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的兩架美軍B-1轟炸機飛抵駐韓美軍烏山空軍基地附近空域。在韓國空軍4架F-15K戰鬥機的護航下,一架B-1從低空飛越烏山基地。緊隨其後,另一架轟炸機在美國空軍4架F-16戰鬥機的護航下完成低空飛越。就這樣,在這個首爾以南60多公里、距離韓朝邊界大約120公里的地方,美軍完成了用戰略武器向朝戰略性示威的任務。
俄軍專家伊萬諾夫稱,非戰爭時期的戰略轟炸機主要是為了進行戰略力量炫耀,就如美軍本土戰略轟炸機飛歐洲、關島基地部署的三種戰略轟炸機巡航西太熱點區域,以及俄羅斯在中東戰場使用圖160戰略轟炸機實施萬里奔襲。不過到目前為止能夠實現上述戰略威懾任務的只有兩個半國家,除了美俄之外,中國只算半個是,因為中國空軍的轟六轟炸機不能完成稱得上是戰略轟炸機。
近期美國空軍高調公布啟動B21下一代戰略轟炸機的研發計劃,俄羅斯空軍也有類似的計劃。而引人注目的是,中國的下一代也是真正意義上戰略轟炸機發展項目已經不再是猜測中的事情。中國空軍高層已經正式對外透露正在研發新型戰略轟炸機。不過隨後有外媒稱,中國的新型戰略轟炸機如果設計航程超過一萬公里,那麼大推力低油耗航空發動機將是對該項目發展的最大考驗,甚至是短期難以逾越的瓶頸。
有一種分析稱,中國將利用烏克蘭掌握的安225戰略運輸機的發動機技術,但是該型飛機只有一架而且使用頻率不高,因此無法保證在批量使用時的可靠性。另外如果立足自己研製,那麼新型戰略轟炸機的研發周期將拉長。而按照中國殲20和運20的高速發展模式,新型戰略轟炸機一旦公布立項應該在2020年前實現首飛。但要注意的是殲20和運20現在使用的都是俄制發動機。
俄羅斯掌握遠程洲際戰略轟炸機的關鍵技術,尤其是大推力發動機技術。但是在作為戰略轟炸機的核心技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俄羅斯如向中國出售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用於裝備俄羅斯圖160轟炸機)或轉讓共享發動機技術,就等於是向中國提供了研發戰略轟炸機的最大支持,徹底消除中國在該裝備領域的瓶頸。中國洲際戰略轟炸機未來的裝備量不會很大,因此在保有十架左右洲際戰略轟炸機之後,中國有大把的時間去完善自主設計的大推力低油耗航空發動機。
但是至今為止蘇俄還沒有向外出售戰略轟炸機和轉讓相關核心部件技術的慷慨舉動。如果俄羅斯現在決定與中國分享用於搭載戰略轟炸機的大推力航空發動機技術,將是一件令美國感到意外和驚詫的做法。但俄羅斯《晨報》網站13日報道稱到,2016年底,首批5台NK-32-02系列發動機將交付俄國防部。通過測試後,改進版圖-160M「白天鵝」轟炸機就將裝備新式發動機飛上天空。軍方在NK-32-02發動機基礎上研製的NK-65發動機將用於中俄合作寬體客機項目,當然也可以成為中國洲際戰略轟炸機的動力。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