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1D為何現身高原 可完勝印度蘇30制衡陣風

據說是殲-11D、殲-16在高原機場測試的圖片

近日,網上出現了可能是殲-11D和殲-16進駐高原機場測試的圖片,這表明中國空軍新一代戰鬥機正在進入設計定型的衝刺階段。根據海外媒體的報道,殲-11D和殲-16作為中國空軍新一代戰鬥機,它配備了國產新一代空戰系統,包括有源相控陣雷達、PL-15中遠程空空飛彈、PL-10紅外成像制導格鬥空空飛彈,在空警500預警機的配合之下,完全可以壓制印度空軍的蘇-30MKI戰鬥機,並且可以對抗即將投入使用的陣風F3戰鬥機。

蘇-30MKI配備的R-77和R-73飛彈,現在已經顯老態

印度空軍目前主力戰鬥機是蘇-30MKI,它採用了BAARS無源相控陣雷達,這種雷達性能與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相比,還是有較大的差距,它的主要武器是R-77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產品170)和R-73E紅外製導格鬥空空飛彈,這兩種飛彈在本世紀初可以躋身世界前列,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顯現出疲態,對於中國空軍來說,需要提防是印度空軍準備引進的陣風戰鬥機,根據相關媒體報道,印度空軍引進的可能是陣風戰鬥機屬於最新的F3標準,它採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更好的探測能力,空空飛彈可能採用流星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它採用了衝壓發動機,與R-77相比,具備更大的射擊包線,攻擊能力更強,格鬥空空飛彈方面,配備了MICA-IR近距格鬥空空飛彈,它採用了紅外成像制導系統,靈敏度更高,攻擊能力更強,配合推力矢量,具備更好的離軸發射能力,因此對於中國空軍來說,需要重視印度空軍裝備陣風F3帶來的挑戰。

配備有源相控陣、流星和MICA-IR空空飛彈的陣風F3威脅要大的多

從海外媒體的報道來看,殲-11D和殲-16都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與陣風戰鬥機相比,殲-11D、殲-16的機頭空間更大,雷達天線孔徑也更大,因此雷達可以配備更多的T/R模塊,得到更大的功率,從而增加探測距離,一般認為陣風戰鬥機配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大約可以配備1200個T/R模塊,而殲-11D/-16大約為2000個左右,在技術條件相當的情況下,後者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功率要比前者要高30%左右,加上天線孔徑更大,因此探測距離顯然更好。

在主戰武器方面,殲-11D/-16可能換裝了PL-15中遠程空空飛彈,它可能換裝了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與傳統固體火箭發動機相比,它的工作時間更長,雖然不能和衝壓發動機相比,但是一樣可以提高飛彈的發射包線,並且不需要考慮進氣道及彈體一體化問題,因此飛彈的研製難度、成本和費用更低,因此殲-11D/-16配備PL-15之後,可以有效的對抗配備印度空軍配備流星空空飛彈的陣風F3戰鬥機。

可能是國產PL-15飛彈的圖片

殲-10掛載PL-10飛彈

近距格鬥空空飛彈方面,殲-11D/-16可能配備了PL-10空空飛彈,它與MICA-IR一樣,採用了邊條翼布局,紅外成像制導系統和推力矢量,具備更好的探測、抗干擾和離軸攻擊能力,完全可以對抗MICA-IR飛彈,因此殲-11D/-16配備PL-10也可以在近距格鬥空戰之中與陣風F3一爭長短。

需要指出的是決定現代空戰勝利並不僅僅取決於飛機和飛彈本身的性能,還需要完善的空戰指揮引導系統,在這方面中國空軍也占據優勢,從目前來看,中國空軍已經列裝裝備空警2000、200預警機,更加先進的空警500已經批量生產,裝備部隊,戰時可以在戰區全面展開,形成比較完善空情信息掌握和指揮引導體系,相比較之下,印度空軍只有3架A-50EHI預警機,對於需要兼顧中巴兩條戰線作戰的印度空軍來說,難免有捉襟見肘之感覺,由於印度空軍的預警機不論是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與中國空軍都有較大的差距,那麼中國空軍在戰時就會擁有空情信息和指揮引導方面的優勢,這樣即便陣風F3與殲-11D/-16在性能上各有長短,但是憑藉指揮引導方面的優勢,殲-11D/-16仍舊可以痛打陣風F3,就好比米格-29和F-16在模擬對抗之中互有勝負,但是在實戰之中,後者憑藉指揮引導方面的優勢,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演習米格-29和F-16互有勝負,但是實戰F-16取得了一邊倒的勝利,預警機起到了決定性的勝利

因此對於中國空軍來說,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基礎設施的改善,在西南戰區的戰略/戰役投送能力得到有力的提高,有效的改善了西南戰區的態勢,取得了對印度空軍優勢,並且這種優勢還在擴大,相比較之下,印度由於經濟實力不足,加上好高騖遠,一系列武器裝備發展計劃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嚴重影響了印度空軍的戰鬥力,並且這種差距在短時期難以得到彌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564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