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亞丁灣9月16日電(韓豐軍張騰飛)中秋節,亞丁灣上,卻拉響了戰鬥警報,官兵們迅速放下思鄉話題,奔赴到各自站位。
當日晚20時40分,記者來到駕駛室左舷。只見擔負警戒瞭望更的劉勝身背鋼槍、手持夜視儀,全神貫注地注視著黑暗中靜謐無比的海面。此時,護航戰艦在月光的映襯下,猶如一條巨龍奮然前行。
軍艦上的水兵正在掛旗
突然,導航雷達兵報告,左舷50度,高速小目標航速30節,距離3海里向我編隊接近。此時,時間是20時50分。
「準備打開探照燈,向小目標照射警戒。」值更官崔明波果斷下達照射警戒命令。
「戰鬥警報,一級反海盜部署!」接上級命令的哈爾濱艦長於濤果斷下令。
「鈴鈴鈴!」「報告艦指揮所,副炮備便!」副炮區隊長孫吉瑞第一時間上報備便情況。
中國海軍小型護衛艦
兵貴神速。特戰隊員按照事先預案,分成多個戰鬥小組,與艦艇官兵混合編組,火力搭配均勻,很快完成了兵力部署。記者在駕駛室下意識抬腕看錶:20時53分。下達部署命令後,到全員就位,時間不到3分鐘。
與此同時,艦載直升機緊急出庫,展開旋翼,快速進行機務準備;空勤機組、飛行指揮組緊急制定驅離行動方案,特戰隊員全副武裝、攝錄像取證人員備便器材,各環節緊張有序,一氣呵成。10分鐘之後,塔台報告:「直升機完畢。」
「哈爾濱艦前出驅離,邯鄲艦保持陣位,加強觀察警戒。」編隊指揮員柏耀平現場指揮。
記者在現場看到,可疑快艇見我艦逼近,突然改變航向,直插編隊前方。
此時,出乎記者意料的是,由之前的單一目標,迅速變成3艘快艇,霎時竟連成了一片,集中向編隊右側商船猛撲過去。
停靠在海港的中國海軍艦艇
「右滿舵!兩進四!」哈爾濱艦向快艇和商船中間斜插過去。「左舷xx度,向可疑快艇方向發射兩枚信號彈。」編隊指揮員柏耀平下令。
兩發信號彈形成的兩束火花覆蓋在快艇上方,但快艇絲毫沒有減速的跡象。
「左舷重機槍對快艇進行攔阻射擊!」編隊指揮員柏耀平胸有成竹。
火力攔阻迅猛,目標快艇舉步維艱,迅速調頭駛離。
「可疑快艇迅速駛離我艦。」導航雷達報告。
中國海軍艦艇發射反艦飛彈
目標消失在暗夜之中……
轉入三級反海盜部署!
夜間海面捕魚船隻不足為奇,但在亞丁灣,每一艘捕魚船隻後面的快艇都很可能暗藏「殺機」。護航征程中,像這樣的突發情況還有很多,每一次特情都是一 次戰鬥。指揮員柏耀平向記者介紹,此次戰備等級轉進,是編隊組織的又一次有計劃夜間演練,目的就是讓官兵在任何時間、任何情況下,始終保持良好的戰備狀 態,提高部隊快速反應和危情處置能力,增強部隊整體戰鬥力。
日本《朝日新聞》通過採訪,獨家披露了一條半年前發生在中國南海的事件。在一次中國漁船被扣事件中,中國兩艘艦船曾作出強硬的戰鬥姿態,迫使對方釋放了被扣中國船隻。《朝日新聞》同版引用美國軍方的評論認為,中國正在努力加強自己在海洋上的影響。
對於當時發生的這起對峙事件,網上曾有很多傳聞,但外國權威新聞機構對其細節的披露,目前還是第一次。
《朝日新聞》的報道
根據日本報道,這一事件發生在今年6月22日,晚地點位於南海納土納群島西北方海區,該群島在馬來半島和加利曼丹島之間海域,屬於印度尼西亞,當時,中國和印尼的艦船發生了衝突。
根據在現場的印尼官員證實,當時,一艘印度尼西亞的海上警備艇扣留了一艘中國漁船,這艘漁船屬於在當地「非法作業」的的中國漁船之一。這時,兩艘中國艦隻靠攏上來,並對印尼一方發出下面的威脅–
「這裡是我國的傳統(漁業)海區,並非印尼專有經濟區(EEZ),請立即釋放被扣漁船。」
印尼方面回答:「不要在我國專有經濟區內活動,立即退出!」
雙方的對峙持續了將近十個小時,印尼海軍艦艇也曾經於第二天凌晨趕到現場,而中國「軍艦」發出了如下的警告–「「放船,否則我們開火了。」
報道上的中國海警船
《朝日新聞》報道稱,印尼官員表示最後「屈於中國的武力」,在中國船隻隨後離開「排他經濟區」的條件下,將扣留的中國漁船放行。
印尼官員描述當時對峙的雙方的實力--中方的艦船是兩艘一百米長的鋼殼白色船隻,標號分別為「中國漁政311」和「中國漁政3042」,每艘船上都配備有大口徑機關槍數門,而印尼方面只有一艘28米長的小型警備艇,裝備一挺小口徑機槍。
《朝日新聞》評論,中國的漁政船雖然類似日本水產廳的漁業巡視船,實際上卻是作為「軍艦」存在的。
這篇報道並稱在南海這樣的事件屬於司空見慣,但當事國往往出於不願意與強鄰對立而不給予報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6539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