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傳來驚人消息中央高度緊張下達死命令
《印度斯坦時報》發自廣東的報道說,日本戰機攔截中國海監飛機幾小時後,命令世界最大的軍隊做好打贏「局部戰爭」的準備。
在法國《費加羅報》看來,中國飛機在這一天飛臨上空具有深意。文章認為,習近平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迄今不過幾個月,已表現出與前任不同的強硬作風,而一旦「鷹派」安倍上台,兩名新領導人間的博弈將格外令人矚目。
在英國《經濟學家》看來,也有學者淡化中國在爭議領土或海域上的行動,稱它們只是一個個單獨的事件,是外部壓力逼出來的,和新領導層沒關係。可能他們是對的,但中國應該對鄰國的負面反應有所擔心,除非中國不在乎,或者認為,「要是不能被愛,被敬畏也不錯」。
衝突可能存在已久,但危險性顯著提高的原因有好幾個。毫無疑問,總統會在第二個任期內發現,南中國海問題是東亞最熱點的議題之一。
首先,儘管有四個東協國家(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聲稱擁有斯普拉特利群島(即我南沙群島—————本網注)的主權,但從歷史上看,這主要是 中國與越南的雙邊爭端。如今的形勢全然不同,幾乎讓所有東協成員國都反對中國。這一點在今年7月顯露無遺:東協當時在金邊舉行外長會議,結束後未能發表正 式公報。
原因是十個成員國未能圍繞南中國海問題和中國日益咄咄逼人的海上姿態形成共同立場。美國當時強調自己極為重視海上(當然也包括南中國海)的航行自由。
其次,金邊會議表明,東協國家正在努力提升本國的軍事(尤其是海軍)實力。引人注目的事態進展之一就是各國忙於購買。印度尼西亞打算在2024年之前 購置十餘艘潛艇,它在2011年12月簽署了向韓國購買三艘潛艇的協議。馬來西亞將向一家法國-西班牙聯營企業購買潛艇。
越南將向俄羅斯購買六艘基洛級潛艇。新加坡已經購買了瑞典製造的潛艇。泰國打算購買六艘二手德國潛艇。菲律賓宣布,如果預算允許的話,也有意這樣做。形勢如今已經演變成為海上軍備競賽。格外危險的是,這些國家都不具有使用潛艇的經驗。
據日本新聞網報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6日在一檔電視節目中,呼籲與中國進行外交談判溝通,解決釣魚島問題。岸田文雄稱,對於日本來說,中日兩國關係是最重要的外交關係之一,維護兩國的安定關係,不僅對於東亞地區的和平,對於世界的和平也是十分重要的。
他提出,在領土和主權問題上,需要採取堅決的態度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也必須從兩國關係的大局出發,加強兩國的溝通十分重要。今後希望通過兩國外長的會談等渠道,加強溝通,摸索出一條解決問題的最善途徑。
中日兩國在釣魚島已經僵持半年之久,雖然日本並沒有透露出取消對釣魚島的「國有化」,但在中國雙重壓力與反制措施之下,日本在釣魚島越來越陷入被動, 甚至已經力不從心,這也是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接連公開支持日本的原因所在,按照目前的局勢發展,若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不與中國達成和解,黃岩島的一幕或將 在釣魚島上演,從而使日本成為釣魚島博弈的輸家。
事實上日本挑起釣魚島爭端對日本有巨大的現實利益,將釣魚島據為己有,一方面可以轉移國內的矛盾,另一方面也開採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油氣資源,緩解國內 能源資源的危機。從日本的國家戰略來說,釣魚島是遏制中國海軍出入西太平洋的橋頭堡,也是日本全面實施「下南洋」戰略的支點和試金石,因此日本不得不在釣 魚島問題上採取冒險行為。
日本外相在電視節目中,公開呼籲就釣魚島問題與中國進行談判,足以證明日本已經難以抗住中國的雙重壓力和制裁,自日本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以來,中日兩國的經貿往來大幅下降,日本經濟界早已怨聲載道,民眾也對政府的所作所為很不滿意。
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場,而日本的市場、資金、技術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很重要,雙方都有需求,都有共同利益。但顯然中國在 中日間的承受能力大於日本。釣魚島屬於中國固有領土,中國對釣魚島立場巡航的常態化,已經徹底打破了日本對釣魚島所謂的「實際控制」。
面對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愈發主動,日本一方面出動戰機攔截中國飛機,阻止中國執法船隻進入釣魚島;另一方面安倍上台之後決定修改「中期防衛力整備計 劃」,加入採購「全球鷹」高空無人偵察機計劃,各項費用最終達數百億日元,以增強抗衡中國的籌碼,維護自身在釣魚島的利益。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