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稱,雖然近年來中國武裝部隊加速採購先進硬體設備,但其缺少可能賦予中國打贏勝仗的自信的戰鬥經驗。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文章稱,從這些天中國的電視節目來看,人們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中日因釣魚島糾紛爆發戰爭,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這種看法可能是正確的。
原文配圖:日本士兵
長期以來,中日兩國就因釣魚島主權問題存在糾紛,自去年9月日本宣布「國有化」釣魚島中3個島嶼後,中國也開始強化對釣魚島的主權要求。
因此,兩個國家都聲稱擁有釣魚島主權,並阻止對方行使對該群島的管理權力。近日中國宣布將繪製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地圖。
安倍晉三連連增加防衛預算進行擴軍
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科特?坎貝爾本周飛至亞太地區,敦促各相關方保持「頭腦冷靜」。
文章指出,外界希望中日兩國政府換屆能夠使雙方緊張局勢有所緩和,但這種希望已經落空。
日本國際戰略研究所分析家田中均指出,主張對華強硬的安倍晉三當選為日本首相,而後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也更加強勢。很明顯,習近平認為對日妥協不會有好處。
文章稱,在此背景下,軍事專家評論節目開始在中國蓬勃發展。當下時政節目中,釣魚島成為熱門話題。新聞報紙都發聲稱中日爆發武裝衝突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中國戰機在釣魚島巡視
事情並不僅僅如此。上個月,中國國家海洋局一架小型飛機飛臨被日本視為自己領空的釣魚島上空。日本陸基雷達發現了這架飛機的蹤跡,並派出8架F-15戰機攔截。
不過,戰機抵達時中國飛機已經飛離。此後,日本部署了早期預警雷達。
日本航空自衛隊派F-15J戰機緊急起飛
1月7日,中國巡邏船在釣魚島附近水域巡邏超過13個小時——日本官方稱,此次中國巡邏船的巡邏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長。
1月10日,兩架日本F-15戰機起飛攔截一架飛至釣魚島附近水域的中國飛機。
文章指出,現在日本空軍正在權衡是否在中國飛機進入釣魚島空域時發出警告射擊的問題——1987年,日本曾對前蘇聯飛機發出警告射擊。
中國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彭光謙少將指出,這種警告射擊就是日方「打響第一槍」,就是實戰,「我們就應該不客氣地予以反擊」。
中國海警船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巡視
日本媒體報道稱,美國也反對日本發出警告射擊。《環球時報》文章進一步指出,日本可能不會被嚇倒,「我們需要做最壞的打算」。
文章指出,日本已成為美國遏華戰略的「急先鋒」。其言下之意是,中國也應準備應對美國——美國已明確表示《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問題。
安倍在釣魚島近海面對大群中方船隻無計可施
文章稱,中國政府很少告知觀眾交戰的危險。一旦開始,中國會被普遍視作挑釁的一方。
日本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是最大的投資國之一。雙方開戰的影響包括亞太地區國家對華擔憂會進一步升級。
包括印度、越南和菲律賓在內的其他一些與華存在領土爭端的國家,會更加熱衷於尋求美國的支持。
文章指出,中日釣魚島糾紛可能會導致中美之間出現嚴重分歧,而這必然會令中國外交官感到困擾。
美駐日軍事基地
他們中的許多人認為,這將阻礙中國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全球大國。因此,更加平靜的聲音可能會占據優勢。
軍事介入釣魚島衝突可能會煽動國內民族主義情緒。而且雖然近年來中國武裝部隊加速採購先進硬體設備,但其缺少可能賦予中國打贏勝仗的自信的戰鬥經驗。
日本和中國的鬥爭中,美國就倚仗著日本
另外,就兵力投射來看,與中國大陸相比,釣魚島距日本和台灣更近。
文章稱,目前中國外交政策行為變得更加不可預料。許多中國官員認為美國的實力已因全球經濟危機和長期戰爭下降,而中國的實力則在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安倍晉三自1月16日起開始訪問越南、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這是他上任以來的首次國外之行。
安倍晉三此行目的很明顯,就是進一步鞏固與快速發展的亞太地區的經濟關係,共同應對中國威脅。一些日本專家認為安倍此行太過張揚,中國可能會因此認為日本在打造對華外交包圍圈。
如今的中國已不是過去貧窮落後面貌
最後文章指出,即使武裝衝突得以避免,中日緊張局勢也將持續下去。
目前有20艘公務船在釣魚島周邊曾經執法
田中均稱中日關係緩和需要三個基本要素,即給公眾情緒降溫、重申中日雙邊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尋找探討釣魚島衝突的辦法。不過,這三個要素無一具備。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