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西方大國要做中國好夥伴:賣自已最好飛彈技術解中國戰機所需

現代空對空飛彈大體依制導方式分為二類,一是,紅外製導,二是,雷達制導,其中目前雷達制導飛彈的地位最重,因為它具備射程遠,實現視距外攻擊。中國現役的霹靂12飛彈,已具備國際一流水平,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結果,為50年的技術發展成果。

上世紀60年代時,中國即啟動了雷達制導飛彈的研發工作,而且為二個型號,一是空對空的霹靂4,二是地對空的紅旗61。它們的設計都參考了當時所能了解到唯一一個型號:美製「麻雀」AIM-7飛彈,這是世界上第一種雷達制導飛彈,從1956年服役至今,先後發展了多種改型,包括艦對空型,目前依然為現役空對空與艦對空飛彈的主要型號。

那時中國的技術基礎條件,完成計劃難度非常大,項目進展相當緩慢,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霹靂4項目才進入樣彈的試製階段,紅旗61項目則幾次變更設計,也一樣進展緩慢。也因此,當時的中國戰機只有紅外製導飛彈,非常缺乏雷達制導飛彈。

上世紀80年代初,西方國家紛紛試圖打開中國市場,出售各種軍事裝備及技術,法國與英國搶先下手,並取得不小的成績,這讓義大利非常著急,論起來它也是西方大國之一,怎麼能落後於人那?為了要做中國的生意,成為生意場上的好夥伴,義大利將「阿斯派德」,也稱「腹蛇」飛彈技術賣給了中國。

該飛彈為義大利企業利用生產美製「麻雀」AIM-7E的機會,對其技術進行消化與吸收,再加上自身技術重新開發的型號,80年代中期才完成的,為意研製的最好飛彈,性能屬於國際一流水平,代表了當時西方中程空對空飛彈技術的最高水平,那時後來聞名的美製AIM120尚沒有研發出來。

中國引進了阿斯派德飛彈技術之後,中止原霹靂4項目,實際為利用引進技術,重新開始新項目,當時稱為霹靂10,目前改為霹靂11,在90年代中期正式服役。霹靂11的尺寸參數與阿斯派德飛彈類似,彈長3.7米,彈徑0.203米,翼展1.024米,發射重量220千克,最大速度M數 4.5,最大機動過載35g。

霹靂11的列裝,真是解了中國戰機所需,機載武器之中,增加了雷達制導飛彈的選項,後來又對其進行了改進,包括霹靂11B,採用主動制導技術,最大射程由40公里,提及到70公里。不過隨著新型雷達制導飛彈,即霹靂12的服役,其地位明顯下降,但尚為列裝的主要型號之一。

紅旗61項目則利用阿斯派德飛彈技術,進行了全面升級,完成了紅旗61型艦空飛彈,安裝於053H2G護衛艦上,可惜紅旗61服役時,即顯落後,很快為海紅旗7代替。陸基型的紅旗61也面臨類似尷尬局面,僅少量試驗性裝備,只是因地空飛彈要求與艦空型不同,其開發得以繼續,後來逐步演化,研製出紅旗64型,曾以獵鷹60型的名義出口巴基斯坦;最終發展為目前的紅旗6防空飛彈,與730近防炮系統一起組成了紅旗-6彈炮合一防禦系統中。最終定型的紅旗6與早期的紅旗61完全不是一個東西,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型號。

從這段複雜的發展史,不難發現,技術發展的道路是艱難的,研製過程中困難重重,中國一直不放棄,努力堅持了到最後,雖說霹靂-11/紅旗-6的研發成果並不理想,但是其研發積累了豐富研發經驗,為其後型號的開始鋪平了道路,否則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625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