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軍事專家張召忠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015期】近日,據美國真理報發表文章稱,中國海軍正在高速發展其國產航母計劃,從現有的信息可以知道,解放軍可能會在最近兩年就會接受首艘國產航母,不過,中國航母的作戰能力卻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強,相比美軍強大的航母作戰能力,解放軍基本上還處於摸索階段。軍事專家張召忠也曾表示,中美航母的差距很大,美國在二戰時期一年可以造50艘各型航母,而中國現在才建造第一艘國產航母,這一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當前,中國已擁有1艘航母遼寧艦,還在建造至少1艘同型航母。而與世界最大的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擁有國--美國相比,它們之間的差距到底怎樣呢?首先來看物理性能。遼寧艦的滿載排水量只有6萬多噸,而尼米茲級的滿載排水量近10萬噸,並且後者還是核動力。這說明,後者在續航力、航空燃油載量以及航速方面都要強於前者,別以為有了艦隊快速補給艦,航母的續航力、航空燃油載量就不那麼重要了。
圖為美國航母艦隊
由於軍艦在補給作業中,防禦最為脆弱,因此,少一次補給作業就意味著航母的生存力提高了,而高航速則意味著航母可以甩掉魚雷甚至飛彈的追蹤。再來看艦載機的類型和數量。尼米茲級搭載有1個艦載航空聯隊,這通常由4個中隊F/A-18E/F中型戰鬥機、1個中隊EA-18G電子戰機、1個中隊E-2C預警機組成。這樣的艦載機聯隊有完善的進攻、防禦兵力,並有適量的電子戰以及空中早期預警和指揮平台作為支援力量。
反觀遼寧艦,則只有兩個中隊(24架)殲-15重型戰鬥機,並配備了若干架直-18預警直升機和反潛直升機。這種配置的艦載機隊只能應付對特定目標的有限進攻、防禦作戰任務,甚至可能因為沒有固定翼預警機和電子戰平台而無法進行有效的進攻作戰。艦載機的起飛方式也是航母兵力投送的重要考察指標。由於安裝了蒸汽彈射器,尼米茲上的固定翼戰鬥機可以滿油滿彈,幾乎不間斷的起飛升空。當然,4架E-2C或E-2D固定翼預警機,也能組成嚴密防空網。
圖為中國國產航母想像圖
遼寧艦的艦載機殲-15儘管是重型機,但其由於只能採用航母上的只有百餘米的滑躍起飛跳板起飛,因此殲-15實際上並不能滿油滿彈起飛,而只能攜帶儘可能少的武器裝備起飛,戰鬥力受到很大限制。由於有了固定翼預警機,美國航母便有了可進行大範圍空中預警和指揮的C3I平台,尤其是最新的E-2D預警機可在航母特混編隊中實現網絡中心戰,其中一個重要的作戰應用便是A彈B導,即某戰機發射的飛彈可由另一架戰機或E-2D來發送指令指導。
這意味著,要對付超遠距離的低空目標,E-2D可引導由水面艦發射的「標準」-6遠程艦空飛彈來進行空中攔截。這點也是遼寧艦上的直-18預警直升機所不具備的。總之,無論從哪個方面分析,遼寧艦都要遜於尼米茲級,但中國未來航母將會迎頭趕上,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6463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