格-21和殲-7。因為部分飛機因飛行事故等原因損毀,而且不少飛機缺少零部件無法繼續使用,能夠執行任務的飛機數量要進一步減少。
米格-29戰鬥機是朝鮮空軍最先進的作戰飛機,也是其保障最完善和狀態最好的飛機。朝鮮在上世紀80年代末從蘇聯引進了22架米格-29戰鬥機,當時朝鮮還計劃與蘇聯達成在國內組裝生產120-200架米格-29的協議,但這一項目由於蘇聯解體等原因被拖延,直到1993年,朝鮮才完成首批2架米格-29戰鬥機的組裝工作。1993年以後,朝鮮利用引進的散件,以每年2-3架的速度斷斷續續生產了13架米格-29(至2000年)。
朝鮮另一種主要制空作戰飛機是米格-23,其數量約為46架。20世紀90年代後,該機的數量不斷減少,原因是該機是變後掠翼飛機,維護複雜,耗時耗力,米格-23停產後,該機的零部件供應渠道處於不正常狀態,維護成本較高。2010年延坪島炮擊事件爆發後,韓國緊急出動了8架KF-16和KF-15戰鬥機對朝鮮進行威懾,朝鮮的也出動了5架米格-23戰鬥機在衝突地區展開警戒飛行,說明該機的完好率在朝鮮戰鬥機中還是比較高的。
朝鮮空軍米格-23戰鬥機,其完好率在朝鮮戰鬥機中還是比較高的。
無論是米格-29戰鬥機,還是米格-23戰鬥機,其性能都已經弱後了周邊國家的改進型三代戰鬥機,上述兩種戰鬥機雖然的機載雷達具備下視下射能力並裝備了中距空空飛彈,但朝鮮空軍只裝備了半主動雷達制導的中距空空飛彈,在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飛彈大行其道的今天,只裝備半主動雷達制導的朝鮮戰鬥機難以對抗韓美空軍的三代戰鬥機,再加上朝鮮空軍防空指揮體系弱後,無法完全發揮米格-29和米格-23戰鬥機的作戰能力。日本《戰車》雜誌日前刊文稱,如果朝鮮半島爆發大規模戰事,當美軍採用B-2隱形轟炸機遠程「外科手術」打擊後,韓美將利用F-15、F-16等迎戰朝鮮空軍的米格-29,獲取制空權。
朝鮮空軍除了缺乏先進位空戰鬥機,缺乏預警機、電子戰飛機等支援保障飛機也是朝鮮空軍的一大軟肋。眾所周知,預警機是裝備有遠距離搜索雷達、指揮控制、敵我識別、電子對抗等電子設備,能夠搜索、監視空中和海上目標,指揮引導己方飛機執行作戰任務的支援保障飛機,預警機在戰後的多場局部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被譽為「戰鬥力倍增器」。
朝鮮的主要對手(韓國)在2006年和美國波音公司簽署了採購4架E-737「和平之眼」預警機,首架預警機於2011年8月交付韓國空軍,目前已經形成戰鬥力。由於資金缺乏等因素,朝鮮空軍目前仍未裝備預警機,只能依靠陸基雷達引導,在面對裝備先進預警機的韓美空軍,其戰機戰時生存能力不容樂觀。
韓國空軍E-737「和平之眼」預警機,首架預警機於2011年8月交付韓國空軍,目前已經形成戰鬥力。
由於朝鮮採用以陸軍為主的綜合軍種體制,空軍雖然是一個獨立兵種,但其地位僅相當於陸軍軍團,大部分經費都劃撥給陸軍,再加上近年來,朝鮮積極開發核武器和彈道飛彈,擠占了本來就不多的軍費。由於空軍得到的軍費有限,朝鮮空軍只能得到有限的燃料,朝鮮空軍飛行員每年的飛行時間只有50小時左右,有資料稱,優秀的飛行員才能有45小時左右的飛行時間,相當部分的飛行員的飛行時間只有25小時,遠低於北約飛行員150小時的飛行時間。飛行訓練是提高飛行員技戰能力的主要方法,但由於缺乏燃料,朝鮮空軍飛行員的飛行時間嚴重不足,技戰能力可能難以與韓美飛行員相提並論。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