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飛躍西太,為何令美日暈倒廁所?

據新華社9月25日報道,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9月25日在華東某機場宣布:空軍當天出動40多架各型戰機,前出西太平洋遠海訓練,多型戰機成體系飛越宮古海峽,檢驗遠海實戰能力。

同時出動轟炸機、殲擊機在東海防空識別區例行性警巡。他表示,常態化前出西太平洋遠海訓練和警巡東海防空識別區,都是中國空軍維護國家主權、保衛國家安全、保障和平發展的需要。

申進科介紹,這次遠海訓練,空軍轟-6K、蘇-30、加油機等多型戰機成體系飛越宮古海峽。當天,40多架各型戰機從部署機場快速完成出動準備,快速飛赴西太平洋開展訓練,實施了偵察預警、海上突擊、空中加油等訓練課題,檢驗空軍部隊遠海實戰能力。中國空軍現在已經把遠海訓練做成日常訓練,這樣頻繁的大動作就讓美日非常難受了。

而作為空軍遠海訓練的竹林主力,蘇-30戰機載油和載彈永遠是一對突出的矛盾。蘇-30戰機擁有34噸左右的最大起飛重量和8噸的最大載彈量,但在蘇-30戰機外掛大量武器時,作戰半徑本身就會「縮水」

其載荷航程性能僅能做到勉強完成任務。這種情況在實戰中會產生種種問題:例如,航路選擇餘地少缺乏變化;攻擊窗口較短難以把握;面臨突發情況時選擇有限等。

這次遠海訓練中蘇-30戰機與我國從烏克蘭購買的伊爾-78加油機進行了空中加油,這樣,讓蘇-30戰機處理問題起來更加遊刃有餘,飛行員的底氣也更足了,大大提高了完成任務的機率。伊爾-78加油機的列編,大幅提升了中國空軍的遠程打擊能力,提高了戰機的安全性與作戰行動的隱蔽性。

中國空軍是未來高技術多兵種協同作戰力最的核心部分,從根本上提高中國空軍的遠程打擊能力和持續作戰能力是中國軍隊在現代化高技術戰爭中克敵制勝的根本。

現在利用引進技術建立作戰力量是治標而不是治本,只有完全獨立自主開發的產品才是真正能夠用起來放心的東西,提高中國空軍武器裝備的科研和生產能力才是保證解放軍發展潛力的關鍵。

而2018年初中國可能會部署殲-20,中國完全可以憑藉殲-20的實戰部署一次性扭轉空軍裝備落後的局面,解放軍的整體戰鬥力必將出現一個新的飛躍。日本戰機緊急升空:日本防衛省9月25日發布消息稱,包括疑為戰機的2架飛機在內,當天上午中國空軍8架飛機在宮古海峽上空來回飛行,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緊急升空應對。日本共同社9月25日在報道中稱,中國軍隊戰機飛越該空域尚屬首次。

根據公告中的飛行線路示意圖顯示,中方8架軍機在東海空域向東南方向飛行,隨後按原路線折返,當天多次往返於宮古海峽公海水道空域。為防止中方飛機進入「日本領空」,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緊急升空進行應對,並對中方飛機進行了拍攝。

中國空軍戰機。 根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9月25日當天發布的公告顯示,25日當天共有8架中國軍機出現在東海空域。8架軍機分別為4架H-6戰略轟炸機、1架TU-154電子偵察機、1架Y-8偵察機。另外2架軍機據推斷可能是中國空軍戰機。

2015年5月21日,中國空軍航空兵首次飛越宮古海峽赴西太平洋開展遠海訓練,提升空軍航空兵部隊遠海機動作戰能力。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表示,組織航空兵遠海訓練,是瀕海國家空軍的普遍做法,是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正常需要。依照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中國空軍航空兵出第一島鏈開展遠海訓練仍會依據情況進行。

宮古海峽

宮古海峽位於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其北邊距沖繩那霸300公里,南邊離台灣島最近只有330公里,西邊離釣魚島只有100多公里。宮古海峽屬於公海海域,任何國家的艦船都享有無害通行的權利。

中國空軍戰機。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分析,在此前的9月13日,中國空軍剛剛組織過一次多型戰機成體系大機群飛越巴士海峽,赴西太平洋進行遠海訓練。當時中國空軍發言人申進科表示,空軍將常態化組織航空兵飛出第一島鏈遠海訓練。

不到兩周時間,空軍的出動40多架各型戰機再次進行了大規模的遠海訓練,只不過這次飛越的是宮古海峽。

另外申進科在在深圳特區國防論壇上介紹,空軍以提升實戰化訓練水平為牽引,飛越島鏈、管控東海、戰巡南海、礪劍高原,同時加快成體系發展高新武器裝備,推進空軍戰略轉型由量變積累向質變跨越。

從2015年3月30日,空軍轟-6K飛機首次飛越巴士海峽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開始。空軍航空兵5次飛出第一島鏈演兵西太平洋,其中3次飛越巴士海峽,2次飛越宮古海峽。

而對於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境界巡邏,和在南海附近空域的戰鬥巡航,都已經實現了常態化,這些不僅僅是在訓練戰術戰法,推動空軍在遠海區域的實戰化訓練,還顯示了空軍的戰略性質改變。

從原本的專注國土防空性質的防禦型空軍,向攻防兼備型轉變,按照「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要求,構建適應信息化作戰需要的空天防禦力量體系。

申進科介紹,這次遠海訓練,空軍轟-6K、蘇-30、加油機等多型戰機成體系飛越宮古海峽。當天,40多架各型戰機從部署機場快速完成出動準備,快速飛赴西太平洋開展訓練,實施了偵察預警、海上突擊、空中加油等訓練課題,檢驗空軍部隊遠海實戰能力。

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近3年來,空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東海防空識別區航空器識別規則公告》,一直保持常態化空中警巡。

對進入防空識別區的外國軍機進行了監視掌握和識別判性,根據不同空中威脅採取相應措施,維護了國家空防安全。空軍將繼續毫不鬆懈地實施東海防空識別區空中警巡,堅決捍衛中國的正當合法權益。

申進科表示,空軍戰略轉型的過程中,將一如既往堅持圍繞打贏目標的練兵備戰,緊貼使命任務、戰場環境強化實戰化訓練,不斷提升能力,維護國家空天安全。

空軍的武器裝備從量變的積累期已經接近質變。近幾年先進戰鬥機,大型運輸機,空中預警機等現今裝備的相繼列裝,不僅僅使中國空軍擁有阻擊來犯之敵的能力,更是已經有了邁出國門,在遠海區域阻擊敵人,維護國家利益和主權的能力。

未來飛越第一海峽的遠海訓練的常態化,將更進一步加強空軍的體系作戰進攻能力。更好的捍衛國家主權與國家利益,讓廣大人民對空軍更有信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773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