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近年來在國內許多人,特別是在青年當中,有一種普遍的看法,即認為我國的對外方針過於軟弱,甚至引起一些不滿,如果這時再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借著一些話題推波助瀾,很有可能引發不良反應。這個問題應該引起重視。
2、我國的對外交往工作,對於國內民眾來說,往往是「少說多做,或只做不說」,政府與民眾缺乏溝通,我認為這種做法是不對的,特別是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尤其不現實。
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認為老百姓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至於國事則不得與聞;二是官僚思想作祟,凡事少說為妙,以免犯錯誤,這是一種得過且過的表現;
三是缺乏一個半官方的宣傳機制,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有些話是不方便公開講的,但這些信息又有必要讓國人知曉,如何建立一個半官方的信息發布機制,值得我們去探索。
3、下情上達很重要,上情下達同樣重要。正如我曾多次對我們單位領導所說的:要相信群眾的覺悟,領導應該把你們當前的想法、思路、工作的重點、單位的難處甚至是遇到的挫折等及時與群眾溝通,要相信群眾是通情達理的。
對於一個國家,同樣如此。在殘酷的戰爭年代,即便面臨那麼險惡的鬥爭環境,我們的黨還是儘可能地使得我們的每一個幹部戰士熟悉黨和軍隊的政策方針,並通過他們宣傳教育廣大人民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同心同德,艱苦奮鬥。
正像有人提到的:當時我軍一個普普通通的戰士,他的政·治政·策的覺悟和水平遠遠高於國民黨軍的中下級軍官,這也是我軍以弱勝強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天,作為執·政·黨,這些優良的傳統應該得到繼承和發揚。
4、其實,許多國內視為秘密的東西,在國外早已不是秘密了,國人了解我國的許多信息都是「出口轉內銷」的,這就難免以訛傳訛,被別有用心的人添油加醋。謠言止於透明。新班子在「非·典」時期的公開透明的辦事作風以及取得的成效就是一個極好的事例。
下面的內容是我綜合各種信息的個人「創造」,目的是把我所知道的我國方針政策、取得的成就以及對美日的鬥爭(絕非軟弱)等情況讓大夥有一個正確了解,我認為這是我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
《總參某局長談我國周邊形勢》
一、進入二十一世紀,國際風雲變幻,一系列事件導致了國際政·治格局的調整,9·11、朝核、歐盟、中國的崛起等。
★總的評價:「總體緩和,局部動盪」——近年來局部因素越來越突出。
★我們把握國際形勢主要從兩點:
從宏觀戰略上看
——國際關係的調整以及幅度。
——和平發展的主流,對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脅:恐怖主義和霸權主義。
從國家利益的角度看
★我國的戰略目標:
——繼續爭取二十年和平。
——捍衛領土和主權完整。(在領土和主權完整受到威脅時就不惜犧牲和平。)(凡是帶有下劃線(括號)的文字均為我個人的理解,下同。)
二、我國周邊形勢。
四年來是建國以來的較好時期。北部邊界的威脅解除了,成為我國最為放心的邊界。在我國的十五個周邊國家中,有十三個已經同我簽訂了邊界協議,剩下的兩個是印度和不丹。
我國的周邊關係中歸納起來:三個重要關係,兩個特殊關係,一個戰略關係。
(1)三個重要關係:
中國與日本、中國與印度、中國與東協。
——中國與日本(見後文)
——中國與印度:互為戰略競爭對手。
——中國與東協:2003年我國與東協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成為全世界睦鄰關係中的典範。
在中國與東協的關係中,非常重要的是中越關係。我國領導人曾對來訪的越南領導人說:當今世界上,領導人見面時互稱同志的,實在是不多了。
中國同越南有著接壤的領土,共同點突出,共同語言最多。有著相似的習俗,走著相近的道路。在越南最多的廟是孔夫子廟,商店的招牌是漢字,下的棋是中國象棋,他們也自稱是龍的傳人。
那裡的電視經常播放中國的電視劇,有一次我國領導人去訪問,賓主落座,越南國家主席首先談的是看電視劇《渴望》的感受,四年後再次去訪問,越南主席談的是看《還珠格格》的感受。(記得參加外交部的活動日,當時的亞洲司司長傅瑩女士也提到過:某次我方與越南商談李部長訪越事宜,越方說:別人不用了,只把小燕子派來就可以了。)
更重要的是,越南的方針政策與我國是亦步亦趨。我們搞改革開放,他們也搞改革開放;我們搞四個堅持,他們搞五個堅持,多一個「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我們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他們也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92年鄧南巡講話,提出搞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他們認為很重要,但認為我們的體法太簡單,他們提出要搞「按照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規律積極計劃管理的、多種所有制並存的商品經濟」;我們搞扶貧工程,他們也搞扶貧工程;我們反腐倡廉,他們也搞反腐倡廉等等。
越南跟我們學的地方唯一不好是:我們提南沙主權,他們也提。
總之,中越關係在穩步發展,南海爭議要從戰略大局出發,要服從於戰略大局。
(2)兩個特殊關係:
2002年美國總統布希訪華,離去的飛機剛一起飛,我國領導人就撥通了兩個國家的元首熱線電話,向他們通報了美國總統訪華的情況,這兩個國家就是俄羅斯和巴基斯坦。
俄羅斯和巴基斯坦是我國的兩個特殊關係。
——俄羅斯:
1992年中俄關係正常化,兩國宣布互視對方為友好國家。
1994年1994年9月兩國間建立了建設性夥伴關係。
1996年俄羅斯總統葉爾欽訪華,在聯合公報中宣布:建立面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葉爾欽對這一成果極為滿意,在上海面對八百餘名來賓發表即席講話:「今天中俄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以我們兩國的國土、資源、人民、國力,世界上誰敢怎麼樣!美國有什麼了不起……,中國有12億人,美國加上日本你們幾百年也生不出這麼多人!」(關於中國的人口:沒有出生的要計劃生育,已經出生的更要看到他們的力量!)
葉爾欽總統是性情中人,對中國的友好是真摯的。他對我國做出了許多承諾,為中俄友好做了很多事。(這裡就不列舉了)
中國人是不會忘記老朋友的,在他退休之後,我們曾把他和他的全家接來療養,我們專門組織中醫為他調養、按摩、治療,並為其設計了一套養身體操,經過一段療養,他的健康狀況大為改觀。
普京接班後,中俄關係繼續穩固發展。目前中俄每年首腦會晤一次、總理會晤兩次已形成制度。在國際事物中互相支持,去年我們通過《反分裂法》,第一個表態支持的就是俄羅斯。
目前俄羅斯是我先進武器及技術的唯一來源。中俄在武器及技術轉讓上有著「秘密共識」。
中俄的能源合作事關我國的能源安全,其意義已經超出了經濟合作的範疇。
同時,我們也要保持一定的清醒:俄羅斯國內有一些人對中國的崛起心存警惕。俄羅斯有人認為十年後威脅俄羅斯安全的是中國,俄羅斯在遠東舉行的一些演習是以中國為假想敵的,俄羅斯出口印度的武器比出口到中國的武器在技術上高半格等等。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不管俄羅斯怎樣變,不管誰當政,中俄的戰略合作都將發展,因為這是符合兩國的國家利益的。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是我國數十年來始終如一的盟友。9·11之後巴基斯坦面臨著國外國內的極大壓力,巴總統穆沙拉夫一年當中5次訪華(以尋求我方的支持和希望我方諒解其與美在反恐「合作」的苦衷),他們的壓力大啊!
我們表態:……,這麼說吧!中國在安理會的否決權就是巴基斯坦的否決權!你們要求我們否決什麼,我們就否決什麼!(中華民族是講究信義的民族,我們從來不會做對不起朋友的事!患難見真情!)
穆沙拉夫:巴基斯坦是中國24小時全天候的堅定夥伴,中國做出的任何決定我們都無條件支持!中國做出的任何決定都是正確的!
溫總理說:巴基斯坦是中國最友好的鄰邦,是中國最堅定朋友,是中國最可靠的夥伴。在中國一百八十多個建交國中,得到這樣評語的只此一家。
(3)一個戰略關係:中美關係
美國是總體影響我國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我們對外關係中最為關心的是中美關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美國是不願看到我們發展的,但也必須看到,穩定改善中美關係符合我們國家利益。
我們是:兩手對兩手。鬥智斗勇不鬥氣,斗而不破。
十幾年來,中美關係經歷了三個起落。
——某年事件。
——96年李登輝訪美。
——2001年4月南海撞機。
重點談一下南海撞機。撞機事件對我有弊有利,弊是我方犧牲了一位優秀的飛行員,國內許多人、甚至是領導幹部都認為我方處理過於軟弱,為什麼不擊落它?我說不能擊落這架飛機。因為首先這個事件純屬意外;二是不要忘了我們的偵察飛機也沒閒著,也整天往那邊飛,日本也沒少向我們抗議。
事實證明,不擊落是正確的,利遠遠大於弊。這架EP—3偵察機是美國最先進的電子偵察機,載有當今最先進的設備技術,這些技術無論是花多少錢也沒有人賣給我們的。
美國人當時有個幻想:以為該飛機相當於美國領土,我們不敢上。中國領導人決定:上!
當時的飛機上有如農貿市場,全國各單位各取所需。怎麼拆都行,怎麼拿走研究都行,不吃飯、不睡覺,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東西送回來就可以。
美國人在飛機迫降前後將軟體銷毀了嗎?——毀了;硬體砸了嗎?——砸了,但是永遠也不要低估了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再說技術上的門檻往往就是一層窗戶紙。
一位老專家領著一個國防項目後研究了八年,產品效果始終不理想。這次老專家來到那裡,直奔該設備而去,迫不及待打開機器蓋一看,不禁放聲大哭。
一為國家民族而哭——我們終於取得了技術突破;二為自己而哭——八年來,多少個不眠之夜,怎麼就疏忽了這麼個小問題(一個線圈,纏五圈和纏三圈效果都不理想,美國人是纏了三圈半。小編推薦一個微信訂閱號:愛看軍事。)。
通過這架飛機,我國的許多電子戰技術水平一下子提高了某某年(現在可以說了,是十五年)。這件事美國心知肚明,有苦說不出。
資料圖:在海南陵水機場被拆解的美軍EP—3偵察機
中美關係隨著2001年4月的撞機事件而跌入低谷,半年後的9·11事件中美關係發生重大轉折,雖然我們也堅決反對針對和平居民的恐怖活動,但不能不承認,9·11事件在客觀上大大緩解了我方面臨的戰略壓力。
(美國自一、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一直是本土遠離戰爭無所顧忌、心安理得的打擊別人,這回別人第一次以原始的方式使美國本土受到了攻擊,美國至今沒有找到有效的防範辦法。)
9·11後,美國總統小布希一改上任初期對華強硬姿態,半年之內兩次訪華(其中一次是9·11後的首次出訪)。他對江說:雖然我國國內部署反恐行動十分繁忙,我還是堅持要訪問中國。我一直對我的同事講,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我衷心祝賀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真心祝賀中國申辦成功2008年奧運會,到那時雖然我已經退休了,但我一定爭取來北京參觀奧運會。
(布希為什麼這麼做?因為有一個真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美國不能辦的事;但同時還有另外一條真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中國的支持什麼事也辦不好。)
布希還說:美國的NMD不是針對中、俄的,是針對無賴國家的,我們的NMD至多能防禦4、5枚飛彈,多了就無效了。說心裡話,我自己都不清楚NMD到底有沒有用。——好傢夥!耗費數千億美元的NMD居然是「到底有用沒用自己都不清楚」。(小編註:NMD指美國國家飛彈防禦系統)
布希這麼說是想麻痹我們?似乎也不盡然。因為此前不久美國戰略研究機構有一個研究報告,指出NMD不怕中、俄的「精彈」,就怕朝鮮的「笨彈」,朝鮮的飛彈由於技術水平低,運行軌跡翻滾漂移,而且沒有明確打擊目標,落到美國本土就行,因此NMD難以有效攔截。(換而言之:如果中、俄的戰略飛彈採用人為的小動量變軌技術,美國的NMD同樣難以有效攔截。)
中美關係經過三十年的磨合,逐步走向成熟。美國對中美關係的定位,從小布希剛上台時的「戰略競爭對手」,到後來的「合作關係」,到現在的「有好有壞的建設性、、混合關係」「負責任的參與者」——越來越現實。中美關係非敵非友,合作競爭都存在。
布希政府對華政策的轉變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①中國國力的增強。
②對美方針正確。
③國際關係發生變化,世界多極化,美歐關係變化。
④美深陷伊拉克戰爭泥潭。目前美國在伊拉克平均每天陣亡1.85人,傷14人,軍費1.9億美元。
總之,中美關係非敵非友。我們應以平常心看待對方。中國對美國不報幻想,美國也同樣如此。
三、我國周邊形勢總體是好的,但也存在隱憂。
主要是:南海、中亞、日本、朝核、台灣。
(1)南海:南海51個島礁,我們只占有8個。目前南海局勢比較穩定,美國介入的傾向在增長。我們目前著眼於共同開發。(註:今天當然不存在這種情況啦)
(2)中亞:911之後美國進軍中亞,策動顏`色`革`命,既有針對俄羅斯的目的,也有對我遏止的企圖。
(3)日本:進入新世紀,日本發生變化,表現為「政·治右傾化」,「防務外向化」,「對華政策消極化」。日本在歷史問題,領土問題,台灣問題上對我挑釁。在這個世界上,最霸道的是美國,而最討厭的就是日本!
日本發生的這些變化是意料之中的。原因:
①其國力的增強。
②仰仗美國為盟友。
③島國民族的劣根性。
④對中國崛起的不平衡。
★去年日本外相川口訪華,李肇星外長與她進行了2個小時的會談,基本都是李外長在說,川口在聽。
最後,李外長說:中國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日本的事!而在全世界二百多個國家當中,惟有日本帶給中國的傷害最深!日本在中國犯下了慘無人道、傷天害理的反人類罪行,到現在還死不認帳!日本居然還有臉攻擊中國的人`權!
中國的國土面積是日本的26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有18000公里的海岸線,數千個島嶼,中國的軍費才是你們日本的三分之二,你們日本居然鼓吹中國威脅論,用中國老百姓的話說:你們日本是不是吃錯了藥?
在國與國的交往中,一國外長如此訓斥另一國外長,而且使用了「還有臉」「吃錯了藥」的言辭,是非常罕見的,也惟有中國有這個資格,有這個必要這麼對日本講話。
★去年外交部副部長戴秉國與美國副國務卿佐立克舉行中美戰略對話,談了兩天。在談及日本問題時戴秉國副部長說:日本屠殺了三千多萬中國人民,他們至今否認歷史,中國人民決不接受。對於日本否認歷史、美化侵略的舉動,應該引起中美兩國的共同重視。他們對你們忍氣吞聲,但骨子裡從來沒有和你們一條心。他們也沒有忘記你們的兩顆原子彈啊。將來日本一定也是你們的重大麻煩。
戴秉國:在台灣問題上,日本的表現比美國還差!(對於日本入常)一個不知道反省的民族,一個沒有良知的民族有什麼資格在國際事物中發揮作用?這個民族太迷信金錢的作用了,太熱衷於強權了!的確,日本這些年是做了一些好事,但這是對過去所犯罪行的贖償,而不是炫耀的資本,屁股還沒有擦乾淨就想登堂入室?
(以下這句話非常非常重要!)中美應加強協調,避免撞車,力爭首戰必勝。恐怕你們美國也未必真的希望日本入常吧。
(對於四國提案,中國只反對日本,不反對其它三國;美國是只支持日本,反對其它三國。中美兩國異曲同工。目前四國提案胎死腹中——首戰必勝。小編註:四國提案指的是2005年日本、印度、德國、巴西提出的聯合國改革方案,四國謀求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目前中日關係尚在可控範圍之內,我們著眼於小泉之後。
(戴部長的這個講話極為極為重要,我個人認為其勾勒出了中美兩國未來二十年的戰略協作的雛形。日本終究有一天也會成為美國的麻煩,中美終究有一天會共同解決日本問題。)
對於日本的逆流而動,我們從來沒有停止堅決的鬥爭。
(略)
(4)朝核:
朝鮮最重要的節日不是春節,不是國慶節,是金日成生日的「太陽節」,金正日生日的「光明節」,最近的光明節朝鮮全國放假五天,每人發四斤鹹魚,兩塊豆腐。
朝鮮媒體的個人崇拜登峰造極。但是朝鮮自身遇到極大困難。92年開展一日兩餐運動,94年廢除小康提法,95年向國際尋求援助,96年開展每天一餐運動,02年開始經濟調整,目前比較穩定,有所成效。
朝鮮為什麼引發朝核危機?首先是美國違背承諾,美國曾答應每年為朝鮮提供50萬噸重油和輕水反應堆,後來沒有兌現;根本原因是擔心朝鮮成為美國下一個動手目標。
關於朝鮮的核能力,國際上眾說紛紜,有說朝鮮擁有一兩枚、有說四五枚、七八枚不等。美國副總統切尼曾問我國領導人(江):朝鮮到底擁有多大核能力?江回答:我幾個月前曾責成一個專家組對此進行研究,到今天他們也沒有給我答覆。
我們認為,朝鮮的核武器處在研究階段,即便有了,但離實戰化還有一段距離。
(江訪美,最後布希問,你看金正日是愛好和平呢?還是愛好戰爭?江附耳:我也不知道。——這個回答耐人尋味。)
如果朝核問題失控,將對我安全造成重要影響。①朝鮮核設施全部在中朝邊境,如美對其打擊不可避免對我造成核污染。②造成大量難民湧入。③日本藉機核武裝(日本具有一年製造數百枚核武器的能力)。④影響我解決台灣問題。
我國致力於推動解決朝核危機的多方會談,發揮我對朝的影響作用。目前六方會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我方立場是促談,朝鮮要的東西不少,我們儘量滿足,朝鮮的存在對我有利。
(5)台灣:如何看到台灣問題?
定位:
①事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事關國家安全,是第一位的問題。
②不管中國如何變,子孫如何變,台灣是中國的決不能變。
③台灣情系13億中國人民,事關執政黨生死存亡。中國沒有李鴻章。只要獨立,斷然出手。
2004年台灣「總·統」選舉前,我們曾分析藍營將微弱優勢獲勝。最終陳·水·扁採取流氓手段以0.228%,共2.9萬張選票贏得大選。台灣藍營方面曾邀請美籍華人「神探」李昌鈺鑑定陳·水·扁「傷勢」。
對於鑑定結果李昌鈺在公開場合含糊其辭,但他對美國有一個秘密報告:「(陳· 水·扁中槍)極大可能是一個精心策劃的、成功導演的政·治事件。」美方指示:不得外傳,隨時報告事態進展。
2004年中央調整對台方針,這是一個重大決策。總結過去「文不足以反獨,武不足以促統」,現在要軟的更軟,硬的更硬。
一旦台灣實質獨·立,首先解決台灣問題(這個「首先」是指相對於既定國策首先發展經濟而言)。
四個不惜:
①不惜經濟發展落後十年!美國為首的西方對我全面「制裁」。
②不惜付出重大傷亡!
③不惜對美關係破裂!
④不惜影響奧運會!
對於統一台灣不提時間表。當務之急是反獨,不是促統。
上述這些措施初見成效,去年台灣「三合一」選舉泛藍聯盟大勝。
今年2月27日,陳·水·扁提出「終統」。中央結論: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大搞兩面手法。但我們認為:法理台`獨,暫時難以得手。因為在野聯盟的牽制,台灣民眾反對,美國不敢明目張膽,但我們自己是關鍵,反獨靠的是實力。
關於台海和平:我們要有打而能勝的能力,打而能勝的決心,打而能勝的準備,才能做到不打。
四、縱觀我國周邊形勢,我們要認清兩點:
★ 最終影響我國安全的還是美國。
★ 給我國安全帶來挑戰的是台灣問題。
我們要處理好三個方面:
★ 處理好大國關係。
★ 穩定周邊形勢。
★ 團結髮展中國家。
結語:早就傳說江湖上有一盤很大的棋,果不其然啊!不過作者這一解讀令人豁然開朗,我朝核心先謀後事,果然英明!相信習大大高瞻遠矚,定會令美國落花流水,中國夢實現就在其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扳指頭迎等即將來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