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不沉航母」:美軍迪戈加西亞島基地詳解

作者:艾辭修

「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陸地。」

這句出自2000多年前的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的名言,在今日美國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強大的海軍艦隊和海外基地群一同構築出了這個超級大國縱橫四海的動脈,進而向周邊陸地施加影響力。此前介紹過太平洋上的關島基地後,本篇將向您介紹美軍在印度洋上的「不沉航母」——迪戈加西亞基地。題圖為迪戈加西亞基地全貌地圖。

迪戈加西亞島(Diego Garcia)位於南緯7°20′、東經72°25′,近似位於印度洋地理中心,可控制世界上絕大多數重要航路。

全島為V字形珊瑚環礁,中央瀉湖長24公里,寬6.4公里,於北方有開口,是天然良港。經過建設後可停泊包括美軍現役重型核動力航母在內的所有水面艦艇,同時也為美軍經停的核潛艇進行補給。照片為2010年6月28日,美國海軍「佛羅里達」號巡航飛彈核潛艇(於2006年完成巡航飛彈核潛艇改裝)停靠在迪戈加西亞進行補給時所攝。

在迪戈加西亞的美軍基地設施主要位於全島西部。1966年,為對抗蘇聯在印度洋周邊的影響力,美國向英國租藉此島,進行海外基地的建設。起初命名為「正義營地」(Camp Justice),共建成兩個港口和一個機場,正式名稱為「迪戈加西亞海軍後勤支援設施」。

受地理條件所限,機場僅有一條跑道和一條滑行道。但主跑道長度超過4600米,可支持包括美軍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和B-2「幽靈」隱身戰略轟炸機在內的所有現役機型起降。此外,迪戈加西亞島還是美國航空航天局為太空梭選定的33個備用著陸點之一。照片為慶祝美國空軍建立65周年的慶典上,B-2與B-52同時在迪戈加西亞島亮相。

1977年10月1日,美國海軍開始修建「迪戈加西亞海軍後勤支援設施」。建立之初,其主要用戶是「海軍計算機和無線通信站」(簡稱NAVCOMMSTA)。除了通訊任務外,這一部門還負責利用技術手段對周邊信號進行測控和監聽,並直接向美國國安局下屬「全球監聽梯隊」負責,今日還可在島嶼的西北角看到該部門曾使用過的「象欄」監聽天線的遺址,和依然在使用的「高爾夫球」監聽天線陣列。

除技術手段以外,如照片所示,在冷戰期間,迪戈加西亞也為更神秘的SR-71戰略偵察機提供過後勤支持。

1980年,出於美軍全球兵力投送的作戰需求,美國海軍建立了海軍預置部隊。因迪戈加西亞島地理位置優越,美軍在該島共部署了兩個海上預置艦中隊。最多時,有超過20艘預置艦在此停泊。圖中為其中一艘海上大型預置艦,其可在30天內可以將美海軍陸戰隊特遣隊運抵全球沿海地區的任意一點。在1991年海灣戰爭時期,最先抵達沙烏地阿拉伯的海軍陸戰隊遠征旅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從迪戈加西亞島出發的。

1985年,新深水港竣工,首艘停靠迪戈加西亞的是福萊斯特級「薩拉托加」號(CV-60)航母(上圖)。照片即為「薩拉托加」號首次靠港時所攝。基地總體建設於1988年竣工。同年,美戰略空軍司令部向迪戈加西亞部署了B-52戰略轟炸機和KC-135空中加油機。

新竣工的迪戈加西亞很快就迎來了首次實戰經歷。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從迪戈加西亞出發的美軍海上預置艦迅速向沙烏地阿拉伯境內部署了一個海軍陸戰隊遠征旅。

當安理會於1990年8月2日通過決議,同意多國部隊進行武力干預後,從迪戈加西亞起飛的B-52G轟炸機在44天內共執行了200多次轟炸任務,任務時長平均超過17個小時。投下超過73萬噸的炸彈用於阻止伊拉克部隊向科威特繼續推進,以及對伊拉克境內的關鍵目標實施毀滅性打擊。

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以後,迪戈加西亞再次成為美軍戰略轟炸機支援美軍在阿富汗進行「反恐戰爭」的重要基地。隨後在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中,從該島升空的美軍轟炸機群再次通過多次長途奔襲的方式,為美軍地面部隊入侵巴格達提供了有力支持。在2005年8月15日後,美軍轟炸機群從迪戈加西亞島出發實施的遠程轟炸行動暫告一段落。

在全球「反恐戰爭」開始後,迪戈加西亞島也成為美國情報部門用於臨時關押重要俘虜的海外監獄之一。據外媒報道,2003年3月1日,美國特工和巴基斯坦部隊聯手抓獲的「基地」組織總財務官(曾參與策劃9·11事件)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就曾被關押在迪戈加西亞基地中進行刑訊,之後才轉移到絕密的關塔那摩監獄7號營地。圖為2001年阿富汗「反恐戰爭」期間,部署在迪戈加西亞島的B-1B轟炸機群。

值得一提的是,迪戈加西亞島還曾在電影《變形金剛2》中出鏡過。按劇情設定,迪戈加西亞基地不僅是「巢穴」(汽車人和美軍)聯合部隊的秘密基地,人類從外星人手中「俘獲」的「火種碎片」也保存在該基地內。但影片中所出現的外景地卻絕非迪戈加西亞島,配圖即為電影截圖,可以明顯看出,這一基地的地景與迪戈加西亞截然不同,而隨後的外景地更是在內華達沙漠中拍攝。

2006年,迪戈加西亞基地改名為「雷霆灣營地」(Camp Thunder Cove )。現在共有約1700名軍事人員,1500名民間軍事承包商駐紮在基地內。除了海軍外,美空軍也在迪戈加西亞部署了兩支直屬於空中機動司令部的支援單位。

同時,直屬於空軍太空司令部,負責對美國空軍在軌太空飛行器進行地面操作的,第21太空任務中隊和負責使用陸基深空光電監測系統(GEODSS)系統,對外太空進行監測的第18太空監視中隊也均部署在此地。配圖為GEODSS設施。

迪戈加西亞何以成為扼守印度洋的絕佳地點?其影響力到底有多大?以圖上B-1B戰略轟炸機五千公里的作戰半徑(紅圈)所示,向北可涵蓋阿富汗全境,向東至馬六甲海峽與龍目海峽,向西將整個波斯灣和蘇伊士運河的紅海部分包括在內。

世界90%的石油運輸航線;同時有著世界貿易六分之一的吞吐量與十分之一的貨物周轉量都在這個紅圈內。在迪戈加西亞島部署了美軍P-8A「海神」海上巡邏機與B-1B戰略轟炸機的現有條件下,一旦遭遇突發事件,這個範圍內的一切目標都在該島美軍戰機的搜索與打擊範圍內,未來當AGM-158C LRASM隱身反艦飛彈(最大射程930千米)這一反艦利器加入B-1B的武庫後,單架一次出擊就能攜帶24枚LRASM反艦飛彈的B-1B將成為印度洋上最致命的「殺手」。配圖為試射AGM-158隱身巡航飛彈的B-1B轟炸機。

從冷戰時期對抗蘇聯,保護美國石油貿易運輸,到1991年的「沙漠風暴」行動再到21世紀的「持久自由」和「伊拉克自由」行動等光榮戰績,迪戈加西亞島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其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即使當地民眾對美軍在此設立基地的反對聲浪日益增長,但是作為「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迪戈加西亞未來將繼續作為美國在印度洋地區的戰略節點而存在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714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