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人才結構正走向高教程度 2014年招收的40萬名新兵中,15萬人為大學或碩士畢業生

曾洵真| 2016-09-20| 檢舉

「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這句俗語切實地反映出傳統中國貶低軍人、蔑視武官的社會風氣;但隨著時代的演進,這樣的情況正在慢慢改變。


砸錢提升軍隊資源


《外交政策》日前發表長文探討中國人民解放軍募兵制度的轉變。

文章指出,過去解放軍大多以招收初中或高中以下學歷的男性為主,一直到2001年才開始招募具大學背景的新兵。

經過十幾年的推廣,解放軍於2014年招收的40萬名新兵中,已有近15萬人為大學或碩士畢業生。

儘管高中畢業生仍是最大新兵來源,且人才去留問題依舊,但不可否認地,中國軍隊人才結構正逐步走向高教育程度。


回首20年前的解放軍,不僅設備過時,人員訓練差、質量低,加上高層腐敗盛行,前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傅立民(Chas W. Freeman Jr.)甚至曾以「垃圾場」(junkyard)來形容其軍隊素質之低落。



反觀對手美國,1991年海灣戰爭的壓倒性勝利,證明現代化武器裝備和技術的實用價值。1995-1996年台海危機爆發,面對中國極具挑釁的軍事演習及飛彈試驗,美國派遣兩個航母戰鬥群回應,迫使北京當局退讓,更凸顯當時中國缺乏先進武器,軍事實力與美國相差甚遠的窘境,以及另一個更為殘酷的事實:中國沒有能力和現代化的對手打仗。

美國智庫報告質疑,中國的軍事資源並未完全轉變為戰鬥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6846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