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19日報道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9月17日發表了理察·比青格的題為《中國軍隊正在變得日益強大,為什麼中國的軍售業績不佳?》的報道稱,
關於中國曆時20年之久的軍備建設的常見論點之一是,其本國製造的武器比以前更好。
報道稱,的確,當今的一些中國武器與西方國家和俄羅斯製造的同類武器相比很有競爭力。這其中包括無人機、反艦巡航飛彈、肩射地對空飛彈和輕型噴氣式教練機。但是,所有這些都指向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中國的武器如此厲害的話,為什麼幾乎沒有別的國家想要購買呢?
從書面上看,中國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武器出口國。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去年中國輸出了價值近20億美元的武器。
報道稱,近幾年來,中國有一些令人矚目的海外軍售記錄,包括向巴基斯坦出售8艘元級潛艇以及向泰國出售3艘元級潛艇。中國還向緬甸出售坦克,向印度尼西亞出售反艦巡航飛彈,以及向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阿聯、奈及利亞和埃及出售武裝無人機。
但是,中國仍然是一個面向小眾市場的武器出口國。在很大程度上,這些相對低調的軍售記錄恰恰證明了,中國在全球武器銷售市場上仍然只是一個小眾市場的參與者。
報道稱,首先,其大部分武器都出售給了有限的幾個國家。例如,在過去5年中,超過三分之二(確切的說是71%)的中國武器只出售給了3個國家: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緬甸。其他大部分都賣給了非洲大陸的幾個較為貧困的國家,特別是阿爾及利亞、奈及利亞、蘇丹和坦尚尼亞。
其次,中國出售的大多是低端裝備:裝甲車、輕武器彈藥以及設計年代久遠的戰鬥機——幾乎沒有尖端裝備。中國最「熱銷」的武器之——K-8飛機,是一種相對低端的亞音速教練和攻擊機,主要適合於缺乏資金的發展中國家。總之,中國出售的武器類型,就對地區力量均勢產生重大影響而言,並非是真正的遊戲規則改變者。
報道稱,因此,中國作為一個主要武器出口國的地位仍然很脆弱。中國或許在全球武器貿易中占據了第3名的位置,但是仍然遠遠落後於占據全球市場份額33%的美國和占據25%的俄羅斯。事實上,中國僅僅以5.6%的微弱優勢領先於法國。
核心問題在於,為了保持一個主要武器出口國的地位,中國需要拿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中國需要出售更多更先進的武器,如超音速戰鬥機、精確制導武器、空中預警機和遠程防空系統。尤其是,北京幾乎沒有售出過其最先進戰鬥機,特別是殲-10和JF-17「梟龍」。例如,迄今為止只有巴基斯坦購買過「梟龍」,而且只是因為巴基斯坦正在與中國合作製造這種戰機。
報道稱,幾乎沒有國家在排隊購買中國的武器系統,或者說即使有人這樣做的話,也會拋棄一些中國生產的零件,並以西方的系統取而代之。這是因為,一旦涉及飛機引擎和電子設備,中國的國防工業仍然非常薄弱。例如,《紐約時報》2013年的一篇文章指出,阿爾及利亞從中國購買了護衛艦,但是之後為其裝上了法國製造的雷達和通信設備。巴基斯坦製造的JF-17「梟龍」採用了俄羅斯產的引擎,而泰國則求助於瑞典薩博防務集團來升級其購買的中國護衛艦。
中國也需要大幅拓展其客戶基礎,目前(以及過去的大約25年)其軍事裝備的主要出口國,要麼是太窮所以買不起西方和俄羅斯武器的國家,要麼是正面臨著武器銷售禁令(如委內瑞拉)的國家。幾乎沒有富有的、願意花大價錢的武器進口國(如盛產石油的海灣國家)對中國製造的武器感興趣。伊朗曾經是中國武器的一個主要採購國,但是已經多年沒有跟北京下過新訂單。類似的,中國也幾乎沒有在拉丁美洲、東歐和中亞為其武器找到買家。
資料圖片: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梟龍」戰鬥機。(圖片來源於網絡)
【延伸閱讀】印度國產戰機被梟龍壓制?只能等挨揍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21日報道稱,在1月21日開幕的巴林航展上,印度國產LCA「光輝」戰機將在此次航展進行海外首秀,其競爭目標是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製造的JF-17「雷電」戰機(即FC-1「梟龍」)。「光輝」戰機的亮相受到很大關注,此前印度曾展開密集外交攻勢,迫使斯里蘭卡放棄採購JF-17戰機,令中巴兩國拓展JF-17市場的計劃受挫。那麼兩者性能究竟如何?本期將從技術層面為您進行簡要解讀。
首先看FC-1「梟龍」(下文統稱JF-17)。JF-17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於1988年提出的「超-7」輕型戰機計劃。當時巴基斯坦空軍也急需一種能與F-16戰機相互搭配的廉價戰機。雙方後於1996年6月正式簽訂聯合研發合同。2003年8月,FC-1首架原型機首飛成功。2004年6月,中巴簽訂在巴基斯坦合作生產合同,名稱正式改為JF-17。2007年3月,JF-17正式進入巴空軍服役。從首飛到服役僅用了3年多時間。
為減低技術風險,JF-17採用了較為成熟的中等展弦比邊條翼+單垂尾常規氣動布局。主翼、平尾、垂尾後掠角均為42度,整體氣動布局與F-16類似,但不同的是採用了兩側式DSI(無附面層超音速)進氣道。具有良好的中、低亞音速空戰性能,整體作戰能力可與美軍F-16戰機早期型媲美。圖為巴軍迷製作的JF-17戰機與ZDK-03(中國空警-200齣口型)預警機編隊飛行圖。
JF-17動力系統採用一台俄制RD-93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85千牛,最大飛行速度1.8馬赫,最大作戰半徑1352千米。全機固定武器為一門23毫米雙管航炮,備彈220發;共有7個外掛點(翼下4個+翼尖2個+機身1個),可攜帶總重為3.6噸的各種武器彈藥。空戰典型掛配為2枚PL-5格鬥彈+4枚SD-10中距空空飛彈。圖為JF-17外掛武器方案示意圖。可見包括了從火箭巢、無制導炸彈到防區外攻擊飛彈在內的各種空空、空地武器。
再看印度LCA「光輝」。LCA(「輕型戰鬥機」英文縮寫)項目的歷史也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最初是為替換陳舊的米格-21戰機。但由於在設計方面採用了多種先進技術(如機身採用大量復合材料),且印度國內生產廠難以完成,LCA創下了研發周期時間最長、測試周期最長等多項軍機世界紀錄。在歷經周折後,其首架原型機於2001年1月首飛,但由於遭遇多項技術問題,LCA直到2015年1月才正式進入印度空軍服役,從首飛到服役歷時整整14年。
如此」難產「的LCA性能如何呢?諷刺的是與JF-17相差並不大。LCA動力系統採用一台美製通用電氣F404-GE-IN20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近90千牛,最大飛行速度1.6馬赫,最大作戰半徑僅500千米。固定武器與JF-17相同,也是一門23毫米雙管航炮,因採用三角翼布局,共8個外掛點,可搭載3.5噸各種武器彈藥。標準掛配為2枚R-73格鬥彈+4枚R-77中距空空飛彈。
座艙航電方面,雖然比JF-17晚服役了8年,LCA的座艙也沒比前者先進太多,左為JF-17座艙,右為LCA座艙,可見都採用了時下主流的「一平三顯」布局(平視顯示器+三個多功能顯示器),都達到了西方三代戰機的標準。
雖從數據上看,兩種戰機的載彈量不相上下,但JF-17因整體尺寸比LCA要大(全機長14.9米,比LCA長1.7米,翼展9.45米,比LCA寬1.25米),可通過復合掛架的方式增加載彈量,這在實戰中十分有效。圖為JF-17雙機飛行,在加掛了2個副油箱的情況下,還能掛4枚格鬥飛彈或2枚Mk-82航彈+2枚格鬥飛彈。
本圖中的「梟龍」(JF-17)04號原型機共掛載了3個1000升副油箱、4枚225千克級Mk-82炸彈和2枚PL-5近程空空飛彈,可見載彈能力還是十分可觀的。
再來看LCA,雖然紙面數據上,LCA要比JF-17多一個掛架,但現實里因翼展較小,掛架間距近,LCA很難通過復合掛架增加載彈量。同樣是雙機飛行,LCA在掛了2個副油箱的情況下,只掛載了2枚R-73格鬥彈,與JF-17差距十分明顯。另外由於尺寸較小,機內油箱容量有限,LCA還有」腿短「(作戰半徑小)的問題,這在實戰中也是十分致命的問題。
這是另一張LCA滿外掛測試圖。翼展過小導致的掛架間距過小問題更明顯,在掛載2個副油箱的情況下,只能再掛載2枚雷射制導炸彈和2枚空空飛彈。
從武器系統方面對比,JF-17還有一大優勢,該機可以掛載CM-4000AKG遠程超音速空地飛彈,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其最大射程可達240公里(一說為25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達5馬赫,可利用高超音速突防方式對印度境內的要害目標進行防區外遠程打擊,可大幅提升JF-17戰機的生存能力。受限於機體尺寸和性能,目前未見報道顯示LCA有掛載」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的能力。遠程打擊能力方面看,JF-17要更具優勢。圖為巴軍迷製作的JF-17戰機掛載CM-4000AKG飛彈想像圖。
圖為2014年珠海航展上的JF-17(FC-1)戰機。其中白色彈體的CM-4000AKG飛彈十分引人注目。
最後再來對比兩種戰機的機隊規模。由於服役時間較早,巴空軍目前共裝備有66架JF-17戰機(含原型機) 。圖為8架巴空軍JF-17戰機為中國國家領導人專機護航。
而LCA由於服役時間不長,目前印度軍方僅裝備了16架。綜合對比來看,LCA在多項指標上均要劣於JF-17。圖為印度空軍LCA戰機以五機編隊飛行。
圖為巴基斯坦軍迷製作的JF-17擊落LCA戰機想像圖,還把LCA的全稱改成了「弱小困惑戰機」。
巴基斯坦軍迷製作的JF-17戰機宣傳圖。
(2016-01-26 08:12:00)
【延伸閱讀】中巴首架雙座版「梟龍」年內試飛 與單座機戰力相當
參考消息網5月4日報道據環球飛行網站報道,巴基斯坦航空工業公司和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在研發JF-17「雷電」戰鬥機(中國稱為FC-1「梟龍」戰鬥機)的另一個版本,即具備作戰能力的雙座教練機。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5月3日援引環球飛行網站的報道稱:「除了增加一個座位以外,唯一的顯著變化是飛機機背上增加了一個油箱。這意味著JF-17B的機身內部載油量可以跟單座版相媲美。」
巴基斯坦《黎明報》4月28日報道說:「巴基斯坦和中國在成飛集團舉行的一個聯合儀式上啟動了首架JF-17B飛機的生產。」成飛集團位於中國西南部四川省的成都市。
一名參與了JF-17B項目的巴基斯坦防務官員強調說,增加一個額外的座位後,飛機的作戰能力並沒有任何損失。熟悉JF-17項目的中國和巴基斯坦代表曾多次表示,雙座版的JF-17飛機正在研發當中,這種飛機的首飛將於2016年年底進行。巴基斯坦空軍計劃在2017年4月裝備第一架JF-17B飛機。
報道稱,JF-17戰鬥機是一種單發輕型多用途戰鬥機,使用俄制RD-93渦扇發動機,最高速度為1.6馬赫。該戰鬥機據稱擁有大約1200公里的作戰半徑。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JF-17戰鬥機擁有「7個外掛點,配備一門23毫米雙管機炮。在武器選擇上,可掛載最多4枚『霹靂』-5、『霹靂』-7、『霹靂』-8或『霹靂』-9近距離空對空飛彈或者4枚『霹靂』-12中距離空對空飛彈;兩枚C-802A反艦飛彈;兩枚反輻射飛彈;5枚500公斤炸彈;使用雙聯裝復合掛架時可掛載最多8枚250公斤炸彈;一枚1000公斤炸彈;或者多達3個任務吊艙」。
資料圖:中航工業成飛舉行「梟龍/FC-1雙座戰鬥教練機01架開鉚儀式」。
(2016-05-04 10:01:00)
【延伸閱讀】英刊:美推遲售巴F16系印度搗亂 梟龍已參加實戰
參考消息網1月25日報道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1月22日發表題為《巴基斯坦國防部長說,F-16協議延遲緣於「印度的遊說」》的報道稱,1月19日,巴基斯坦國防部長赫瓦賈·阿西夫在伊斯蘭瑪巴德對巴基斯坦眾議院說,由於「一個印度遊說團體」和巴基斯坦前駐美大使海珊·哈卡尼遊說反對,美國向巴基斯坦銷售8架新F-16戰機的協議已經遭到延遲。
《簡氏防務周刊》先前報道,這個協議於2015年10月達成,因為美國國會一些成員的反對,該協議將受到耽擱。
阿西夫的話顯示,巴基斯坦政府最高層對這個協議的推遲感到關切,儘管阿西夫說,「截至今天」,美國政府一直致力於提供這些F-16戰機。他又說,美國可能會在今後兩年內交付這些戰機。
過去一年多里,巴基斯坦在阿富汗邊境的北瓦濟里斯坦地區襲擊塔利班的據點。巴基斯坦從來沒有提供它在這些襲擊中所使用的戰鬥機類型的細節。一些巴基斯坦官員已經表示,中國與巴基斯坦合造的JF-17「雷電」戰鬥機參與了這些空襲。但一名西方高級國防官員在伊斯蘭瑪巴德對《簡氏防務周刊》的記者說:「F-16有著更先進的性能。我懷疑,F-16戰鬥機在這一戰役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下一批F-16戰機遭到延遲的消息讓人聯想到1990年的情況。當時,美國扣留了早些時候的一批F-16戰機,理由是,巴基斯坦在製造核彈方面正在取得進展。巴基斯坦於1998年成為核國家。1998年,它進行了初次核試驗。
資料圖:巴基斯坦空軍的F-16戰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676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