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中後期,世界上除了擁有美國這個超級大國,還有蘇聯這個和美國實力不相上下的國家。當年蘇聯的紅海軍也是馳騁世界海疆,讓北約膽寒。紅海軍的發展思路和美國海軍不同,北約中的領導者美國意識到航母才是海上的未來,於是發展航母,而蘇聯則堅信巡航飛彈的能力,兩支超級海軍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不過後來,緩過神的蘇聯才發現,巡航飛彈無法和美國的航母所對比,於是蘇聯終於開始了航母的發展之路。不過經歷了莫斯科級、基輔級等「載機巡洋艦」的混亂時期,和正常航母的性能最接近的蘇聯航母誕生了,就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這款航母使用了比較常規現代的甲板布局,艦島完全靠邊,有3條起飛跑道和1個降落跑道。最關鍵的是,該艦的載機數量和性能終於趕上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蘇33艦載機在當時可以說是威力最強大的艦載機。
然而,蘇聯在第二艘瓦良格號航母還沒有完工前,慘遭解體。於是俄羅斯保留著唯一的一艘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殘喘度日。然而,隨著庫茲涅佐夫號的服役時間逐漸變長,性能也落後了不少,而且俄羅斯海軍根本沒有錢給這艘航母以足夠的保養機會,甚至連艦載機都湊不齊。所以這樣一艘航母,實戰時很難起到太大作用,只能作為威懾力的象徵而存在。甚至在俄羅斯海軍內部會有一種新的「航母無用論」觀點: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效率太低,性能太差,應該直接退役而不是留在俄羅斯海軍中繼續占用經費。
對於俄羅斯來說,現在最愁的有一個問題,就是當年「載機巡洋艦」思路下建造的庫茲涅佐夫,甲板下有P700巡航飛彈的發射井,占用了大量甲板空間。俄羅斯現在想改進以提升航母的使用效率,就要拆除P700發射井,但是目前的俄羅斯很難進行這一項浩大的讓航母「開腸破肚」的工程。
反觀中國,當年的庫茲涅佐夫二號艦瓦良格號來到中國後,中國拆除了P700飛彈發射井,最終讓遼寧艦成為一艘純正的航母,不但載機數量比庫茲涅佐夫號多,整個調度也比庫茲涅佐夫號方便很多,這一點,連俄羅斯也是不得不佩服的。
昔日海上霸主到現在卻因為沒有技術改裝航母而發愁,這不僅是一個巨大的諷刺,更是蘇聯整個國家的失敗,不過中國卻沒有走向蘇聯的老路,中國的遼寧艦將成為中國航母事業的起點,為以後中國航母的發展貢獻力量,這是俄羅斯望塵莫及的。而這種核心的改進,就算中國願意幫忙,俄羅斯也沒錢改進,這才是現實的困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