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俄新社報道,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行政長官維亞切斯拉夫 什波爾特9月15日在參加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飛機製造廠新車間的揭幕儀式上表示,今年年底,將向中國供應4架蘇-35戰機,並計劃在2016年到2018年間完成中國的24架訂單。據此前報道,中俄蘇-35訂單是於2015年簽訂,一時間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許多人都持懷疑態度,因為中國正在研發更先進的殲-20隱身戰機,而且進度很快,許多人不明白為何要再引進俄制戰機,認為完全沒必要。時至今日,此事也算有了定論,中國引進蘇-35戰機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
此前由於中國引進蘇-27和蘇-30戰機後加以仿製,發展出了殲-11B、殲-15、殲-16、殲-11D等型號眾多的機型,並且批量裝備部隊。在訂購24架蘇-35之前,從2003年開始,之間10年中國沒有再購買過一架俄制戰機,讓俄羅斯方面極為不滿,而一位俄羅斯專家曾對著加拿大《漢和防務雜誌》表示,「俄羅斯最後悔的就是不應該把蘇-27賣給中國,給自己製造了一個超級麻煩的商業競爭對手」。所以在中國訂購蘇-35的消息傳出後,外界也很疑惑,包括許多俄羅斯媒體在內,疑惑俄羅斯不怕再被仿製嗎?
對於外界的疑惑,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分析文章,文章稱雖然中國作為一個經濟超級大國,但是中國在現代高科技武器鄰域跟俄羅斯和西方國家比起來還是有差距,而且中國研製的武器跟美國的差距在10年到20年之間,與此同時,俄羅斯不會向中國提供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從而保持10-15年的技術差距。另外文中說中國雖然引進蘇-27SK後,仿製出了殲-11B戰機,並且使用國產的WS-10(太行)發動機,但是WS-10性能一直不穩定,可靠性不高,此後又買了123台俄羅斯AL-31發動機。2000年後,中國向俄羅斯訂購了100多架基於蘇-27發展來的蘇-30 MKK多用途戰機,但是性能卻比俄羅斯出口印度的蘇-30MKI戰機差,美方稱此事並非個例,俄羅斯往往會向印度提供更先進的武器裝備,而不是中國。
117S(AL-41)矢量發動機
美媒透露,2011年中國嘗試向俄羅斯提出購買蘇-35的需求,但是俄羅斯對於此前中國仿製蘇-27一事耿耿於懷,不信任中國,所以俄羅斯並沒有表現出向中國出口蘇-35的積極性,而且當時豐富的原油使得俄羅斯經濟處於一個較好的水平。從那時起,中國在積極獲取蘇-27到蘇-35之間改進之處的資料,準備用於正在研發中的殲-11D和殲-16戰機。中國準備先進口4架蘇-35進行評估,而後再增加訂購總數,而俄羅斯堅持最少向中國出口40架。2014年由於烏克蘭內戰,對於俄羅斯的介入,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目前石油價格崩盤,使得俄羅斯不得不將經濟注意力轉向中國,尋求合作,所以俄羅斯到2015年才同意和中國簽訂24架蘇-35戰機的出口協議,即使仍然冒著被中國仿製的風險。
而且這幾年中國武器裝備發展迅速,有些領域明顯超過了俄羅斯,現在蘇-35的技術對於中國也不是特別的重要,尤其是殲-20戰機接近服役,如果俄羅斯再不賣以後想賣中國也不一定買了,好在中國有大量的側衛系列戰機,弄到蘇-35戰機技術升級還是有一些價值,所以這筆生意其實雙方都受益的,何樂而不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6617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