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位於遼寧省興城亮子溝海軍艦載機基地的一處新型設施吸引了去啊世界的目光,在衛星圖片中的兩條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系統基本完工,這預示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同時完成兩種航母艦載機彈射器的國家。對於航母來講,縮短起飛距離是非常有利的,它縮小了飛機的起飛區,我們知道航母甲板的面積是有限的,並且個有限的甲板還發劃分為起飛區、降落區和停機區,特別是停機區,直接決定著航母的出動和再次出動能力,這是因為考慮到安全因素。
艦載機在機庫裡面一般不會裝油和掛彈,只有在飛行甲板上才加油和裝彈,所以停機區的大小直接決定著能夠有多少架飛機同時進行整備作業,也就意味著航空母能夠同時出動或者再出動多少架飛機。在航母甲板三個區之中,降落區是沒法縮小的,這是因為艦載機降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復飛或者逃逸經過發生,這樣飛機的降落區要保持通暢,以便艦載機能夠降落失敗能夠復飛或者逃逸,所以降落區的面積實際上是不可壓縮的,而停機區又要越大越好,所以能夠壓縮的就是起飛區。
減少起飛區面積主要就是降低艦載機的起飛距離,這樣就增加快飛機的滑跑速度,以便迅速能夠到達起飛速度,所以才需要彈射器。在興城竣工的陸上彈射器系統,至少說明中國在彈射器技術上已經獲得突破,但是只有彈射器,沒有適應彈射器起飛的戰機也不行。不過,就在剛剛不久前的中秋佳節,網上出現了可能是殲-15彈射型試驗機的圖片,這表明中國海軍航空母艦和艦載機技術水平實現了又一個飛躍,全球大約只有中美兩國擁有設計、建造彈射器航母及艦載機的能力。
眾所周知,彈射起飛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較大的離艦速度,從而在有限的航空母艦飛行甲板上離艦起飛,它具有工作效率高、滑跑距離短、抗已成御風和航母搖晃等外界干擾能力強的特點,為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艦載飛機起飛方式。
不過,不管是蒸汽彈射,還是電磁彈射,都需要研製彈射起飛型艦載機,早在2014年年末,國內某船舶研究所內的一架起落架部位明顯不同的殲-15艦載戰鬥機模型就表明,中國正在利用殲-15進行彈射起飛技術的相關研究。由於彈射起飛具有時間短、載荷大、工況繁雜的特點,因此彈射型艦載機首先對起落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軍事專家稱,彈射起飛是在航母上用彈射器拖動前起落架對艦載飛機施加外力,使其能迅速增速,在較短的跑道上迅速升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