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先是駐軍伊朗,接著航母開赴敘利亞,這將會發生了什麼?

剛剛完成大修不久的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已於近日啟程開赴敘利亞戰場,隨行的還有2—3艘後勤支援艦。按照正常程序,對於航母這樣的大型水面艦艇來說,完成大修之後本該進行的是海試,而「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完成大修後,就馬不停蹄地從造船廠直接開往了敘利亞戰場,到底是什麼讓俄羅斯海軍如此著急派航母遠海作戰呢?

圖註:俄羅斯海軍目前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近日已開赴敘利亞,圖為俄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資料圖

自俄羅斯空軍主要作戰力量從敘利亞境內撤出之後,敘利亞境內的形勢就一直處於打打停停的狀態,任何一方都沒有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可以說是此消彼長,就連停火協議也沒能阻止戰火在敘利亞繼續燃燒。進入9月下旬之後,敘利亞境內發生了多起爆炸襲擊事故,緊接著美軍戰機和俄羅斯巡航飛彈接連對敘利亞境內的目標進行了精確打擊,當然打擊的目標各不相同。美方在空地打擊行動中出動了數架F—16、A—10和無人機,打擊效果不知道比俄羅斯軍艦發射的巡航飛彈好到哪裡去了。俄羅斯也想出動戰機,但8月底的時候伊朗已經中止了和俄羅斯的合作,伊朗機場的駐軍無法繼續實現,圖—22M3一直長途奔襲也不是個事兒,於是,俄羅斯唯一拿得出手的艦載航空兵就被派往了前線。

圖註:「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目前搭載的艦載機是米格—29KR,和印度海軍「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使用的艦載機(米格—29K)相同

俄羅斯海軍近年來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航母部隊也得跟著受累,唯一一艘航母還是服役近25年的「老庫」艦。「庫」艦自1991年服役以來,除了屈指可數的幾次遠洋巡航外,基本沒幹啥事兒。由於服役年限久遠,加之保養不善,「庫」艦隔三差五地趴窩兒,可以說不是在船廠大修,就是在去船廠大修的路上,一年365天保守估計有300天是在船塢中度過的。艦載機方面呢,蘇—33雖然航程遠、載彈量大,但是無奈「庫」艦隻支持滑躍起飛,想飛得遠就得少掛彈,想多掛彈就得少加油,處境可以說相當尷尬,而且蘇—33的航電系統還停留在早期三代機的層面,飛行員飛起來也是相當難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俄羅斯海軍只好放下架子,將原本給印度用的米格—29K改造一番,暫時頂替蘇—33的位置,成為主力艦載機,不過俄海軍的米格—29KR還沒有完成全部測試,也就是說,「庫」艦和米格—29KR前往敘利亞附近海域更多地是進行實戰條件下的測試。

圖註:伊朗哈馬丹省境內的哈馬丹空軍基地,今年8月俄空軍曾短暫借用該基地對敘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進行了空中打擊

除了測試新裝備外,「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還承擔著顯示國家力量的重任。眾所周知,如今的敘利亞已經成為多股力量明爭暗鬥的角斗場,任何一方力量都不會輕易示弱,而航母作為大國的象徵,可以很好地充當俄羅斯海外打擊長臂的橋頭堡。敢不敢去是一回事兒,能不能派上用場是另一回事兒,最起碼一個航母戰鬥群在那裡擺著呢,誰也不會輕舉妄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7949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