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本空中自衛隊的陣容中,不難發現一個貌似很「低調」的角色-日本的F-2航空支援戰鬥機。雖然日本說是自行研製,可實質還是美國F-16戰鬥機的底子,日本進行了放大。原本日本想獨立研發一種戰鬥機,可最終成為了美國想要的樣子。但畢竟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整塊復合材料機翼,這樣起碼也具備第四代戰鬥機的名頭。可日本方面一直對F-2的實際戰鬥能力諱莫如深,甚至被冠以外界最「低估」的戰鬥機。不過最近爆出一則消息可能讓人對這款戰鬥機「另眼相看」了,因為它曾去挑戰過美國的F-22「猛禽」戰鬥機。
F2戰鬥機確實打不過F22 不過挑戰的目標倒是很明確
根據日本航空雜誌《丸》披露,日本的F-2戰鬥機雙機編隊曾在2015年挑戰過美國的F-22戰鬥機,結果在中距格鬥模擬作戰中,被美國飛行員「擊落」了4次,順便把遠離空戰區域的P-3C巡邏機也「擊落」了。而且哪怕是有了日本自己的雷達引導員和數據鏈的指揮,2架F-2戰鬥機仍然無法發現和跟蹤F-22戰鬥機,甚至一度懷疑自己的機載雷達出現故障了。而在近距離格鬥中,F-22甚至單機近距離55秒內連續擊落2架日本F-2戰鬥機,甚至毫不客氣的不等待F-2戰鬥機再度返回攻擊位置,就展示了一個垂直機動爬升脫離了預訂演習區域,不得不說差距是相當明顯的。儘管日本飛行員稱美國飛行員並沒有按照協調好的武士道/騎士精神來完成比拼。不過實際證明,儘管F-2是日本花費了大心思研發的新式戰鬥機,可面對代差的F-22時確實毫無還手之力。而日本方面此番請美軍進行這樣的演練,背後目標其實自然是瞄準了中國即將服役的殲-20戰鬥機。這一動向其實也不出中方的意料,但是也需要讓中國方面高度警惕,因為日本這次甚至動用了聯合戰術情報分發系統(JTID)來圍堵F-22戰鬥機,這些「看家底」的東西拿出來還真不能小視。
儘管F-2戰鬥機不堪重任 但是聰明的日本人還是研究了專門戰術對付中國
其實中日之間的常規對陣中,日本基本出動都是主力F-15J戰鬥機,而F-2戰鬥機基本只能處於配角角色。最大的原因就是作戰半徑,雖然F-2要攜帶三個副油箱時作戰半徑雖然可以達到1200公里左右,可這是沒有武裝的狀態,並不能攜帶外掛武器;而F-15J的作戰半徑在攜帶2個副油箱時可以達到1200到1300公里,同時攜帶「響尾蛇」空空飛彈和AAM-4主動中距飛彈,這樣才具備作戰能力。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F-2在遠程作戰方面是短腿,不過F-15J現在機體壽命有限,因此很多中短途任務也都是F-2和F-15J共同出動完成,多數都是監視伴飛任務而不是作戰任務。但是儘管這樣,「聰明」的日本人仍然想讓F-2更具備攻擊力,一方面請求美軍出口相應的F-16使用的保形油箱,這樣可以再不影響外掛的條件下,增加航程,另一方面就是演練一種看似過時的戰術:雙機夾擊戰術。
這個戰術其實相當古老了,而且演練起來非常複雜,需要長機和僚機之間進行相當嫻熟配合,而目的並不為擊落敵機。採用這種戰術的目標很明確:迫使敵方戰機按照攔截方的動作,規定的航線進行飛行,最終目標可以是驅逐或者是迫降。這種戰術常用於在美、俄之間,當年美、俄為了能夠獲得對方的米格-15或者F-86戰鬥機,都組織了王牌飛行員訓練專門的「雙機夾擊」戰術,不過因為配合不好,因此最終收效相當一般。主要是需要首先解除對方武裝,確認對方無法進行還擊了,然後再採用兩架或者四架戰鬥機逐漸迫近的辦法,「夾住」對方戰機,按照你制定的航線、方向行進。不過畢竟都是戰鬥機,機動性大抵相當,成功率極低。不過換另一個套路來看,如果能夠對動作比較遲緩的4發運輸機,4發電子戰機或者雙發的螺旋槳偵察機使用同種戰術,成功率倒是會成倍提升。
其實日本空中自衛隊早在2013年開始,就演練這種戰術。戰術的核心是:當中國的運-8或者運-9的「高新」系列偵察機出現在某些特定區域時,日本派出F-15J對可能的護航蘇-30MKK戰鬥機進行阻攔,遲滯他們的支援。隨後讓不能掛彈的F-2上前攔截中方偵察機。只要能夠完成一次,這就是日本方面的重大勝利。可以說日本演練這種「過時戰術」,還真是專門對付中國的。但是日本處心積慮的想要搞這樣的特殊情況,可實質上卻讓日方大失所望,甚至是後怕「幸好沒這麼做」。因為中國的「高新」系列出動時,後面不僅僅有蘇-30MKK戰鬥機護航,同時還有空警-200或者空警-2000預警機進行空情支援,再往後還有中國的殲-10系列戰鬥機在中空盤旋,隨時進行支援作戰。一次出動10架以上各型戰鬥機、預警機、偵察機、空中加油機這都是常態!日本方面自然只能拍照存檔,其餘的計劃卻不敢貿然實施。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