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發動機沒幾個國家能研製:不能為運20暫時用俄發動機而消沉

Alinna ...| 2016-09-15| 檢舉

不久前,運20交付部隊,開始正式服役,中國終於擁有了自已的大型運輸機,這事令人們非常高興,不過依然有人又拿發動機來說事,讓許多人對於運20暫時用俄發動機,感覺相當消沉。其實所謂中國航發不行的言論,屬於過分誇大事情,完全沒意識到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也正在快速興起之中。

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在經歷60多年,幾代人的努力之後,已經渡過了技術積累期,如今終於可以在自主研發方面有了成就。此前,太行發動機已經解除了俄式發動機對我戰鬥機生產的制約,如今正在努力解決大型運輸機的發動機問題。航空發動機原本是極高端的工業技術,全球擁有獨立研發航發能力的國家僅有5個,大型發動機更是高端中的高端,沒幾個國家能研製,目前中國雖然沒有加入其中,但是已經到了大門口了,正在實施兩個大型發動機項目,WS-18與WS-20,已經處於實際裝機前的最後測試階段。

這一點從中國對D30發動機的進口情況即可以看出這一點,國產型號的研發目的就是代替它的。 俄方在今年年初時,公布過2015年,生產的各式髮型機情況,其中D-30的生產量僅有11台,主要出口對象就是中國,應用運20與轟6K,考慮到中國並沒有簽訂新的採購合同,實際停止了對D30發動機的進口。按俄方公布的數據,中國至今已進口的D-30KP-2發動機總計239台,其中2011年,簽訂了最後一批184台,按規定為2015年內交付,如果扣除已使用的部分,那麼在2015年年底時,庫存數量在40台左右,僅夠維持運20生產十架所需,既然不再繼簽合同,那麼唯一的解說就是:國產發動機可以代替進口了。

WS-18據說為參照D-30的發展起來,由烏克蘭提供技術支援,進行局部改進,主要降低了油耗。幾年前就傳出該發動機進行空中測試的消息,那麼它在最近一、二年內,裝配上運20不成問題。不過它能否投產的問題,也許要看WS-20發動機的進度,這才是中國完全自主設計的型號。

這款發動機以「太行」發動機為基礎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其推力範圍為13000至16000千克力,它的推力比現使用的D30發動機更高,且發展潛力更大。該發動機的進展並不慢什麼,最早在2014年被發現安裝到中國的伊爾76試驗平台進行試驗,到了今年6月,流傳的一張圖片顯示一架安裝有4台WS-20發動機的伊爾-76試驗機停放在機場上,可以安裝4台正在試製中的新型發動機,說明可靠性已經得到較好的解決,離定型生產已經為期不遠了。

再結合中國停止進口D30的舉動,可以進一步證明,WS-20發動機已進入量產前的狀態,如果在進度上它與WS-18相差不大,那麼就完全沒有必要投產WS-18。目前運-20的起飛推重比大約是220噸,如果換裝WS-20,那麼有望達到240噸左右,這就可以提高飛機的載荷。它也有望更加省油,從而提高航程。WS-20也擁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只要不斷應用新技術,不僅性能可以不斷的提升,還可以發展多種變型發動機,未來,可作為大型客機、新型雙發中型運輸機、遠程隱身轟炸機的主要動力。

如今我們不能,也沒有必要為運20暫時用俄發動機而消沉,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已開始發力,發動機再也不是制約中國發展的主要問題。為了這一天,我們已經等了幾十年,眼看著馬上要實現了,又何畢失去耐心那?如果結合發動機與飛機生產的周期,那麼俄方在2015年為中國生產的最後一批D30發動機,屬於為2016年的運20生產預備的,那麼2017年出廠的運20即應是採用國產發動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609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