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美國人在太平洋的唯一強勁對手是中國海軍。據俄羅斯報紙網9月12日報道,中俄「海上聯合-2016」聯合軍演12日在中國南部海域開始舉行,對此,俄羅斯軍事專家承認:如今美、中、俄海軍在亞太地區的力量對比顯然對莫斯科不利。例如,美國太平洋艦隊目前擁有8艘攜帶彈道飛彈的核潛艇、30艘多用途核潛艇、6艘「尼米茲」級航母、12艘「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33艘「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8艘「佩里」級護衛艦和大批兩棲作戰艦艇等。而中國海軍如今擁有全球最強大的潛艇力量,包括逾70艘核潛艇和柴電潛艇,還有大約25艘驅逐艦和48艘護衛艦。在過去十年里,中國明顯擴大了軍艦製造的規模,造船廠同時在建造數十艘艦船和潛艇,新艦艇不斷列裝,還有大批在建,所以中國海軍是當前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海軍之一。而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則相形見絀,戰力遠遠遜色於中美兩國,幾乎所有艦船都是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
提起太平洋地區的海上力量,俄羅斯人應該是很感慨的,因為曾幾何時,是俄羅斯或者準確說是前蘇聯的太平洋艦隊,才能稱得上是美國海軍的匹敵對手。可是如今時過境遷,繼承了前蘇聯衣缽的俄羅斯,在與西方國家不斷的對峙消耗下,在其經濟境況早已今不如昔的背景下,逐漸退縮逐漸變小,正在蛻化為僅有國際雄心但實際力不從心的地區支配力量。現在,俄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艦隻,如1164型「光榮」級「瓦良格」號飛彈巡洋艦、956型「現代」級驅逐艦和4艘1155型「無畏」級大型反潛艦等主力艦艇,均為前蘇聯時期建造,服役時間大都超過30年,甚至從沒升級過。雖然近年來普京總統想要振興俄羅斯海軍,極力為這些艦隊購置新艦艇,但是自行建造的潛艇和護衛艦問題不斷,似乎只有一艘「北風之神」級新型戰略核潛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和一艘20380型護衛艦「完美」號交付,其餘還完全處於建造中,但也沒幾艘。
而作為太平洋海上的主導力量,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則是不斷補充新鮮血液,近年來有大量新型艦艇服役並有其它艦隊的艦艇被調赴該艦隊。據悉,目前美海軍太平洋艦隊擁有182艘艦船,其中擁有美海軍最大的航母戰鬥群、最大的核潛艇群、最大的飛彈巡洋艦群和最大的「宙斯盾」飛彈驅逐艦群,而且,全球最強大的兩棲攻擊艦群也部署在這個艦隊。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實施,新建造的艦艇更多被部署到這個艦隊,比如剛剛服役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飛彈驅逐艦、「獨立」級和「自由」級瀕海戰鬥艦、P-8A反潛巡邏機、F-35B隱身戰機、「維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當然還有不久後要部署的「福特」級新一代核動力航母。很明顯,隨著美國開始把中國當作未來的戰略對手,其新一代武器計劃基本都是針對中國而研發的,將它們部署在太平洋對付中國也是很自然的。
對於太平洋地區海上力量改變最大的,當然非中國海軍莫屬。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海軍的發展速度就進入了快車道,各種新型艦艇就如同下餃子般下水服役,從051C和052B飛彈驅逐艦、039型常規潛艇、054型飛彈護衛艦開始,先後有052C和052D新型「中華神盾」級飛彈驅逐艦批量建造,而且數量已大大超過日本;039A和041型AIP潛艇也已批量入役,並正在成為中國海軍水下作戰力量的中堅;054A和056飛彈護衛艦的建造最為令世界關注,短短數年時間裡,兩型艦艇已成為中國海軍服役數量最多的水面主戰艦艇;093和093B攻擊型核潛艇讓中國海軍水下遠程攻擊能力獲得數倍提升,而094和094A的順利建造,則讓中國海軍的戰略威懾能力,逐步延伸到了北美;903A遠洋補給艦的成批服役,則讓中國海軍插上了遠洋的翅膀;071和072Ⅲ兩棲登陸艦的批量建造,能讓中國在中遠海的兩棲登陸作戰能力出現飛躍……
由以上發展速度分析,十分鮮明的是,俄羅斯海軍儘管還要增購新型艦艇,但是這也是十分有限的補充而已,即使未來還有幾艘「北風之神」級新型戰略核潛艇和20380型護衛艦以及可能的6艘「基洛」級改進型潛艇斷續加入太平洋艦隊,但很可能也會有大部分現有艦艇退役,實際上對其根本能力的提升沒多大效果。而美國海軍未來的建設重點依然是太平洋艦隊,新型艦艇和裝備讓將優先被部署到這裡,也會更多用來對付中國,特別是「福特」級及其要攜載的F-35B隱身戰機、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飛彈驅逐艦、改進型「維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P-8A反潛巡邏機等,對中國海軍走向遠洋的步伐影響必定十分巨大。而崛起中的中國海軍,現在利用自己世紀罕見的發展契機,在壯大國力的同時,對遠洋海軍的渴求也十分激烈。所以,在現有基礎上,中國海軍未來將加入001A和002型國產航母,還有055型萬噸飛彈驅逐艦、054B型飛彈護衛艦、殲-31型艦載戰機、空潛-200型岸基遠程反潛機、095型巡航飛彈核潛艇等新力量,從而逐步成為亞太地區新的主導力量。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