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41試射,消失彈頭令美國吃驚

核武器的威力大家有目共睹,所以大國間核武器的較量從未停止過,冷戰時期的人們都經歷過核戰爭的陰雲,美國和俄羅斯一直不遺餘力地圍繞著核武器展開競賽,雖然核武器呆在發射架上才能天下太平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誰都想在核武器上占居優勢,進而鞏固自己的軍事地位。

原子彈其實就是早期的核武器,後來發展為重型轟炸機投擲的熱核彈。而到了上個世紀50年代時,飛彈才開始興起,核飛彈也就開始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隨著技術的進步,核飛彈的射程很快也超過了1萬公里,這樣的洲際飛彈威力巨大可以打擊全球任一目標,100萬噸的核彈頭幾乎才能算入門級的,而後來又發展出多彈頭技術,一次發射可以打擊多個目標,這樣的技術很快被運用到洲際飛彈,現在已經成為了洲際飛彈的標準配置了。

而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又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也就是運用各種手段去攻擊對手的外太空太空飛行器和洲際戰略飛彈,以防他國對其發動核打擊,蘇聯隨即展開了反制手段,其中重點心思都花在了核飛彈上,俄開發了機動變軌技術,使敵方無法預測其彈道,這樣就沒有攔截的機會了,同時還開發了誘餌彈頭技術,也就是俗稱的假彈頭。

假彈頭的雷達反射信號與真彈頭沒有任何區別,所以當它隨著核彈頭被釋放出去的時候,敵方根本無法分辨真假,核彈頭只有進入大氣層時,假的彈頭才會燒掉,這時真假彈頭被分辨出來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美媒有報道稱中國在東風-41洲際飛彈的試射中,美國曾進行了監控,發現東風-41不僅是多彈頭,而且至少有兩個彈頭很快從美軍雷達監控範圍內消失了,消失的彈頭讓美軍非常吃驚,因為這說明中國已經掌握了誘餌彈的技術。

這樣的黑科技對於反導系統來說簡直就如同噩夢,目前的反導系統是未端攔截系統,多彈頭攔截技術尚不成熟,如果再加上假彈頭技術的話,那反導系統失效就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所以以目前的情形來看,面對多彈頭和假彈頭的雙重威脅,美國尚無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東風41飛彈遭質疑,俄專家罕見力挺真相驚人

東風41飛彈是一款尚未公布的中國火箭軍戰略飛彈型號,外媒猜測這款飛彈是中國射程最遠的機動式固體燃料洲際飛彈,並可以攜帶多枚分導式核彈頭,可以有效突破美國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攔截。由於其性能如此先進,所以引發一些國人和外國媒體的懷疑,並指稱東風41飛彈技術是來源於烏克蘭。這種說法可能會被很多人認可,因為烏克蘭與中國的軍事技術合作關係的緊密度的確很高,以至於許多事可以想當然。

國人對烏克蘭輸出中國的軍事技術都不陌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國海軍的航母工程,從廢航母瓦良格號的引進到改裝,再到艦載機和艦載機飛行訓練基地,美俄媒體稱如果不是得益於烏克蘭的幫助,中國海軍遼寧艦是不可能這麼快獲得如今的成就。而且在大連建造的新國產航母的設計也得益於在華烏克蘭工程師的很大貢獻,美觀察家稱上海造船廠的專家樓和足球場都暗示有很多烏克蘭技術人員投身中國海軍裝備發展中。

按照這個思路,包括中國空射飛彈和巡航飛彈等一大批先進裝備,都被指為具有烏克蘭技術背景。國內網絡上最近出現一則消息,稱烏克蘭送了中國一份大禮, 讓解放軍不再害怕「薩德」反導系統。文中談到的是洲際飛彈生產技術、蘇聯RS-36M2「撒旦」飛彈(北約代號SS-18)和中國的東風-41。把烏克蘭一款液體燃料井式發射的洲際飛彈與中國最新型固體燃料機動式部署的洲際飛彈技術掛鉤,是明顯缺乏常識性的結論。與此相比,美國稱中國利用烏克蘭提供的RS-36M2「撒旦」技術改進東風5B的論調可能更靠譜一些。

對此,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在為7月25日為俄羅斯衛星網撰寫的評論文章中稱,這種觀點是真實與虛構的奇異結合。虛構之處在於RS-36M2 「撒旦」系列飛彈與中國東風41明顯沒有共同點,而另一款與東風41技術類似的RT-23 (北約代號為「手術刀」)固體燃料飛彈,無論在尺寸重量還是射程上(烏克蘭RT-23飛彈射程只有一萬公里),都明顯要落後於中國的東風41飛彈。真實之處在於,有充足理由推測,中國成功獲取了烏克蘭飛彈製造企業「南方機械製造廠」和楊格爾南方設計局的大量技術。

上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對烏克蘭「南方機械製造廠」、 楊格爾南方設計局和蘇聯戰略飛彈部隊所需洲際飛彈的主要生產研發商產生興趣。中國人未必完全仿製了這些單位或企業的任何產品,它們甚至連這種想法都不曾有過,但有意從中吸取豐富的經驗技術,吸納人才並學習組織生產方式和飛彈火箭設計方法。雖然真實情況無法印證,但是沒有人敢於抹殺中國自身在飛彈領域的發展基礎和成果,而且真的有機會獲得外來技術參考卻不用,那才是真正的傻蛋。

中國和烏克蘭的軍事技術合作和軍事貿易都是公開的,來華工作的專家技術人員也都是自願的,因此沒有什麼可以詬病的。況且按照美俄等軍事大國的邏輯,軍事技術本身就是競爭和對抗戰略中的重要部分。在俄羅斯的裝備中,凡是被冠以「斯基」後綴的,都是被美國指稱為竊取或仿製美國同類裝備技術而來。而僅就本文的話題來說,俄羅斯專家承認中國的東風41飛彈技術遠勝烏克蘭的RT-23飛彈這一點,足以令國人對火箭軍的信心底氣更足。

東風-41是蘇聯「禮物」?俄專家:不可能是仿製品

外媒稱,有傳言稱,東風-41飛彈是蘇聯送給中國的禮物。記者就這個問題採訪了俄羅斯防務專家瓦西里·卡申。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網站7月31日報道稱,在提到俄羅斯的R-36M2「部隊長官」陸基洲際彈道飛彈與中國的東風-41之間所謂的相似度時,洲際彈道飛彈專家瓦西里·卡申稱這一說法只不過是現實與幻想的混合物。

「東風-41不能被看做是蘇聯時期在烏克蘭建造的任何飛彈的仿製品,儘管中國可能設法從烏克蘭南方機器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的飛彈設計局那裡獲得了一些關鍵技術。」卡申說。

「部隊長官」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是一種巨大的液體燃料飛彈,起飛重量為211噸,而東風-41是一種固體燃料飛彈,它可以通過軌道和汽車進行移動。

「RT-23像東風-41一樣,是一種3級固體燃料飛彈,它有10個分彈頭,更接近於中國現代洲際彈道飛彈,但是它是30年前研發的,與中國人現在正在研究的飛彈相距甚遠。」卡申指出。

「RT-23的升空重量為105噸,這使得在軌道車上使用它成為問題——飛彈太重無法運送。此外,它的射程只有1萬公里,遠遠少於中國人所說的東風-41將可以打到的距離。」他補充說。

報道稱,烏克蘭資金嚴重不足,這使得中國人有可能獲得自身渴望的專有技術。

「烏克蘭南方機器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和烏克蘭南方設計局已經形同虛設,但是它們仍然擁有大量與飛彈相關的文檔,許多正致力於自己飛彈計劃的國家將會很高興把它們弄到手。」卡申最後說。

中國東風-41驚天一射:震驚俄軍 嚇倒日本

根據俄防空反導部隊司令維克多·古緬內伊中將在接受專訪時稱:中國在4月進行了一次「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的實驗。剛一升空俄羅斯空天軍位於伊爾庫斯克「沃羅涅日-M」雷達就捕捉到圖像並進行了全程監控。監測的結果顯示中國的「東風-41」飛彈在進入太空後進行了數次大幅度變軌,甚至改變了彈頭的飛行方向,原本射向東北方向的飛彈,突然變成飛向南部方向,隨後釋放出兩個具有獨立飛行彈道的模擬分飛彈頭,這項技術讓俄方感到頗為震驚。

俄羅斯目前現役的「亞爾斯」彈道飛彈也沒有達到在太空中數次改變發射軌跡的能力,這是穿透美國反導系統的極佳手段。因為美國反導系統的雷達是需要連續跟蹤,提前發射攔截彈進行攔截,如果飛行方向改變,反導系統就徹底失去效用了。

中國的「東風-41」 彈道飛彈確實具備了出色的分導多彈頭打擊能力。按照美國反導系統目前0.3的攔截機率計算,為了攔擊一枚「東風-41」彈道飛彈上的10個分飛彈頭,美國至少要發射30到40枚攔截彈才能夠確保攔截,已經讓美國的反導攔截系統處於過飽和狀態了。也就是說僅僅發射2枚「東風-41」飛彈,美國的反導系統就會顧此失彼,喪失對全部彈頭的攔截能力。

如果美國要繼續擴建反導系統,成本上首先是美國無法承受,現有的200億美元的預算需要成倍增加,這也迫使美國要放棄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一個動因,運營成本確實太高了。美國說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俄國人嘴裡還有這麼一套說辭,也甚有道理。美國要用反導系統攔截中國的東風41,成本是有點大。

既然俄國人這麼說中國了,也友情提醒下俄國人。美國對中國飛彈是無奈,在這方面,拼技術,拼經濟,美國現在都不占有上風,和中國搞軍備競賽,還可能被中國拖垮。

而美國對俄國來說,則是下套。美對俄,因俄國的經濟限制,常規武器升級換代有點跟不上,在常規軍備方面,美國占有大的優勢,並不怕俄國。可俄國每到關鍵時候,就不管不顧的「任你幾路來,我只一核去」,拿出個拚命的架勢,這一點使美對俄忌憚極深,遇事不敢和俄國硬碰,只好沿襲美蘇冷戰的做法,不與俄國發生熱戰。手中核彈雖然不弱,但到常被俄國的楞勁弄得束手束腳,很是被動,這在敘利亞戰場表現的最明顯。

美國現在要搞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如果再花言巧語哄得俄國人跟進,也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國則奸計得售,俄國要吃大苦頭。沒有了使用核武器的威脅,美國就敢在一些重要地方公開出頭管事,甚至直接干,如東歐,烏克蘭,敘利亞等地方。這一點俄國要特別小心,可別昏頭昏腦的跟進才好。

日本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十分的恐慌緊張,因為面對的中俄,沒有美國的核保護傘作威懾,中俄哪一個國家現在都能平推日本。這也是日本拚命的拉韓國入伙的原因,美國在韓國部署了薩德,日本又安全了一分。但美國光用薩德,也救不了日本。而要叫美國出動大兵為日本賣命,和中國互相核毀滅,首先國內老百姓這一關就很難通過。日本知道個中厲害,才會對美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十分關注。

對敢於再次欺凌我們的敵人,就讓他們嘗嘗著名的錢學森彈道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5241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