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24架蘇-35戰鬥機已經確定在今年交付中國空軍,並且首批2套S-400遠程防空飛彈也將在2017年春季抵達中國,同時中國再次訂購的12架二手伊爾-76型運輸機,據俄方介紹已經交付5架,今年將再次交付2架。中俄還簽署購買大型雙體客機(伊爾-96客機為原型)、RD-180火箭發動機等等。從上述武器、裝備來看中俄簽署了近10年來最大規模的武器採購合同。
雖然外界多將此輪軍購與兩國的戰略相關聯,美國在歐洲地區增加軍力,特別是當美國太平洋司令哈里斯上將宣稱準備今夜海上開戰的言論後,中俄兩國開始聯手應對。但其實相關中俄武器交易早有端倪。對俄羅斯面臨的形勢俄方也都有著充分的認識:俄羅斯作為一個大國,發展模式嚴重依賴能源是不可持續的,必須進行武器出口。實際上,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經過雙方多年的共同努力,已經進入穩步軍事合作階段。
而中方時至今日都沒有披露兩筆合同的價值。不過目前蘇-35戰機在國際市場上單價約8500萬美元,級俄方表示這筆單子價值每架戰鬥機摺合8300萬美金,合同價值23億美元。
兩國已就向中方提供48架總值40億美元的蘇-35戰鬥機達成一致。此消息一出即受到各界高度關注,並引發各界熱議。而這筆合同早在2013年就應該簽署成功,要不也不可能在2016年就交付首批蘇-35戰鬥機。 同時近日俄羅斯航空發布了自己的消息稱已經向中國交付翻修後的1架伊爾-76MD和4架伊爾76TD型大型運輸機。這些飛機就是二手的伊爾-76運輸機。
俄方表示鑒於中國空軍迫切需要大型運輸機的要求,俄方考慮到這種情況後,主動利用手中、或者獨立國協國家的二手運輸機提供給中國,雙方確定檢查完飛機技術缺東後,將飛機送往了茹科夫斯基市伊留申工廠進行大修,而後轉交中國。
按照中俄在2010年簽署的合同,俄方將從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兩國空軍現有的伊爾-76中挑選10架二手飛機,在經過大修後交付中國空軍。上述運輸機都採用藍白兩色塗裝,且採用中國空軍標識。
儘管中國有新技術上訴求,但對俄軍火工業界的人來說,武器裝備時間更為緊迫。目前中國仍然是全球常規武器的最大進口國,占世界軍火貿易的10%左右,但中國進階段進口的常規武器數量有所減少,而俄方一直幾乎壟斷了對中國的武器供應。
經曆數年的平淡期之後,中俄軍貿在2015-2016年掀起了新一輪高潮。中俄雙方是密切的合作夥伴關係,處於友好往來。近年來,無論在購買武器還是合計技術,中俄軍事關係越來越好。同時有很多聲音中俄兩個大國終會建立軍事聯盟。俄羅斯軍事評論認為當前國際關係十分複雜,一旦結成軍事同盟,就意味著要和許多國家成為敵人,所以中俄聯手不聯盟才是對抗美軍囂張挑釁的最好辦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651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