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告轟動全球:為何允許對這個國家用核武?

中國的核力量並非西方想像的那麼弱小。中國擁有巨大的核工業設施,從1967年以來開始批量生產核彈。基於對產能的綜合評估,中國迄今為止理論上能夠生產至少一萬枚以上的核彈。

當然實際數量應該在理論上的一半左右。但由於在推陳出新的淘汰制下,可以認為中國核彈頭數量不會低於1000枚。

網絡上流傳的中國核數量

正是由於中國對核武庫的絕密保守,有關數量基本上隻字不提,以致俄羅斯專家認為,中國核武庫力量可能已經超過了美國和俄羅斯。

而西方對中國核導實力的估計為200-250枚核彈,這是非常可笑的數字。大多數人西方軍事家估計,中國現有核武庫中存有大量的彈頭是不可能的,但中國在未來10年可能會部署至少600個核彈頭載體。

小型化以後的分導核彈頭

目前中國最多也是與英法這樣的核大國處於同一水平,而以後將會與俄美兩個超級核大國比肩。這一估計也等於在向世界傳遞一個信號,中國和俄羅斯不同,目前根本沒有能力威脅世界。

筆者以為,不管數量如何,中國核大國地位不可動搖,既然同樣是核大國,俄羅斯在面對北約群毆之下揚言動用核武,嚇得歐盟屁滾尿流,開始尋找台階,德國首先聲明將退出美歐制裁俄羅斯的團隊,很多老牌的歐洲列強開始退縮了。

這一跡象表明了,儘管俄羅斯淪為了三流窮國,但他的核武庫威力依然威力十足。

然而手握尚方寶劍不會使,盡然被一個連建核電站都要被監控的小日本耍得頭頭轉,甚至緊張小日本那天也會擁有核彈,在筆者看來,對付這樣的戰爭罪犯,並且嘗到過核彈厲害卻死不改悔的慣犯,應該予以嚴厲的教訓,至少也應該予以和核警告。

核彈爆炸產生的蘑菇雲

俄羅斯面對的北約和美國,都有同等的核威懾卻敢於先亮劍;中國面對的是美日聯盟也有核威脅,中國的核彈難道是麵糰?

中國對日鬥爭的最好方式是對日進行經濟戰,這能打擊日本的根本,使其萬劫不復地陷入衰落的深淵。中歐貿易戰開闢新戰場:中國政府被迫取消報復經濟是日本的七寸。打經濟戰才是真的下死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為什麼安倍晉三上台就強調經濟是日本強大的源泉?為什麼至今我們沒有在經濟上採取任何措施?為什麼抵制日貨遭到百般阻撓?就是因為日本真的承受不起經濟打擊。

就是因為日本正在使出渾身解數、並且正在指使其代理人不遺餘力地阻止中國從經濟上給予日本致命打擊。安倍晉三上台後對華的示好也表明,他最怕的就是經濟。

本人一貫主張對於挑釁中國領土主權的無賴國家堅決給予軍事上的迎頭痛擊。唯獨對日本,軍事打擊似乎並不是最好的選項。需要考慮的因素很複雜,比較難控制。

可能的結果:舉世譁然。世界經濟動盪。兩國備戰。日本向美國、聯合國哭訴。美軍沒損失。美國不會動用武力介入。美國警告中國,加派一個航母戰鬥群到東亞長住,並給予日本裝備、情報支持。戰事擴大可能性不大。

用於轟炸日本的原子彈

第二種設想:一旦釣魚島有事,除就地解決自衛隊機艦外,我海空軍在更廣泛的海域空域(整個東海)形成進攻態勢,誘使自衛隊出海和升空迎戰,並重創之。

可能的結果:美軍沒損失。美國不會開火攻擊中國海空軍。美軍升級戰備等級,在東亞全面對解放軍布防,加派兩個航母戰鬥群到東亞,有可能對我實行電子干擾。美國嚴厲警告中國,並給予日本裝備、情報支持。

核彈爆炸出絢爛的死亡之雲

由於裝備補充及時,兵員儲備充分,日本自衛隊短時即可恢復元氣。戰事有擴大可能。中國付出代價,給日本以教訓。美國可能建議聯合國託管釣魚島。

第三種設想:一旦釣魚島有事,二炮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以常規彈頭突擊日本境內所有自衛隊目標,尤其是機場、軍港、防空飛彈陣地。空軍、海航隨即 開展第二波次打擊,力爭全殲海上自衛隊並大部殲滅航空自衛隊。以上攻擊儘量避免殃及美軍,因為有些基地是美日共用的,這很麻煩。

可能的結果:空軍、海航的第二波次打擊很可能遭到美軍的電磁甚至火力反擊。空軍、海航對地對海打擊能力有限,又投鼠忌器,可能會出現付出代價但毀傷效果不理想的局面。

因為攻擊了日本本土,美軍又可能出現傷亡,美軍至少會對我開展電子戰,很可能出動F22打擊我空中力量,甚至出動FA18和B2打擊我東南沿海機場,美核潛艇及大型水面艦隻也可能以巡航飛彈攻擊我海軍艦隻和基地。

原子彈爆炸過後的廣島

戰事擴大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比如二炮再對美軍基地實施報復打擊,或擊沉、擊傷美航母,美國可能攻擊我東部基礎設施和經濟目標。為避免終極誤判,美軍不大可能攻擊我二炮。

短暫衝突後,中美都會選擇停火。美國事後肯定大舉移兵東亞,對中國長期海空封鎖和監視。中國要等下次戰爭才有機會收回釣魚島。

福島核電站發生爆炸

第四種設想:一旦釣魚島有事,中國不動聲色。二炮秘密進入一級戰備,彈道飛彈核潛艇秘密出海。幾天後某個時刻幾件事同時發生:日本主要社會經濟目標(包括全部核電站)遭到鋪天蓋地的核打擊;

中國200個大城市開始緊急疏散;我駐美大使告知美方日本已經不復存在,但美軍駐日基地均未遭打擊,中國陸基洲際飛彈和海基飛彈隨時準備回擊美國可能的核攻擊。

可能的結果:鑒於日美安保條約的一個締約方及安保標的已經滅失,美國認為沒必要為了一個已經不存在盟友而介入一場已經結束了的戰爭。全世界空前團結,緊急行動起來,聯合應對放射性塵埃污染。

以上設想的指導思想是講求速戰速決、講求主動性和突然性,不給日美準備時間。螺旋升級、持久戰顯然對我不利。但一旦開戰,就不是我們單方面可以控制的了。

中國「東風」系列洲際彈道飛彈

在日本政府挑起釣魚島爭端後,中日大有一戰的架勢開始拉開,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底線一再被日本碰觸。似乎唯有一戰才能教訓日本,才能解決釣魚島問題。

中國現在既沒有打一場中型戰爭的能力,也沒有擁有對於1000公里以外戰場的大規模投放能力。所以日本方面說中國有能力在3個小時內占領日本,不是有意示弱,就是腦子進水了。

到2020年時,中國火箭軍將擁有五個旅的規模

我認為這是日本自衛隊想在釣魚島海域與中國打一場中型局部戰役前的一種欺騙行動,所以對於來自日本右翼的批評與表揚,一定要聽其言觀其行,不盲目自信也不要妄自尊大。

在160多年前美國佩里提督率領剛剛結束內戰的美國軍艦叩開了日本大門,根據《天皇的世紀》描寫,當時日本已經鎖國數百年,當四艘美國軍艦的到來引起日本全國上下的驚恐。

江戶城內的百姓逃走一半,幕府官員手足無措,進退失據,最後外來的壓力逼迫日本敞開了大門,最後實現了明治維新的近代化進程。

現在日本也處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當俄羅斯的飛機又重新開始在日本北方四島上空盤旋,當北韓一次又一次地發射所謂的運載火箭,當中國的瓦良格開始出港試航時,日本民眾也感覺到日本又處在黑船到來的時代。

中國核力量不容小覷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開始了漫漫的失去光陰,經濟的不斷萎縮,國庫的空虛迫使日本要削減在防衛上的經費,把這筆錢投入到國民生計,這個想法招來日本右翼的強烈的不滿,這也是日本在釣魚島海區扣押中國漁船,

中國的核武器終於得到新一輪的更新換代

以及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竭力鼓吹的收購尖閣群島(釣魚島)的意圖所在:喚起日本國民的危機感,恢復日本集體自衛權(對外戰爭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468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