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敗俱傷!蘭德發布美對華開戰報告背後的故事

近期,蘭德公司受委託發布了一份報告,名稱為《對華戰爭:仔細想一下不可想像的後果》。在這份報告中,對美國和中國2015和2025年在太平洋地區爆發戰爭的可能性,蘭德公司給出了自己的論斷。

蘭德公司在報告的介紹中,以下述語言概括了它的發現:

美國和中國不太可能發生精心籌劃的戰爭,但是如果對危機處理不當,就有可能引起雙方的敵對,這種危險不能忽略。因此,雖然每個國家都不想發生戰爭,但是兩個國家的軍方都已經在計劃與對方作戰。因為中國的反介入和區域阻絕(A2AD)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所以美國不能再自信地認為戰爭會按照它的計劃進行,並且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本分析照亮了可能發生的對華戰爭的道路,以及可能的後果。

這份報告對有可能看到該報告,以及受到報告的表麵價值影響的中國政治家和商業領袖(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政治家和商業領袖)來說,有一個吸引人的妥協,那就是:即便是在今天對華宣戰,對美國來說代價也會很大;同時,對華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機會,很可能在2025年終結。

然而,該報告同樣指出:

在嚴重的衝突中,雙方都可能遭受巨大的軍事損失。2015年,美國的損失可能只是軍隊損失中相對較小的一部分,但仍然很大。中國的損失可能要比美國大很多,占軍隊損失很大的一部分。

這份可以公開獲得的報告,似乎是在試圖完成兩件事情。第一,它試圖降低美國精心準備的對中國軍隊首次戰爭的可能性,這主要是因為首次戰爭是最有效的,最好是在對方完全沒有料到的情況下完成。

第二,它試圖緩和中國在該地區的雄心,因為中國的軍事力量不斷增強,同時可能代表著這樣一種努力,那就是說服一些中國領導人採用更加能夠和平解決的方法,容許美國在該地區不斷增強的存在感和起到的作用,而不是完全頂替它。換句話說,它是一個比較隱晦的威脅,試圖迫使中國決策者,放棄驅逐美國在該地區影響影響力的努力。

報告還給出了一些推薦的做法,包括為這場潛在的戰爭做準備的措施,以及確保美國優勢的方法。

這些推薦的方法包括:

·美國應降低中國A2AD的效力,這可以通過對更高存活性的平台(如潛艇)和反A2AD武器(如戰區飛彈)進行投資來實現。

·美國應該與關鍵盟友開展應急計劃,特別是日本。

·美國應確保中國人知道可能的災難性後果,戰爭不只是失去軍隊。

·美國應該提高它的能力,以維持很強的軍事行動。

·即便是在發生戰爭時,美國應能選擇阻止中國戰備物資和技術通道的方法。

·美國應該採取措施,適應來自中國的關鍵物品中斷的影響。

·另外,美國軍方應該投資以地面為基地的A2AD軍事設備,鼓勵並確保東亞夥伴安裝更強大的防禦系統,提升合作夥伴的互通性(特別是日本),擴展和深化中美軍方諒解和合作,從而降低誤解和誤算引起的危險。

其他的建議是提升美國在該地區對中國軍隊首次戰爭的效果。所有的這些建議包括美國在亞洲持續的軍力提升,這遠遠超出美國自己的邊界和版圖,為逐漸逼近的衝突,以及經常存在的整個亞洲的潛在戰爭做好準備。

不斷增強的美國軍事力量影響亞洲穩定

該報告警告,亞太地區的潛在戰爭可能對中國的貿易造成很大衝擊。這可能並非只是中國的一個災難,而是整個亞洲地區的。該報告指出:因為西太平洋地區的很多地方都可能變成戰區,中國與該地區,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 有可能大幅下降。

仔細看看亞洲地區的經濟配置,就可能發現亞洲貿易大部分是在其內部進行的,它是最主要的,然後是出口到美國、歐洲和其他地方。從本質上講,美國對華戰爭也將是美國與其他亞洲國家的經濟戰爭。

美國在亞洲的經濟影響,因為沒有地緣政治主導作用而出現了不成比例的下跌,它試圖在該地區發揮這種作用。它是一個擁有抱負的全球霸權國家,面臨著整個地區不斷增長的、獨立於它所制定的經濟和安全框架的壓力,而這是它在該地區將近一個世紀以來實施的。

它的泛太平洋夥伴自由貿易協議代表了商業主義自由化的時代。美國通過分裂性的組織和破壞性的政治團體,以及在恐怖主義方面,使用「軟實力」,打造了當今英國炮艦外交的另一種形式。同時,美國通過美國國務院資助的非政府組織(MGO)創建的類似機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整個地區就採用了英國、法國和荷蘭構建的強大的管理網絡開展競爭,並最終接管了局部的機構。

儘管有所有的這些重新形成、現代化的霸權團體,但是亞洲國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其強大的經濟和不斷增強的軍事力量,以及安全機構,似乎越來越能夠將美國在該地區毫無根據的影響力替換掉。就像一個帝國,美國試圖讓它們的各個機構在亞太地區長期存在,美國力圖將反對它們的這些國家與它們的鄰國分裂,從而形成虛弱的地區,這樣它就能夠再度收回它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這就是目前的南海衝突的起源。當然,真正的競爭對手是確實存在的,不僅存在於中國及其東南亞鄰國之間,同樣存在於東南亞國家之間。

美國通過使用軟實力及其強大的媒體影響,一直試圖將這些可以管理的雙邊分歧,放大成地區性分歧,然後使其自身置於其中,充當亞洲安全和穩定方面不可或缺的擔保人。之後它就能夠管理危機,確保整個地區出現最大程度的緊張關係和分歧,削弱地區整體力量,從而使美國再度獲得該地區的主導權。

這是一個危險的遊戲,如果華盛頓玩的好,仍然能夠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好地耗費亞洲的整體經濟潛力。然而,如果玩的很爛,就有可能演變成蘭德公司報告中描述的那種武力衝突,使該地區出現不可預知的並且是無限制的災難。

穩定是亞洲唯一的選擇

對亞洲來說,穩定等同於繁榮和進步。該地區已經形成了內部經濟刺激,鼓勵各個國家對雙邊分歧和領土主張,選擇和平的處理方式而不是對抗。同時,每一個國家必須繼續加強軍事力量建設,減少它國援助的誘惑、邀請或者是武裝威脅。建立多種機制,提高這種力量平衡,從而構建多極地區秩序,是未來亞洲繼續繁榮的關鍵。

美國的存在,仍將是破壞這一進程的、地區不穩定性不斷的來源,這主要是因為它所闡述的目標,不是為了給該地區創造多極力量均勢,而是為了達到並維持它自己的地區性單極首要地位。

這必然要求美國緩和、包容甚至是擊退經濟和政治進步和影響,這不僅僅針對中國,而且針對該地區威脅到美國首要地位的任何亞洲國家。它要求整個地區經常有動盪的政權。

事實上,中美亞太戰爭的前景是不可想像的,但是這類戰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僅僅是因為美國堅持想在一個它自己並不在其中的地區內,保持不成比例的、毫無根據的影響力。

為了杜絕這種可能的大災難的理想的方法,是兩個交戰國中的一個從該地區撤出。因為中國位於亞洲,所以它從該地區撤出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只有通過消除的過程,那就意味著美國必須是撤出的一方。

因為它不會撤出,所以亞洲國家要齊心協力並且不斷努力,逐漸將美國在該地區的存在和影響力降至合理水平和有益的程度。

這些必須要做,同時要抵擋住誘惑,並且諷刺性地利用美國在該地區的干涉,提高一個國家在與鄰國對抗中的地位,一旦該地區經過持續的衝突集體變弱,那就會成為下一個被鎖定的目標。

亞洲的增長需要穩定。美國承諾未來十年僅有不穩定性和對抗,甚至是公開地為戰爭做準備,它承認這會摧毀這個地區。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美國拒絕從該地區撤出,然而它在該地區並沒有第一位的合法聲明。亞洲的選擇,應該是希望在和平中向前發展,同時繁榮是毫無疑問的。通過團結,該地區就能夠消除對它們的集體安全和穩定性而言的真正危險,這種危險是通過戰爭威脅該地區,其目的是保持第一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535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